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的发展史

昆山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要详细点的·!!

1979年之前,昆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业县,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全县仅有十几家县属企业。
197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仅有2.8亿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三产比重分别为51.4、28.9、19.7,农业在整个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只有22元。
改革开放初期,昆山政府适时提出了“东依上海,西托‘三线’,内联乡镇,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思路,通过横向联合,成功引进了军转民的一些三线企业,并与上海合办了500多家联营企业。内联外引促进了昆山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使昆山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1985年,在昆山的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中,三产的比重变为30.7、50.2、19.1,工业的主导地位得以确立,标志着昆山经济的发展方式由农转工的顺利实现。 1984年昆山设立了自费开发区。1985年1月开始,自费开发区不断发展壮大:由3.75平方公里起家,次年就扩大到6.18平方公里;1988年工业新区更名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1991年,被列为江苏省重点开发区。 1985—1991年昆山市合同利用外资金额从151万美元增加到5934万美元,增加了38倍。根据统计,在1985—1991年间,昆山市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占苏州市和江苏省利用外资总额的1/2和1/5左右。1990年,昆山的国内生产总值中,三产比重变为22.6、56.5、20.9,工业比重进一步提高。
80年代初快速发展的乡镇企业在企业规模的技术水平上恰好能够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中小资本对接,这促进了这段时期昆山利用外资的迅速发展。但总体上看,该时期引进的外资主要是为了利用昆山当地廉价的劳动力,技术水平不高。这一时期虽然利用外资速度增长很快,但规模有限,利用外资在整体经济中的比重还比较低。 这一时期,昆山及时利用浦东效应和开发区效应,全面主动地与浦东接轨,接收浦东辐射,与浦东搞错位发展,形成了招商引资的第一轮高潮。
1992年昆山实际利用外资从1991年的1548万美元增加到12643万美元,增加了717%;1995年又比1992年增加了300%。这一时期,昆山的三资企业产值每年翻一番,外贸进出口额年均增长90%,GDP年均增长37.9%。1995年,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达41.6%。外向型经济开始成为拉动昆山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在这一时期,昆山加强了各类招商载体的建设,吸引企业由分散发展向各类园区集聚整合,由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集聚。在园区经济的带动下,昆山逐步形成了IT、精密机械、精密化工和民生用品等主导产业。
从2002年开始,在前一段时期外资数量不断积累并形成主导特色产业以后,昆山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思路开始从原先的外向拓展,向借助已有的产业平台、全面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转变,实行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在注重量的扩张的同时,着力完善生产服务体系;在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同时,积极整合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实行开放式自主创新发展呈现“由低转高”的显著特征。
“由低转高”在制造业领域表现为,全市紧紧围绕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精密化工、民生用品等四大支柱产业引进技术水平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外资龙头项目及其配套项目,构建上下游配套能力完善的产业集群。根据昆山市经贸委的统计资料,2007年昆山市工业总值突破4000亿元,其中33.7%来自高新技术产业。全市电子信息类的项目累计达到900多个,投资总额超过120亿美元,拥有年产4000万台笔记本电脑和2000万台数码相机的生产能力。
昆山坐落在上海与苏州之间,北与常熟、太仓相连,南与上海嘉定、青浦两区接壤,西与吴江、苏州交界。这个天然的地理位置为昆山后天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很多想打入国内市场的外来资本都喜欢将眼光投注于上海,但是进入壁垒以及投资和生产的高成本性都使得投资者望而却步,和上海相连的昆山就成为了投资者的第二选择。位于多个城市之间,也就是意味着面对来自各地的廉价劳动力,这使得外资最初在昆山建立工厂、投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成为可能。沪宁铁路、高速公路、312国道等使得各种“昆山制造”更容易向各个城市甚至世界各地运出。这又进一步地吸引更多的外资前来投资。
目前,昆山是中国大陆经济实力最强的县级市,连续多年被国家统计局评为全国百强县之首。近年昆山还凭借雄厚的综合实力蝉联福布斯中国最佳县级城市第一名。2010年昆山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100亿元,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高于4万美元,居全国所有城市之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02
第一个搞自费经济开发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