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啊,母亲》教案或简析

如题所述

《啊,母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层次性的朗读引导学生深刻领悟诗歌主旨。

2、训练学生朗诵诗歌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展示学生朗诵才华,激发学生朗诵兴趣。

三、教学难点:

小步轻迈、层层铺垫,引导学生深刻领悟诗歌主旨。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

五、教学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学习版块:引入新课(2分钟)

中秋的月是明晃晃的,中秋的果是黄澄澄的,中秋的人是柔柔软软的,每到中秋一团团暖意、一股股甜味便在空气中悄悄弥漫,使我们倍感家的温馨。

在这仍浸透着中秋浓情的早晨,让我们去品品现代女诗人舒婷的《啊,母亲》,感受她对母亲的所抒情怀。

第二学习版块:跟读课闻 读准字音(5分钟)

放: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读课文,边读边标注难点字词的读音。

收:双鬓(bìn) 烟缕(lǚ) 深谧(mì)

小结过渡:同学们不但跟读得入境,而且字词也找得准。

第三学习版块:自由读文 读出感受(6分钟)

放: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然后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收:这是一篇抒发对母亲爱恋的诗歌。

这是一篇表达对母亲哀悼的诗歌。

这是一篇描写母亲与我生活细节的诗歌。

这是一篇运用了修辞手法来抒情的诗歌。

这是一篇忧伤的诗歌。

这是一篇催人泪下的诗歌。

小结过渡:同学们从诗歌的内容、情感、写作手法、给人的感受等角度谈了自己的感受,我发现同学们都有一颗感受爱的敏感的心,为了能更深刻的领悟诗人的情感让我们再读课文。

第四学习版块:研读课文 读出情感(23分钟)

放:默读课文, 联想生活。文中哪些描写是你生活中也曾经历过的?忆一忆,聊一聊。(8分钟)

收:母亲为我梳发、钉纽扣、熨衣服、收拾房间、洗衣服、做饭等。

每逢过节或者我过生日母亲都要赠我礼物。

在生活中、学习中受了委屈会向母亲撒娇,寻求母亲的安慰。

遇到了困难想要向母亲哭诉而母亲不在身边时,很失落很难过。

小结过渡:请同学们带着感情读一读触动你回忆的语句。

放:舒婷生于1952年,17岁下乡插队,18岁时母亲去世,20岁返城。回城第三年,她做纺织女工时写下本文。体弱、痴迷写作的她常因干活出错遭同事嬉笑排斥。 她——坚忍而沉默地生活着。沉默是无奈而辛酸的,对着记忆里温柔贤淑的慈母,她含蓄而深沉地倾诉着,请你在文中找出诗人抒发情感的语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讨论怎样读更好呢?(15分钟)

收:1、你\用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平调) (温馨的回忆)

2、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升调) (无比珍爱)

3、如今\戴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降调) (悲哀的哭诉)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升调) (疼爱而敬重)

4、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古井。(曲调)(我的追求不为一般人所理解知晓,思念之深、生活之重,使我只能沉默。沉默中有坚韧执着的追求,这样才能告慰慈母,使之安眠。依恋与忍耐交织出的是一首自强的诗歌,这正是对典雅自爱的母亲的最好的爱的表达。)

小结过渡:句中的停顿要符合语意,不能读破句子。句中的重音要能强调句子的内容和情感。句末的语调要根据句子的语气选择升调、降调、平调或者曲调。同学们在朗读时如能注意语调的升降变化,语音就有了动听的腔调,听起来便具有音乐美,也就能够更细致地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

第五学习版块:全班演读 读出意境(8分钟)

放:对照演读文稿明确各人朗读内容,后全班演读。

收:学生点评之后,再次演读。

课堂总结:本文选取生活中的细节,形成令人感动的画面,渲染出深谧哀婉的意境,含蓄地表达了对母亲深远的敬爱和永久的怀念。冰心有过这样的诗句,“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明月的大海里。”在我们无助的时候,母亲就是我们生命的守护神,母爱如大海,大海有多深母爱就有多深。然而舒婷的母亲却早早去世,正如周国平先生的感叹,“父母健在时,我们的来路是明朗的,去路是模糊的;父母不在了,我们的来路便变得模糊,去路便明朗了。”正是这模糊的来路使诗人哀痛依恋,也正是这明朗的去路使诗人懂得要隐忍自尊的生活让母亲甜柔地安眠。中国有这样的古语,“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所以,同学们让我们珍惜被爱、懂得呵护、懂得感恩、知道回报。

形成板书:

啊 , 母亲

梳发 围巾 撒娇

(画面)

敬爱 (情感) 怀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