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电子商务中有哪些机遇与挑战?

如题所述

机遇
中国电子商务近年来发展迅速,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迅速普及,网络消费持续增长,电子商务对传统服务业和传统流通业的影响和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去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8.1万亿元,同比增长31.7%,增速约为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幅的4.1倍。
  目前,中国大批传统零售企业和品牌制造业已经通过第三方平台或自建平台开展电子商务,纯电商企业也日益重视物流服务。未来,中国线上线下市场随着进一步融合将逐渐成熟,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密切结合的全新商务模式正在加速形成。
挑战
目前,B2B电子商务在运营中面临着定位不清、竞争意识不足、客户服务能力不足等若干问题和挑战,其中有的是B2B和B2C企业共有的挑战,有的则是B2B型企业面临的特有挑战。

挑战一:电子商务平台定位不清。
电子商务平台对企业的价值以及在企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到底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会建成什么样子。有两种常见的片面理解,一个是将电子商务当作一个销售渠道,而不是一个客户充分互动的平台,从而简单地将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成为一个具备丰富交易功能和产品信息的平台,忽略了为吸引客户购买而需要做的各种辅助支持工作,因而无法有效实现客户购买量的提升;同时也失去了通过与客户全方位、多环节互动而产生的业务创新机会。
另一个片面的理解,是把电子商务平台看作一个线上渠道,与线下割裂开来。从管理上说,单独将线上业务划分出来,相对易于启动,对原有业务和组织的影响小。但这么做,实际上割裂了客户在多渠道多触点的无缝体验流程,不但失去了线上线下的合力优势,更可能因为线上线下的不一致给客户带来负面体验。
实际上,应该把电子商务平台看作是一种可以全方位、多环节、多触点和客户接触,进而了解客户、分析客户、为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平台,同时,这个平台与原有的线下业务一定要互相配合、取长补短。换句话说,线上线下是紧密交织在一起为客户提供服务、与客户互动的。正确理解了电商的价值后,企业建B2B电商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建立自用的电商平台,还是可供第三方使用的开放式平台。两者的商业和运营模式有很大差别。

挑战二:缺乏竞争意识。
传统企业在将自建的电商平台开放供第三方使用时,有时会忽略了竞争的存在,而简单地认为把各种电商平台具有的功能建设齐备,就自然会有用户使用。
企业搭建B2B电子商务平台,可以有两个目的,一是实现原有的线下分销业务;二是将这个平台开放给其他上下游企业使用。将原有线下分销业务搬到电子商务平台,其实是销售过程的电子化。这么做可以解决不少企业原有分销业务线下运营时的问题,但没有发挥电子商务的全部潜力,同时也不需要担心这个平台是否有用户的问题,因为原有的分销商必须要用这个平台。但当企业进一步将这个平台开放给上下游的其他企业使用时,就需要仔细分析和考虑这个平台在整个行业中的价值和竞争力,要设计出有足够价值的产品及服务来吸引其他上下游企业来使用这个平台。
国家倡导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产业电子商务平台。但是每个龙头企业都需要从自身特有的资源禀赋出发,从解决产业实际面临的问题出发,搭建电商平台。那种功能大而全,希望服务于全行业上下游各种企业的平台是难以真正实现的。

挑战三:传统投资与新的客户行为需求不匹配。
传统企业将近45%的资金投入到客户购买环节,例如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进行在线客服工作等。然而,研究表明,客户却将70%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购买前的信息查找、决策和询价阶段。并且,这部分时间中他们并没有与供应商进行面对面的互动,而是通过Google等搜索引擎、第三方网页、微博等社交媒体渠道获取信息。换句话说,传统企业花了很多资源在客户并不使用的地方。这种投资与客户需求的不匹配,既导致客户体验差,也使得企业难以下定决心颠覆原有的模式,寄希望于通过小修小补实现转型,充分利用原有投资。

挑战四:组织机制和运营模式难以适应电商平台的运营。
在互联网时代,数据分析等能力成为企业的关键能力,并且需要在组织架构和运营机制中体现出这点。而传统企业的组织架构和运营模式,以及在客户全生命周期中提供的服务和与客户间的互动,对客户体验的重视程度以及对数据分析的重视程度,都与互联网时代的需求不匹配。

挑战五:企业客户的能力和动力不足。
B2C型业务中,终端消费者已经习惯于使用各种网上消费、网上查询、社交媒体等线上工具,企业只需要尽快调整自身。而B2B业务中,企业除了需要自己转型,还要帮助企业的下游客户转型,设计合理的业务规则,打消下游企业转为线上的顾虑,同时协助下游分销商建立IT能力,学会应用线上操作。这成为B2B企业建设电商平台需要克服的又一挑战
方欣云商为您解答!专业的江西B2B分类信息平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8-14
机遇
1 广大民众对网络及高新技术的热情,网民的数量大幅度地增加。中国发展电子商务的信息基础设施现已初具规模。
2 政府对发展电子商务的热心,鼓励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3 大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希望加入电子商务的行列,使中国发展电子商务不会碰到大企业和传统行业的对抗。
4 中国已经有一些网站较成功地进行了电子商务,例如阿里巴巴网站、上海的“企业上网”(7135.com)等等。
5 有许多国外已经成功的电子商务服务方式可供借鉴、尝试等。

挑战
1 基础设施的滞后,即金融网络化、企业信息化等各方面的薄弱,缺乏庞大的消费群和全国系统的货物配送体系,以及合适的网上支付手段,是公认的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三大障碍。
2 观念的差异,中国“眼见为实”的传统消费观念及不完善的售后服务,限制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目前中国互联网是一个极其幼稚的阶段,1000多万网民里有70%是30岁以下的人,是购买力较小的大学生、中学生、信息产业的年轻人,他们大部分都只不过上网看新闻和收发电子邮件,而没有用网站实行电子商务,里面的现金流量非常少。
3 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及市场营销人才。此外,一般国民的网络素质、企业管理者的网络素质及政府官员的网络素质都还较低。
4 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没有建立完整的、适合电子商务的企业内部网和企业数据库。
5 国际融资大环境恶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24
 首先,忘记自己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就把自己当成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的。如果人事部门质疑,你就说是市场营销方向。哪个电子商务专业的没有市场营销、网络营销类的商务课程呢?与真正市场营销毕业的,电子商务的学生在网络使用上有先天的优势,不足之处可能是消费心理消费行为方面的知识,而这样的书到处都是,随便看一本足够了。而和市场营销相关的岗位如销售、客服、推广、公关、业务那就太多了。

  其次,如果自己英语水平过关的话,可以去外贸,你就称是国际电子商务方向,如果没有学外贸实务方面课程的话,你可以称选修过、或旁听过。暗地里也只需稍微补一下,足可以应付面试。

  第三,如果技术过关的话,对硬件、软件比较熟悉,熟练掌握一项开发技术,可以应聘相应的技术职位。或去IT、互联网行业应聘销售、服务,这就需要理解技术,不是一般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能一下做到的。

  第四,女生可以考虑应聘行政职位,一般文员、秘书、助理之类的,电子商务学生有足够的竞争力,因其对办公自动化、信息化更容易适应。不一定非是文秘专业。

  第五,自主创业,看个人情况。现在在网上开个商店那么容易,只要有东西可卖,就可以一试,而不需像传统那样,非要到工商部门先注册。不用交税、省去房租。做网商真是很容易。

  问题的关键是先找到一个职位进入公司,亲身理解一下商业是怎么一回事,企业是怎么一回事,而不管是什么职位,只有等你在公司的表现证实电子商务学生确实比其它专业的学生有优势、不一样,企业、整个就业市场才会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慢慢形成一个好印象。否则,后面的电子商务学生就业更难。

  其实,任何专业都是个壳,学习的过程就是培养人的能力、素质。如果你的综合素质足够的话,相信企业会慧眼识珠。最怕的是自己什么都不行,而心态上还依然是我学得是个热门专业。那就把自己害苦了。杨赋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