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方法有哪些?

如题所述

经济效益审计这一审计理论概念,应当分为广义经济效益审计和狭义经济效益审计二个审计范畴的内容:广义的经济效益审计概念,总括了宏观经济调控管理下的国民经济运行效益审计,也既是在宏观经济调控管理运行下的国民经济质量运行是否良好性的经济效益审计监督;而狭义的经济效益审计概念应当是微观经济运行下的经济效益审计监督。按照国民经济运行发展规律,一般情况下,宏观经济调控管理下的国民经济运行质量良好,说明国家经济运行状态处于稳定良女子的发展状态。但是,微观经济管理运行状态的良好性也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发展质量和速度。这一经济规律包含着宏观经济总量调控管理质量和微观经济管理运行质量间相互构成质量良好性的比例关系问题。

因此说:经济效益审计实质上包含了国民经济宏观经济调控管理运行效益审计和国民经济微观管理下的运行效益审计二个方面。

二、进行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性

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应当从宏观经济调控管理运行效益审计利国有经济微观经济管理效益审计这二个方面去进行审计监督。一方面,宏观经济调控管理主导着我国国民经济宏观领域经济效益运行的质量和速度,在这一方面实施宏观经济效益审计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宏观经济管理领域里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状态出现的质量问题,从而及时控制宏观经济运行管理状态的良好性和经济质量;另一方面,既然微观经济运行管理状态的良好性也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速度,加强微观经济管理运行状态良女子性的审计,同样能够起到监督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速度的目的,保证国民经济整体领域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怎样进行经济效益审计

根据我国审计工作现状,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应当从我国经济领域的实际出发,本着理顺经济关系,提高我国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原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在严格履行审计程序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审计项目立项经济效益审计,对于立项审计的每一个审计项目,从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二个方面进行科学的审计项目效益分析,找出影响审计项目长期效益、短期效益的因素,创利、创汇的有利条件,以及明亏、潜亏、临近破产界线的原因。通过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并通过审计决定、审计建议的形式依法落实和监督。通过经济效益审计在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二个方面的审计,将审计项目效益控制在最佳状态,在积极和广泛开展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前提下,使我国国民经济运行达到质的飞跃和量的扩张,科学有效地保证我国国民经济质量的高速稳定发展和顺利运行。

(一)怎样进行宏观经济效益审计

我国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一般通过宏观经济调控杠杆财政、税务、金融政策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进行。

财政杠杆,国家一般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非积极的财政政策二种: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国有货币资金在我国社会经济和市场领域的投放量和保有量,促进国有资金的流通速度,增加社会购买力,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加快增长。国家采取非积极的财政政策,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势头过热,经济领域呈现物价指数过高,货币贬值,通货膨胀以及财政赤字过大等问题出现,避免经济出现大的波动,从而影响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但是,不论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或者是非积极的财政政策,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税务杠杆,国家采用税务经济杠杆,一般是为了达到调节国民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领域里的占有比重和份额,强化和减弱国库资金入库率,从而达到调节国民经济的目的。

金融杠杆,由于金融行业是经济运行和资金运作的重要管理环节,所以,金融领域运行的安全性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金融杠杆的运用,除了发行货币,调整货币资金在社会和市场中的流通量以外,在目前世界经济竞争激烈,金融贸易国际化的状态下,应当强化金融行业经营效益,及时处置不良资产和贷款,提高金融资产的良好性和有效性,适应WT0和国际贸易金融市场规则,提高我国金融行业的运作质量和竞争力。确保我国金融业的运行安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从而确保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安全和国家安全。

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制定,应当本着保证我国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制定科学正确的方针政策,从而有力地保证我国经济和生产力的长期发展。

了解了我国国民经济运作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就能够有效地开展好我国国民经济宏观领域里的经济效益审计。

(二)怎样进行微观经济效益审计

微观经济效益审计,一般应当强化我国微观经济运行的质量和良女子性。由于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总体质量是由我国企业和每一个具体经济实体构成的。因此,一切经济单位的实际经济效益的总和,就构成了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体经济效益。而这些经济单位的资产有效性和经营效益性,则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质量和效益。所以,搞好微观经济领域里每个企业和经济实体的项目效益审计,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整体质量的有效手段。

(三)经济效益审计的一般性内容

经济效益审计就一般性内容而言主要是:1、经济活动前的可行性研究是否充分合理,经营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计划和目标是否适当,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管理制度是否有效,组织机构设置是否精简高效;2、各项经济业务活动是否有效,原材料是否节约,设备利用是否充分:人力投入是否合理,资金运用是否合理节约,工艺、技术是否先进:3、经济活动成果是否真实,经济资料是否准确,是否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四、进行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原则

评价经济效益的基本原则是:以宏观经济效益指导微观经济效益;当期的经济效益不能损害长远经济效益;自身经济效益不能不顾社会经济效益。

五、经济效益审计的标准

经济效益审计的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几点:1、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及主管部门或单位内部的制度、规定;2、生产经营目标、计划,预算和有关的技术定额:3、单位历史上先进的技术定额、经济定额或预算标准;4、国内外同行业可比的先进技术经济指标;5、经过科学分析精确计算得出的公认经济技术数据等。

六、搞好经济效益审计的保障因素

要进行高质量的经济效益审计,需要高素质的审计业务人员,要求审计人员要懂得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并能够严格按照《审计法》和审计程序办事,具有较强的政策理论水平和逻辑分析判断能力。在审计中采取科学灵活的审计方法。并熟悉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和有关法律、法规。

七、经济效益审计的效果性

进行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提高总体和项目经济效益。在经济效益审计项目完成后,应当跟踪经济效益项目审计结果的落实性。看被审计项目通过审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审计效果,是否通过审计起到了促进经济效益的目的,审计的作用程度如何,通过及时的分析审计成果,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审计的水平,形成科学有效的经济效益审计技术和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3
第2个回答  2013-04-09
建议你直接去审计局咨询,祝你成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