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有什么历史人物

感谢万分

涿州历史   涿州人杰地灵,汉昭烈帝刘备、宋太祖赵匡胤、汉桓侯张飞、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苦吟诗人贾岛皆出于此,是三国时期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地,中央电视台涿州影视基地、刘备故里、张飞古井、郦道元纪念馆、京都和京南两个高尔夫球场等景点对外开放,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投资八亿元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将使涿州构成集旅游、文化、商贸于一体的京郊型经济新格局,进一步丰富旅游资源,全面提升城市品位。
  250 多年前,清乾隆皇帝南巡路过涿州这块京畿重地时写下了“日边冲要无双地,天下繁难(音“南”)第一州”的诗句。如今的涿州,正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承接着难得的发展机遇。特是 2005 年,涿州市被河北省政府确定为扩权县(市),被赋予与设区市相同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这为涿州的腾飞插上了有力的翅膀。
  涿州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北京周边和河北省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县(市)之一。在 2300 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汉昭烈帝刘备、汉桓侯张飞、东汉政治家卢植、中国地理学之父郦道元、北宋哲学家邵雍、宋太祖赵匡胤、禅宗六祖慧能等一大批历史名人,使这座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的古城更加显得厚重、辉煌。
  涿州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广为流传。“三国文化”在涿州产生着重要影响,至今,漫步街头还随处可见三国文化的遗迹。桃园饭店、桃园大街、三义小学、三义宫、张飞庙无不展示着涿州人对先祖的仰慕和对忠义、诚信思想的崇尚。
  以东汉政治家卢植为代表的卢氏,望出涿郡,名人辈出,千百年来,“文武兼备,诗礼传家”,成为在中国大陆除孔氏家族之外的另一支经久不衰的家族文化。
  与历史文化遥相呼应的是这些珍贵的古城遗迹。经专家认定的中国第一长石拱桥——永济桥;国家级重点文物——辽代双塔;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古建筑都将按照《涿州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保护与利用》整体规划得到全面挖掘和修复。
  一座历史文化资源集中、特色鲜明的涿州古城将以崭新的风貌重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人文涿州”的精品名片。不同于北京的“皇城文化”,涿州在京郊正以无法克隆的历史文化优势抢占着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先机。
  如果说,历史文化是城市文化环境与文化品位的重要内涵,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那么,在省级旅游度假区内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尔夫球场和北方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为涿州现代文化品味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成为京南独具特色的旅游热线。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五日,该市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的2007年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光荣称号。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涿州八景      涿州自古名人辈出,汉昭烈帝刘备,汉桓候张飞,东汉文学大家卢植,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北魏地理学家,被誉为世界地理学之祖的郦道元,易学大师邵康节,苦吟诗人贾岛,宋太祖赵匡胤等等皆出于涿州.同时,这里还是唐宋时期天下第一望族卢氏宗祠所在,子孙后代遍布世界各地,韩国前总统卢泰愚,现总统卢武炫均曾前往涿州卢氏宗祠认祖.与此同时,涿州风光更是引人入胜,其中最著名的就要属涿州八景了,有诗为证:
  通会灯市似火龙,双塔晴烟报主凶。
  拒马长虹行逆水,胡良晓月除夕明。
  邵村花田景优美,督亢秋成退肖兵
  楼桑春社松齐顶,盘坡积雪不易融。
  涿州八景之一
  ——通会灯市
  指正月十五元宵节闹花灯的场面。原城中有夹城,门名“通会”,夹城上有重楼三间,名“通会楼”。俗称鼓楼。楼上左鼓右钟,楼高四丈。二十里外即遥遥在目。每年正月十五是闹花灯之日,从通会楼至南门置72架木制等牌楼,十字路口置灯棚7座。每到此日,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耍龙灯、狮子、踩高跷、放鞭炮,真是火树齐开,星球碎挂,千家万户,燃烛通宵。元宵之夜,登上鼓楼,远眺长街,龙飞凤舞,颇为壮观。这一景象称为“通会灯市”。有诗为证:“春风初到月初圆,不夜城中沸管弦,万盏灯光双塔影,一时辉映鼓楼前”。
  涿州的元宵灯会,始于汉、兴于唐、盛于明清,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古人曾云“南有扬州,北有涿州”,将涿州的花灯与闻名天下的扬州花灯相媲美。如今,传续千年的涿州灯会被更名为“中国涿州花灯节”,引来了北京、天津以及海内外几十万中外客商和游人一睹“千年灯节”的风采,人们在红红火火的元宵花灯节上感受着浓浓的新春气息。
  -“通会灯市”曾引来皇帝、亲王
  自古以来,在我国的许多地方都盛行在元宵节前后张挂花灯,喜庆新春。在涿州,元宵灯会又被称作“通会灯市”,并被誉为古涿州八景之首。所谓“通会”,即指通会楼,是涿州钟鼓楼的“学名”。这座楼建在城内南北中轴线的三分之二处,地势最高,在旧时是除双塔外的最高建筑,因而是全城的制高点。历史上,这里是最繁华热闹处。元宵灯会正是以此为中心,沿南北大街延伸开来,向东西巷陌辐射而去。
  从前每逢元宵佳节,涿州通会楼都要张灯结彩,装扮一新。楼南楼北的大街小巷里聚集着载歌载舞的花会表演者和拥挤的观灯人群。入夜,明月高悬、焰火升腾,千家万户燃烛通宵,好不热闹。
  涿州城里的老人们至今还对通会灯市充满了回忆。当时,在鼓楼南北大街的各个十字路口,都有搭建的灯棚,棚内悬挂着千变万化、千奇百怪的花灯,有活动的花灯、循环追逐的走马灯、玻璃制成的八卦九莲灯,等等。大人带着孩子,仰着头争先猜着灯谜,猜对了马上就能得到小奖品,拿到奖品的孩子高兴得又蹦又跳……
  相传,通会灯市还曾引起京城里达官显贵的注意,纷纷前来观赏。传说咸丰年间庆亲王在涿州观灯,因为人多拥挤,碰坏了一架牌楼灯,结果他赔偿给涿州三架牌楼灯,全是四柱三楼,黄瓦覆顶,因而被称为“金牌楼”。
  最令涿州人引以为豪的是,当年乾隆皇帝不但曾到涿州观灯,并且赋有诗作。
  后来通会楼在“文革”期间被毁,但传统的通会灯市依然保存了下来。每年元宵节,人们都会在原先通会楼前的鼓楼大街上挂起一串串红红的“南瓜灯”,在窄窄的街面上方悬挂半月形彩灯,孩子们一手拿着糖葫芦,一手牵着大人的手,见到漂亮花灯,不时高兴地叫好。
  -"南有扬州,北有涿州"的传说
  涿州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桂郁向记者讲起了"南有扬州,北有涿州"的传说。
  据说,元宵节的花灯从西汉时期就点燃了,唐代宫廷元宵节则更为热闹。据史书记载,当时花灯的制作在各地形成了相互攀比之势。灯匠艺人们挖空心思,大展奇能,花样越来越新鲜,制作越来越精巧,由此形成全国花灯的空前盛况。据传说,当时扬州花灯领先全国,为天下之最,引得玄宗皇帝微服前去扬州观灯。扬州灯匠为了保持当地花灯的声誉,制作技巧概不外传。谁知,当地巧匠中竟有一名涿州籍人士,名叫王兴,涿州为了与扬州争雄,便不惜重金、千方百计召回了王兴。这样一来,涿州花灯大放异彩,一跃而与扬州花灯并驾齐驱、闻名天下了。因此,当时人们称道民间花灯之盛,就有了"南有扬州,北有涿州"的说法。
  1992年,扬州花灯来到建于涿州的中国影视城,成功地举办了一届灯会。历史上的两个灯坛巨擘,经过千百年的竞争,终于走到了一起。
  -传统习俗,家家户户挂花灯
  在千百年的花灯文化的熏陶下,涿州寻常百姓家也都有张挂花灯的习俗。
  在几十年前,涿州的花灯并非只在“通会灯市”上才可以看到,到了春节,几乎每家门前都挂着自制的花灯。涿州一位年近六旬的花灯老艺人回忆说,农闲时候,人们用秸秆、竹皮等随处可见的材料,弯折几下再糊上红蜡纸就能做出一个喜庆的“南瓜灯”。手巧的人家还会在花灯上描画出梅花、牡丹等图案,让自家的花灯与众不同,有的还用玻璃等比较先进的材料制作花灯。
  正月里,街道两侧的店铺也会挂出各式各样的奇巧花灯。如糕点铺的大寿桃灯、鞋帽店的“鞋灯”“帽灯”、羊肉铺的羊头灯、烟店的烟袋灯、酒店的“武松打虎灯”,可谓千姿百态、各具匠心。如今这些自制的小型花灯已经见不到了,住进楼房的人们将买来的微型红灯笼悬挂在房间内,继续着对花灯的喜爱。
  涿州八景之二
  ——双塔晴烟
  指矗立在城内东北的双塔。此双塔建于辽代,这两座塔的建成,民间有着动人的传说。说是有两位巧手的姑嫂,一夜之间建成,实际上是佛教文化产物。所谓“双塔晴烟”,一是说: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远看双塔正象几缕青烟在蔚蓝的天幕上袅袅升起。二是说:在晴朗的天日,双塔顶部周围能看到几缕青烟。有诗记:“丰碑犹自纪金辽,双塔凌增逼九霄,佛火不明铃语寂,晴烟几缕逐飘”。
  涿州八景之三
  ——拒马长虹
  城北拒马河上的永济桥,拱跨度大,形状优美,飞跨拒马河两岸。桥的倒影映在河水中,宛如一道彩虹,因此,被称为“拒马长虹”。
  涿州八景之四
  ——胡良晓月
  城北十里胡良河横跨一座石桥,南来北往的行人登上这座石桥,都免不了停步,欣赏这里的景色。尤其是将近黎明时,当雄鸡报晓,天色微明,在晨光熹微中,静静的河水流着,水中映出一片残月,波光桥影,景情交融,引人入胜。故曰:“破晓事行役,去去之胡良。残月淡如水,天寒知欲霜。钟声逗曙色,宿火明渔庄。晨鸡时一鸣,隐隐腾朝阳”。
  涿州八景之五
  ——邵村花田
  城西北稻田区的百尺竿乡大、小邵村一带,地处胡良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小桥流水,沟渠纵横,誉为“小江南”。也是易学大家邵康节的故里.“邵村花田”是指这一带农田景色。每当稻田插秧后,方田披上新装,一块块莲花点缀,又有远处青山相衬,确实把人带入了“山光泼翠水托蓝,获稻分秧事事谙,十顷荷花万株柳,卜居须住小江南”的诗意中。
  涿州八景之六
  ——督亢秋成
  战国时期涿邑隶属燕国。督亢,即指当时涿州东南部大面积肥沃地带。荆轲刺秦王,奉督亢图入秦,因身单力薄,大功未成,被秦王杀死,空留下一个“图穷匕首见”的故事。有诗云:荆卿图督亢,献地秦人喜。风萧自古传,黄云复万里。丰年禾黍多,百室歌盈止。壮士何处寻,西风吹易水。“黄云复万里,丰年禾黍多”两句描述了督亢一带原野庄稼丰收的景象。
  涿州八景之七
  ——楼桑春社
  楼桑村在涿州城南十五里,为汉昭烈帝刘备故里。汉昭烈帝庙,庙宇宏广壮丽,工程浩大,庙貌巍然。主要神像,均为木制,尤为壮观。院中古柏参天,碑碣林立,花木繁茂,往来游人驱车过此徘徊瞻眺,流连忘返。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在这里举行盛大庙会,方圆数十里的乡邻,扶老携幼,纷纷到此赶庙,各家商号,争相开业,小商小贩,江湖艺人蜂拥而至。“父老相携载酒游,果然春社胜于秋”等前贤诗句,即当年写照。
  涿州八景之八
  ——盘坡积雪
  盘坡又称三坡,距涿州城二百里,涿州的“飞地”,前人对此有过“连云一白接天涯,积雪犹堆六出花,十丈红尘飞不到,玉山深处有人家”的吟咏。盘坡现为野三坡,隶属涞水县。
  另外,由于涿州的历史太过悠久,在这么多年里建制和属地等有很多次巨大变化,所以对于涿州八景也有许多不同的分类,现试举一例:
  涿州古八景
  通针疏雨 通会在州城之中,其上有庭堂幕次,左鼓右钟,昼有盘诘之卒,夜有击柝之人,警盗安民赖乎是矣.春秋降雨,郊原陇亩,浓云深锁,密霭不分,此门之上,蒙蒙,如丝,真城中之佳景也.
  楼桑春暮 楼桑在城西南十五里,是汉昭烈故里,庙貌巍然,风云惨淡,碑多名贤之题咏,殿有衮冕之庄严.方其春日暄妍,草木菁葱,高桑则童童羽葆,古柏则郁郁坚贞.加以禽声和鸣,烟云飞剑,盖一方之灵秀,钟于是矣.
  月池秋风 月池在城丁南二十里,约数十源.泓以成溪,湾以成池,斗折蛇曲,觳回轮转,清莹洞乇,锵金鸣玉,台珠玑之错落,清秋气爽,芰荷盛开,一川锦绮,十里清香.更以鸥鹭浮沉,锦鳞游泳,可谓游观之盛所矣!
  胡良晓月 湖梁在城北十里,垂杨树堤,蒲苇夹岸,若当晓月初升,则渔榔舣舟,歌声矣乃,樵夫子,逍遥于洄塘之侧,徜徉于曲渚之边,岂非佳致欤?
  龙安叠翠 龙安在城西四十里,回峦缭绕,深谷逶迤,自下而上,有记有堂.雨过则风光绚烂,洗涤如图.
  垩峪生云 垩峪在城西北五十里,风烟不减,黛色横空,草荣木茂,鹿呦鸟嘤,初夏一临,祥云密布,有形触石,无心出岫,奇峰律萃,一举成霖,景乎佳哉!
  盘坡夕照 盘坡在城西北三百余里,有上,中,下之分,西为表而东为里,俨若画屏,寸碧疑在端,堆螺又如水上,太阳西坠,紫绿万状,米南宫为之搁笔者也.(现涞水野三坡)
  房山晴雪 房山在城西 北五十里,北接居庸,东抵渔阳,西边紫荆,所谓"幽燕奥室"也,降冬冱寒,雪枫霰集,日光朋影,炫耀争辉,寻梅之兴,因之愈鼓,访戴之舟可以不回矣!(现北京房山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0
宋太祖赵匡胤 (927~976)

  宋太祖赵匡胤(927.3.21—976.11.14),祖籍涿郡(今河北涿州),宋朝开国皇帝,史称宋太祖,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统帅。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中国这块宁静的土地上发生了安史之乱。 唐王朝的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杨贵妃养子安禄山和平卢兵马使史……
刘备 (161~223)

  蜀汉昭烈帝刘备(161—223)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据说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公元221—223年在位。政治家,庙号烈祖。蜀汉昭烈帝刘备(161-223)东汉汉灵帝末年,刘备因起兵讨伐黄巾军有功而登上汉末政治舞台,三顾茅庐后始得诸葛亮辅佐。 ……
宋太宗赵光义 (939~997)

  宋太宗(939~997年)赵炅,汉族,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父亲赵弘殷,追赠宣祖,母亲杜太后。在其兄弟中,除去早夭者,太宗排行居中,比太祖小12岁,比秦王赵廷美大8岁。太祖驾崩后,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在位共21年(976~997年),至道三年……
贾岛 (779~843)

  贾岛(779~843年),字阆(读浪)仙,人称诗奴,又名瘦岛,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

卢照邻 (636~695)

  卢照邻(约636~695后)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治今河北涿县)人。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四杰(见初唐四杰)。卢照邻年少时,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初为邓王府典签。极受邓王爱重,比之为司马相如。高宗乾封(666~668)初,出为益州新都尉。秩满,……
卢仝 (795~835)
  卢仝tóng〈形〉(约795-835) 唐代诗人,汉族,“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他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后迁居洛阳。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但他刻苦读书,家中却图书满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3-31

宋太祖赵匡胤(927.3.21—976.11.14),祖籍涿郡(今河北涿州),宋朝开国皇帝,史称宋太祖,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统帅。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中国这块宁静的土地上发生了安史之乱。 

蜀汉昭烈帝刘备(161—223)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据说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公元221—223年在位。政治家,庙号烈祖。

宋太宗(939~997年)赵炅,汉族,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

贾岛(779~843年),字阆(读浪)仙,人称诗奴,又名瘦岛,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

卢照邻(约636~695后)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治今河北涿县)人。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四杰(见初唐四杰)。

郦道元(约472~527)字善长。北魏范阳涿(今涿州)人。郦范之子。

卢仝tóng〈形〉(约795-835) 唐代诗人,汉族,“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

张飞(?~221)字益德,又称翼德。东汉涿郡涿县桃庄(今涿州市忠义店)人。早年与刘备、关羽意气相投,在涿结成生死之盟,世称“桃园三结义”。    

卢携[唐](824年~880年)字子升,范阳(今河北涿县)人。祖卢损,父卢求为宝历元年(825)进士,被许多府第征召,最终位至郡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4-07
宋太祖赵匡胤(927.3.21—976.11.14),祖籍涿郡(今河北涿州),宋朝开国皇帝,史称宋太祖,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统帅。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中国这块宁静的土地上发生了安史之乱。

蜀汉昭烈帝刘备(161—223)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据说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公元221—223年在位。政治家,庙号烈祖。

宋太宗(939~997年)赵炅,汉族,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

贾岛(779~843年),字阆(读浪)仙,人称诗奴,又名瘦岛,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

卢照邻(约636~695后)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治今河北涿县)人。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四杰(见初唐四杰)。

郦道元(约472~527)字善长。北魏范阳涿(今涿州)人。郦范之子。

卢仝tóng〈形〉(约795-835) 唐代诗人,汉族,“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
第4个回答  2021-04-07
可止 唐 (860~934)
  可止(公元860年-934年),唐末五代之际洛京长寿寺僧。姓马氏,范阳高丘(河北省涿州市)人,约唐昭宗天佑初前后在世。……
无可 唐
  无可,唐代诗僧,俗姓贾,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贾岛从弟。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无可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
卢鸿一 唐 (?~740)
  卢鸿一(?一740前后)唐画家、诗人,著名隐士。卢鸿一(?一740前后)唐画家、诗人,著名隐士。一名鸿,字浩然,一字颢然,本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东北)人,徙居洛阳,后隐居嵩山(今登封市)。博学,善篆籀,工八分书,能诗。画山水树石,得平远之趣……
卢僎 五代十国
  卢僎,字守成,范阳涿县人,吏部尚书卢从愿之从父,唐玄宗时期大臣,诗人。开元六年,自闻喜尉入为集贤殿学士,出为襄阳令。开元末年,历任祠部、司勋员外郎,终吏部员外郎。馔工诗,所作今存十四首。(见《全唐诗》)……
卢携 唐 (824~880)
  卢携[唐](824年~880年)字子升,范阳(今河北涿县)人。祖卢损,父卢求为宝历元年(825)进士,被许多府第征召,最终位至郡守。卢携[唐](824年~880年)字子升,范阳(今河北涿县)人。祖卢损,父卢求为宝历元年(825)进士,被许多……
卢嗣业 唐
  卢嗣业,范阳涿县(今属河北)人,卢纶孙,卢简求子。乾符五年(878年),登进士第。广明初,累迁右补阙,后辟都统判官,检校礼部郎中。作品有《致孙状元诉醵罚钱》。……
卢群 唐 (742~800)
  卢群(741~800)字载初。范阳(今涿州)人。少年时好读书,初学于太安山。淮南节度使陈少游闻其名,辟为从事。唐建中末年(783),荐之于朝廷,会李希烈反叛,下诏诸将征讨。以卢群为监察御史、江西行营粮料使。兴元元年(784),江西节度、曹王……
卢景亮 唐 (?~806)
  卢景亮(?—806),字长晦,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少孤,有志义,书无不览。大历六年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授校书郎,十一年为荆南节度使张延赏掌书记、枝江尉,建中元年入为右补阙,贞元四年贬朗州司马,量移为和州别驾,永贞元年召为尚书郎,元和……
卢渥 唐
  卢渥,字子章,生卒年不详。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大中年间举进士第,历中书舍人、陕府观察使,终检校司徒。唐代诗人。代表作品有《赋得寿星见》、《题嘉祥驿》。据《云溪友议》记述,宣宗时,诗人卢渥到长安应举,偶然来到御沟旁,看见一片红叶,上面题……
卢仝 唐 (795~835)
  卢仝tóng〈形〉(约795-835) 唐代诗人,汉族,“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他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后迁居洛阳。家境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