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四大不公等条约是什么,讲了什么 ?

如题所述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不公等条约是:

1、《中法北京条约》

是法国与清朝于1860年(咸丰十年)10月25日在北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与《中英北京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构成了《北京条约》的主体。

条约原文:

第一款 大法国钦差大臣于己未年五月进京换约,行至大沽,该处武弁拦阻前进,大清国大皇帝甚为悔惜。

第二款 大法国钦差大臣进京换约时,或于途次,或在京师,大清官员俱以相宜钦差之优礼接待,俾得任便称其职守。

第三款 从换和条约之日起,咸丰八年在天津所定之和约暨遗补之款,除现在所改之款外,即日均应一一施行。

第四款 己未年在天津所定遗补第四款内载,中国赔补军需银二百万两,兹以删去;今复议定,赔补银共捌百万两。

第五款 中国今所赔补之银本系为军需,又为法国商人及其所保护者在广东省城所有行内物件被百姓或烧、或劫。将来大法国将此赔补之银,均公允分摊与被累之法国人;其银扣一百万两,派与法国民人及其所保护者,为补其害,或慰其苦,其余皆抵军费。

2、《马关条约》

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中方全权代表为李鸿章、李经方,日方全权代表为伊藤博文、陆奥宗光。

条约原文:

第一款

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故凡有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

第二款

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

第一、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从鸭绿江口溯该江抵安平河口,又从该河口划至凤凰城、海城及营口而止,画成折线以南地方;所有前开各城市邑,皆包括在划界线内。

该线抵营口之辽河后,即顺流至海口止,彼此以河中心为分界。辽东湾东岸及黄海北岸在奉天所属诸岛屿,亦一并在所让界内。

第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第三、澎湖列岛。即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

第三款

前款所载及黏附本约之地图所划疆界,俟本约批准互换之后,两国应各选派官员二名以上为公同划定疆界委员,就地踏勘确定划界。若遇本约所约疆界于地形或地理所关有碍难不便等情,各该委员等当妥为参酌更定。各该委员等当从速办理界务,以期奉委之后限一年竣事。

但遇各该委员等有所更定画界,两国政府未经认准以前,应据本约所定画界为正。

3、《辛丑条约》

是中国清政府和英美法德俄日意奥西荷比十一国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不平等条约。 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因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

条约原文:

1.赔款。清政府赔款各国(共11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

2.划定使馆区。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在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3.拆炮台、驻军队。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帝国主义列强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重要地区的12个地方驻扎军队。

4.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其中这一条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帝国主义的工具。

4、《南京条约》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该约于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朝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南京条约》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国:

(1)割让香港岛;

(2)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

(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

(4)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

(5)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第一《中英南京条约》
(1842年)
①赔款2100万银元。②割香港岛给英国。Ia}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 ④关税由双方共同协定。《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第二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1860年)
①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尖沙嘴给英国。 ④赔偿英、法军费各增到800万两。
第三 《中日马关条约》
(1895年)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款白银二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等…。 第四 《辛丑条约》
(1901年)
①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本息合计9.8亿两白银。 ②惩办曾支持宣战的王公大臣,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活动。 ③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驻兵京津以及京山铁路沿线。 ④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5-09
1.南京条约:1840年-1842年满清政府就鸦片与英国的一场战争。战争是英国为侵略中国而发动的,史称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由于中国战败于1842年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当代第一条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以结束战争。该条约内容是:割香港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须同英国商定。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2.北京条约:1856年-1860年英法两国为再次侵略中国而对中国发起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联军攻占北京城火烧圆明园,迫使清政府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北京条约>>包括<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而<中俄北京条约>是俄国作为所谓的调停国签下的,该条约承认<瑷珲条约>使中国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被强行归划给俄国,至今未还。

3.马关条约:1894年(甲午年)日本挑起了对清朝的战争(中日战争),又称甲午战争,最后清朝战败,被迫于1895年签定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该条约迫使割让台湾岛,澎湖群岛及台澎附属各岛屿;向日本赔偿军费三万万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顺州、湘潭、梧州七处通商口岸。
4.辛丑条约:1900年(庚子年)以义和团运动引起的日、法、德、意、俄、英、美、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义和团失败,于1901年(辛丑年)被迫与西方十一国签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是诸多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额非常庞大的条约,这条赔款也叫庚子赔款。
第3个回答  2013-09-10
中英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中俄瑷珲条约
第4个回答  2013-09-10
我就知道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别的就不知道了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