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想当和尚或尼姑,首先要离家出走,住在寺庙,遵守清规戒律,把头剃个锃亮,还有的要改名换姓。比如鲁提辖本名是鲁达,一怒之下,杀了"镇关西",后来不得不亡命天涯,在一个寺庙里出家,出家后,他师父给他起了一个法名,叫智深。
很多出家人取法名还可以在他面前加上“释”字(释指释迦牟尼),表示已经抛弃家庭,“出家”成了佛教徒。
为什么僧侣和尼姑必须要“出家”?佛教观点认为,各种烦恼和麻烦正来自于世俗生活,而家庭正是连接人与世俗生活的纽带。所以抛弃家庭,就可以消除负担,摆脱烦恼,从而获得精神上的纯洁,这样才能把身心奉献给信仰。
因此,出家是佛教信仰最基础的表现。
还有一个词叫“门外汉”,但是这个词语的用法可不是我们现在的用法。这个词是来形容那些信佛教,但是没有出家,过着普通人的生活的人。意思是在家修行的人。
比如例如,我们所熟知的诗人,比如王维、白居易、苏东坡和黄庭坚等等,都是有名的“门外汉”。
如果你出家后后悔了,又想过普通人的生活,你也可以走出寺庙,变成“门外汉”。这被称为还俗,意味着重新成为一个世俗的人。
当然,出家并不仅仅限于佛教。道教的道士也叫“出家人”。此外,天主教修道院的僧侣和修女也算“出家人”。虽然教义不同,但归根结底,出家的目的是一样的。这只不过是为了切断所有的忧虑,好放空自己,去过不同世界的生活。
在古代,出家有很多原因。有些是出于宗教信仰,此外,还有像朱元璋那样穷的吃不起饭的,或者遭受挫折看破红尘的,或者像鲁智深那样逃避诉讼的。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总体来说,出家人不等于和尚,和尚也不等于全是出家人。但是大宇认为,只要人心都向善,这就是每个宗教的最终追求吧,虽然殊途,好在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