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与浓 为题写作文

以此题作文

特训作文之命题作文“浓与淡”写作指导及例文
【作文题目】
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在一张宣纸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意境,当然也是美。苏东坡写西湖,也曾有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浓和淡,都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浓是一种生存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两者,因人而异,是不能简单地以是或非来判断的。
请以“浓之美”或“淡之美”或“浓与淡”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指导】
1、解题、选题、析题
解题:
关于“浓之美”“淡之美”,没有审题障碍。考生可选“浓之美”,也可选“淡之美”,题目就是文章主旨,简洁明了,只要围绕题目构思组材即可。
选题:
就“浓之美”“淡之美”相比较而言,选“淡之美”更容易入手,有更多的材料可共选择。
因为从我国传统审美理念来看,“淡”比“浓”更适合人们的审美趣味与审美追求,更有一种认同感。
“清水出芙蓉”是淡雅的美,水仙散发的馨,淡淡的,悠远而绵长;
女子淡妆比浓妆更为显出品位;
国画中素淡的人物或山水时隐时现,留着大片的空白,无数的想象在方寸间孕育,更有艺术的美感;
君子之交淡如水,淡而醇,更符合中国人的处世之道;
清淡的茶香,比之浓浓的咖啡,更为国人青睐……
如此看来,还是以选“淡之美”为题,更便于考生发挥,也就更容易出现佳作。
这也说明如果考试作文题,有多种选择,考生应避难就易,合理选择自己得心应手的题目,以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信心十足地构思行文。
当然,如果考生对“浓”感兴趣,也有充足的材料,写起来能自圆其说,避开与众人的撞车,以老到圆熟的表达,举重若轻,或许更能脱颖而出,赢得高分。在这适合“艺高胆大”的考生。
问题是选择“浓与淡”这一话题的同学,其解题就复杂得多,因为这是关系型话题,与“冷与热”“浅与深”“曲与直”“走与停”等等话题一样,都需要好好梳理两个概念的关系。这类话题的审题是有一定难度的,弄不好会偏题、跑题。
所谓关系型作文话题,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成而成的一种话题形式,具体操作的过程中的必须兼顾话题构成的各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构成关系型话题的各要素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其思维方向、价值取向都不是唯一的。
此类题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故构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词与词、短语与短语间的特定关系。
其关系大致有:
对立统一的关系(如“大与小”“平凡与伟大”);
是非取舍关系(如“偏见与关爱”);
并非绝对关系(如“名师与高徒”);
并列共存关系(如“成人与成才”“学与问”“言与行”)。
有的话题的构成要素解读简单,一目了然,如“文凭与水平”,谈的是学历与能力。
有的话题则较为复杂,即使同一话题,从不同层面去解读,其关系类型也会随之变化。
如“冷与热”,若从待人态度冷漠与热情的角度,其关系就是典型的“是非取舍关系”,
若从处事的冷静与待人接物的热情以及有些人的“外冷内热”上看,其关系就是“相容并存关系”。
那么,“浓与淡”怎么理解、辨析呢?也要从不同层面去梳理。
从艺术原理角度,“浓与淡”与“雅与俗”一样,是相容并存关系,如油画浓烈,国画幽然,各有千秋;
从生活角度,浓与淡也因各人个性不同有所区别,没有对与错,好与坏,可相容并存。
但从学习兴趣的角度,学习当然应有浓厚的兴趣,不能淡而化之,那就是“是非取舍关系”。
从某种角度讲,“浓与淡”又是一对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与感情热烈的豪放词相对应的是让人心境平静的婉约词,相比较前者的“浓”,后者就是“淡”了,看似对立;但婉约词柔美中的“情”又不可不谓“浓”,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浩叹,有“寻寻觅觅冷冷静静凄凄惨惨”的悲切,字字句句皆血泪而成,情可谓不是一般的浓。可见,婉约词是“浓与淡”的对立统一。
2、文体写作须知
这里只谈“浓与淡”这一题目。
假如你要写记叙类文章,你就得先将关系具体化,再将具体化的关系化为一个具体生动的故事进行描述,文章一定要注意以细节传情。
假如你要写议论类文章,你也要先将关系具体化,再把具体化的关系作为论点展开论证,文章一般要符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模式,并注意论证的层次,切忌平面化展开。
如果写散文,就要注意形散神不散,注意两者兼顾,不可割裂了两者的联系。
3、关系型话题作文的误区
①顾此失彼,只谈一面。
如04年浙江省高考话题作文“人文素养与发展”,话题内部存在一种条件关系——人文素养的高或低,制约着发展空间的大小。考生在审题时即要全面审视这种条件关系。但从考生作文来看,许多离题作文却没有能从两者关系入手,而是或空谈人文素养,或大侃发展,这种“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做法,最后造成严重失分。
②态度暖昧,中心不明。如“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有位考生结尾抛出一句:“到底是要相信自己,还是要听取别人的意见呢?请你评定。”不表明自己的观点,左右为难。
③缺乏材料,内容空洞。这是不少考生的通病,需要增加阅读量。更要善于挖掘自己储备的材料。
【优秀例文】
浓与淡
庆幸自己出生在九月底那样一个有着柔和的阳光和细细的微风的日子,太阳总是发出淡淡的光,不刺眼、不灼热,没有夏季骄纵的跋扈,也没有春天撩人的妩媚,淡蓝的天空中飘着丝丝缕缕的白云,一切都是温润的,没有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深秋中那份霜染红枫的悲凉,也没有北风呼啸的严冬那份万物萧条的凄然,这个时节,是个让人心淡如水的季节。
大自然的每个季节每个节气,都让人有着或浓或淡的心情和意绪。读书也是如此。读徐志摩的《翡冷翠的一夜》,那华美的辞藻下面有浓得化不开的情感,字里行间仿佛跳动着诗人那颗热烈的心。可当你翻开陶渊明的诗集,看到的却是平淡自然的陈述,是“铅华落尽见真淳”的质朴。
也许与性格有关,有人天生热情洋溢,也有人天生沉默寡言,正如有的情书如喷发的火山,有的却含蓄蕴藉,如镜中花、水中月。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大多主张弦外之音,象外之象,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这多半是要让诗歌有空灵之美,给人留下言外之意的想象空间,而其诗中情感的浓淡,并不会影响诗的好坏。所以我们可以喜欢浓情之作,也可以欣赏平淡之文。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是历代中国文人要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朋友间相处有的亲密无间,却在患难时互相倾轧;有的相交如水,却能于要紧处相互提携。情感的浓淡,已被精神品性的高下所替代,因而把一切都看淡的人,往往才会更加超逸更加豁达。
记得弘一法师为广安法师写过一幅字曰:“入世法惟恐不浓,出世法惟恐不淡。”这里,浓与淡成了一种哲学,一种处理人生世事、对待功名利禄的态度和心境。
青年人怀着远大的抱负和志向,有着无限要做一番事业的憧憬,那种急迫的心情,那种欲出人头地显身扬名的入世之意,又怎能有所微辞呢?对生活浓浓的期待和激情,正是青年才有的青春幻梦,只不过多了几份浮躁和功利。朱光潜先生曾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这种心态和境界,非是把世事名利看淡的人才可做到的。
浓与淡,出世与入世,看似玄妙如佛家的顿悟禅偈,实则是岁月之流冲淡过的岩石,少了尖刻偏激,多了圆融平和,从刻意地追求到怀着乐趣和淡然,去做自己该做的事。
人生路上长亭更短亭,我们一时驻足,一时迈步,淡然之处绝不是口头的宣言,它非是要经过投入浓情的磨砺后方可能见出的质朴。“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那时的淡,绝不是冷淡甚或冷漠,淡的背后依然藏着炽热的情感,浓郁的对生活的感悟,正如苏轼论陶渊明的诗:“质而实绮,而实腴。”淡的背后是浓,似淡而实美。
苏东坡写西湖的名句“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也许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于此时的我,则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吧!
淡之美
放下所有的繁杂,思绪在简单中摸索,心平气和的时候最容易悟到和感知生命的真谛,从容地生活,恰如溪水静静流过,淡定地工作,宛如微风柔柔抚摸,也许只因为有了这样一种从容和淡定,生活和工作也才有了那种激情和快乐。从来都自以为是的觉得,也只有问心无愧地做事,认认真真地做人,然后,抛却世事的华丽与浮躁,冷眼旁观外界的诱惑和纷扰,才能在柔软的内心深处,把自己还原成那个本真纯洁的自我。
热爱美丽,但却崇尚自然,寻找快乐,却依然守望简单,也即如此,云卷云舒的怡然,才觉出最真,花开花落的洒脱,才品到最美。
抛却很多的繁杂,做回简单的自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是一片云,就悠闲地飘游在高高的蓝天,卷起和舒张都那么顺其自然;
是一滴水,就畅快地流动在江河湖海,哪怕是小溪和山泉,也能体味到快乐和开怀;
是一条鱼儿,就安心地在水中游弋,从不羡慕鸟儿的飞翔;
是一只鸟儿,就自由地在天空翱翔,从不探询水底鱼儿的去向。
这,实在需要一种淡泊的境界和气度。
但愿,这淡泊成为一种人生的境界,被我们追求着;
成为一种生活的态度,被我们演绎着;
成为一种宽广的胸怀,被我们保持着……也许我们不能完全地拥有这境界,但我们一定要走在这样一条路上;
也许我们不能完全拥有这态度,但我们一定要把这态度发挥到极限……
因为,有了这种月白风清的淡定,也才有了人淡如菊的从容;因为,有了这种天高云远的潇洒,也才有了流水潺潺的心情。
我们选择不了生命,但我们可以选择走过生命的方式,做人要几分淡泊,清风细雨,同样有韵致,有诗意;
做事要几分从容,俯仰之间,依然洒脱,依然随意。
不刻意,不虚伪,没有万卷诗书的熏陶,我们有的是简单岁月的朴素;没有历练沧桑后的成熟,我们有的是宠辱不惊的坦然.
走过之后才知道,情是人生最重的滋味,淡是人生最浓的色彩。在喧嚣中,独守一片宁静,在浓郁中,默念一份平淡,正如花开花落的悠闲,正如春去冬来的自然,因为我们知道,花落还开,因为我们知道,春去还来……
风,将最后一片枯叶带离了枝头,叶子,静静的来回的旋转飘落在地。
淡淡的看着,享受着这片刻的闲适,想起了一句:宠辱不惊,闲看庭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喜欢这样的随意,喜欢这样的简单,也喜欢这样的心境。
做个淡然的人,微笑着,面对一切。
浓与淡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但是这么多诗歌却让一位唐朝人叫司空图的以四两拨千斤的鉴赏功力分成了二十四类,美其名曰《二十四诗品》,其中有两种美学特征:一曰纤秾;一曰冲淡。在这两种美学特征中各自涌现了属于它们的大师,分别达到了美的极致。
吟诵着“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屈原,峨冠博带,姿容伟岸,握瑾怀瑜,自比香草美人,他的美浓得化不开,就是在浓郁的气质下裹挟着足以使后人汗颜的爱国热忱以及对自我生命的自由的把握。他的怀抱巨石纵身一跳,一下子塑造了瑰玮的人格,增加了历史的厚度,在中国的文化史上早早地树立起一块需要仰视的丰碑。
陶渊明呢,决然离开“尘网”,毅然拿起锄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闲暇之时随意吟咏了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然而就是这不经意的解乏之句让多少后人在菊花大山面前抬不起笔来,纵然抬起笔来,结局也只是摇头不已,惨然一笑。因为在他们面前,有着令人窒息的冲淡与浑然天成的意境。若是少了一个陶渊明,中国文化史不知要苍白多少。好一个“人淡如菊”的陶渊明!
他们两个在“浓妆”与“淡抹”间都走向了伟大。
我们再把眼光聚焦到明清鼎革时期的古都南京吧,一起去走一走桃叶渡,逛一逛库钞街,看一看乌衣巷,最后把目光停留在夫子庙,十里秦淮,烟波渺渺,丝竹袅袅,灯红酒绿,觥筹交错,然而从里面传来的不是商女的“后庭”遗曲,而是柳如是与钱谦益在讨论民族大义慷慨之词,顺便聊聊诗词歌赋的浅斟低唱;是卞玉京与吴梅村的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的低声啜泣;还有李香君怒斥阮大铖与马士英不思进取、通敌卖国的痛快淋漓之声,更有那以头触柱之声,低沉却能震慑心扉。正是这些奇女子,竟然使得这个烟花之地浓而不俗,艳而不妖,甚至还拥有了历史的沧桑感,全是因为她们有着一颗极古淡却又极浓烈的对艺术、对爱情、对国家的赤子之心。
或许,我们还可以暂停穿梭历史的脚步,来欣赏梵高浓烈奔放的向日葵,欣赏那足以眩人眼目的黄色,我们也可以体味古希腊的悲剧与雕塑,那融合了太阳神阿波罗的高贵典雅与酒神狄奥尼索斯浓烈到近乎癫狂的奔放的独特气质;再欣赏中国的传统水墨画,简单勾勒,疏淡错落,却拥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也许,正是在浓淡之间,中西方正从两个山坡共同往文化之巅攀登。
老子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味必淡,大道低回。无论浓也好,淡也罢,最终回归太一。
呷一口矿泉水,淡淡的清凉,淡淡的忧伤,像极了那烟雨中的江南,却隐含着浓浓的情意。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三生石畔,总有一位素衣少女,在淡烟织雨的薄雾里凝情等待,带着淡淡哀愁。总是被苏小小这样的深情所感动,在空濛的雾气中,我看到那浓浓爱意,轻融在这微蹙的双眉里,美得恰如其分。
小桥,流水,人家。在烟雨蒙蒙的河道,撑起一竿长篙。两侧黑瓦灰墙,默默的注视着清澈的流水,一晃千年。墙外飘着衣裳,空气里每一丝每一把里都透着江南特有的清香。是一幅淡彩的水墨画。这水,这雨,这房,即使闭上眼,也仿佛在你眼前轻轻摇曳。再仔细一品,在这淡淡的江南水香里,竟有化不开的浓浓意蕴。就像在平淡外表下,那颗用于进取的心,在安定生活背后,那片安土重迁的浓浓乡情。
淡烟微雨里,你在溪头浣着轻纱,带着浅浅笑,一笑倾城。素净的脸上没有一点修饰,却从骨子里透出江南精致的美。带点隐隐的忧伤,带点冷冷的淡漠。心里却饱含对祖国浓浓的深情。所以,甘愿在一双浣纱的素手上戴上沉甸甸的首饰,甘愿在那张素净的脸上涂满魅惑的胭脂,甘愿离开心爱的西湖和那翩翩少年,成为吴王宫里人。如江南一样的女子,把那份浓浓的爱,化开在蒙蒙香雾里……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隔江千万里,那位文人翘首观望。“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那帘外雨打的芭蕉,那惹了铜绿的门环,那淡然平和的江南小镇,无处不透着淡淡哀伤,却也无处不渗着淡淡竹香。在白居易淡淡的泼墨山水画里,却怎样也隐不去那浓浓的爱,爱江南,所以从留白里也透出江南独有的淡淡神韵。
天青色等烟雨,炊烟袅袅升起,月色被打捞起。这样美江南,这样淡彩的江南,却让我的心底陡然升起浓浓爱意。爱它的淡淡忧伤,爱它的淡淡水香,更爱它在平淡背后,那些浓浓的意蕴,浓浓的深情。
浓与淡,在江南水色里被演绎的淋漓尽致。来世,我愿化作一支清荷,伫立在江南淡烟微雨里,轻轻呢喃心中浓浓爱意,在江南水畔随风摇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04
回答人的补充 2010-10-02 22:04 当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从你眼前走过,虽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和自然,好像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就会绘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
  
  如果浓妆艳抹的话,除了这个女孩表面上的光丽之外,就不大会产生更多的有韵味的遐想了。
  
  其实,浓妆加上艳抹,这四个字本身,已经多少带有一丝贬义。
  淡与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物无声,容易被人接受。
  
  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但在一张玉版宣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意境,当然也是美。前者,统统呈现在你眼前,一览无余。后者,是一种省略的艺术,墨色有时淡得接近于无。可表面的无,并不等于观众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白,其实是给你留下的想象空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
  
  西方的油画,多浓重,每一种色彩,都惟恐不突出地表现自己,而中国的水墨画,则以淡见长,能省一笔,决不赘语,所谓“惜墨如金”者也。
  
  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
  
  咖啡是浓的,从色泽到给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以强烈为主调。有一种土耳其式的咖啡,煮在杯里,酽黑如漆,饮在口中,苦香无比,杯小如豆,只一口,能使饮者彻夜不眠,不觉东方之既白。茶则是淡的了,尤其新摘的龙井,就更淡了。一杯在手,嫩蕊舒展,上下浮沉、水色微碧,近乎透明,那种感官的怡悦,心胸的熨帖,腋下似有风生的惬意,也非笔墨所能形容。所以,咖啡和茶,是无法加以比较的。
  
  但是,就我而言,宁可倾向于淡。强劲持久的兴奋,总是会产生负面效应。
  
  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浓是一种生存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两者,因人而异,是不能简单地以是或非来判断的。我呢,觉得淡一点,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
  
  因此,持浓烈人生哲学者,自然是积极主义了;但执恬淡生活观者,也不能说是消极主义。奋斗者可敬,进取者可钦,所向披靡者可佩,热烈拥抱生活者可亲;但是,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又一种的积极。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还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只要有人存在于你的周围,你就会成为坐标中的一个点,而这个点必然有着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于是,这就构成了家庭、邻里、单位、社会中的各式各样繁复的感情关系。
  
  夫妻也好,儿女也好,亲戚、朋友也好,邻居、同事也好,你把你在这个坐标系上点,看得浓一点,你的感情负担自然也就得;看得淡一点你也许可以酒脱些、轻松些。
  
  譬如交朋友,好得像穿一条裤子,自然是够浓的了。“君子之交淡如水”,肯定是百分之百地淡了。不过,密如胶漆的朋友,反目成仇,又何其多呢?倒不如像水一样地淡然相处,无昵无隙,彼此更怡洽些。
  
  近莫乎夫妇,亲莫乎子女,其道理,也应该这样。太浓烈了,便有求会之毁,不虞之隙。
  
  尤其落到头上,一旦要给自己画一张什么图画时,倒是宁可淡一点的好。
  
  物质的欲望,固然是人的本能,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大概是与生俱来的。清教徒当然也无必要,但欲望膨胀到无限大,或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或欲壑难填,无有穷期;或不甘寂寞,生怕冷落,或欺世盗名,招摇过市,得则大欣喜,大快活;不得则大懊丧,大失落。神经像淬火一般地经受极热与极冷的考验,难免要濒临崩溃边缘,疲于奔命的劳累争头,保不准最后落一个身心俱弛的结果,活得也实在是不轻松啊!其实,看得淡一点,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强为之的话,那么,得和失,成和败,就能够淡然处之,而免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淡之美,某种程度近乎古人所说的禅,而那些禅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实际上是在追求这种淡之美的境界。
  
  禅,说到底,其实,就是一个淡字。
  
  人生在世,求淡之美,得禅趣,不亦乐乎?
第2个回答  2013-04-04
浓与淡 每每举行走在落枫铺就的幽径上,感受着秋风的吹拂,枫叶自眼前飘过,不由得惊叹,浓浓的诗的气息,好美。每每微抖着身躯漫步于冬季寂寞的街道上,看着片片雪花在自己周围起舞,不由得惊叹,淡淡的如仙境的气息,好美。灼灼的红叶,拾一片最浓最灿的吧,那是对生命的眷恋,如血色的残阳,我无法不爱;潺潺的流水,我愿取一瓢最淡最清的,那是对人性的追求,如碧绿的竹林,我割舍不下。北风呼啸,军旗飞扬,将军腰佩战剑,锐利的鹰的目光紧逼敌城,“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是他一生的心愿;一壶将尽还来一壶,酒入愁肠愁更愁,他“醉里舞剑”,他“梦中点兵”,他欲“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他醉了,无奈只能将浓浓的爱国情化作泪,化作酒,化作梦中的驰骋彊场……浓浓的爱国情,惊天动地,好美,然而淡淡的远离,洁身自好,却也好美。他欲凭己清正之风去队官场污浊之气,他欲凭己正义之心去感化官的好恶之行,可他无能为力,于是,荷把锄头在肩上,蓝天配朵夕阳贴在胸膛,他骑上白马,带上最爱的菊花,随着牧童的笛声,来到南山之下,过上“悠然采菊”的田园生活。陶翁啊,您不忍看到心爱的国家日益腐蚀,只能选择远离,您与世无争,只能给世人创造一个最美的“桃花源”,将心中对国家的祈愿化作经世永传的淡淡菊花香……浓浓的爱恋,生死相许,好美。那一曲“梁祝双双化蝶”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灵;那一幕“孔雀东南飞”湿润了揪住了多少人的心;那一刻“孤坟前的十年生死茫茫”又勾起了多少人的回忆……“恨是众生无良缘,奈何桥上重相聚“,短短一句话,荡气回肠,“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为博美人一笑,英雄连江山都不要;为生死追项王,虞姬毅然举剑自刎!若不是爱得浓,怎会有如此气魄?如此浓烈刻骨铭心,代代相传。友情最美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淡,就要淡得净,淡得纯,淡得清,曾有多少人感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你付出真,它就会回报你真,知己不必一生相伴左右,淡淡的牵挂与思念,便足矣;知己不必填汤蹈火,淡淡的信任与支持,便足矣。若不幸朋友远离,淡淡的感伤即可,给自己留下最美的回忆,那将是散之不尽的温馨,这样的友谊,淡,可是最美。苏轼曾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浓的灿烂,浓的夺目,美;淡的纯净,淡的素雅,又怎会不美?浓与淡,最爱,便是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