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外国人无法理解的中国文化有哪些?

如题所述

悲摧日本人来回答,放鞭炮。
轰轰轰轰!蹦蹦蹦蹦!
天刚蒙蒙亮,早上不到六点,我就被这些声音吓醒了。
第一反应是:出事了么?
起来一看,原来是附近有人家在结婚。
这就是我第一次遭遇中国婚礼的情景。
鞭炮声音非常大,整个小区的电动车都叫起来...
虽然中国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婚礼习俗
可是据我观察
大部分的城市婚礼上都有两个不可缺少的要素:婚车和鞭炮
在日本婚礼中是看不到这两种元素的
首先,日本婚礼一般都没有开婚车这种习惯
看着中国婚礼上,一辆接一辆排成长龙似的婚车一起前行的样子
我感觉就像是某个国家领导人出门一样
这样显得婚礼很有排场,所以我觉得婚礼上有婚车挺不错。
可是对于后者-——鞭炮,因为受到惊吓过多,我表示对它产生了阴影。
我原来在中国曾经居住的一个小城市一直有放鞭炮的习俗。
一次我走到十字路口时,婚车上的人往外扔了一串鞭炮,在我脚边爆炸,蹦蹦蹦!
当时吓一跳,还以为这巨响是旁边车子坏了发出的,心想我要遭遇可怕的交通事故了么…….
等车子过去才发现是鞭炮。
我还在那见过小孩玩火箭炮似的礼花弹,那也是声声巨响
听说有些大城市禁止放鞭炮,我觉得这是好事!
我参加过几次中国朋友的婚礼,还看见过这种礼炮,还以为要发生战争了
他们一般都请婚庆公司来包办,婚礼上有唱歌、有跳舞还有祝酒等节目,真的很热闹。
这个时候,在酒席上和周边的客人聊天对我来说也是个挑战,太困难了!
虽然有很多文化震撼,但是能感受这些婚礼习俗,对我来说都是很特别的体验。
在日本也有很多婚礼习俗。
但就婚礼形式来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欧式的,另一种是传统日式的。
不管哪种,都重视庄重感。
婚礼上,新娘会当场读出自己写给父母的感谢信,这个环节很感人。
感谢现场,新娘说不到两句话,女方父母就开始不断地擦拭眼角,
等念完稿子,可能三个人都已经默默地哭成了泪人。
这个时候新郎一般都在一旁安慰,我想只有他这时是怀着愉悦心情的吧,因为终于能抱得美人归!
通过这些婚礼习俗,我觉得可以看出两个国家的文化区别,
比如中国人比较喜欢热闹,而且喜欢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婚礼很喜庆。
而日本人比较喜欢庄重,更愿意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婚礼比较安静。
婚礼的习俗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宗教,
日本就有一种传统的婚礼叫“神前式”,
简单粗暴地解释,就是婚礼时要在一位神面前举行一种仪式。
这种婚礼特别庄重、严肃,有很浓的宗教气氛。
如果要讲清楚这些原委,其中各种细节还有起源的故事等等都应该说道说道。
但我只能根据自己的体验浅谈辄止。
而且其实我说那么多,只是想告诉我的邻居,
我真的受不了早上五雷轰顶般的鞭炮声了(两行清泪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0
中国人对待许多外国人非常热情。然而做真正的朋友就是另一回事了。
成为某人朋友意味着你自动进入了一个经常在一起活动的朋友圈。你很难成为圈子一部分,因为这要求你和这个圈子里大部分人都是朋友。
为了让你和圈子里每个人熟识,很快你会被邀请参加午时正餐(西方很多人的午餐大多是简餐)。即便是你刚认识5分钟的人也会邀请你去他们家。
一旦你成为圈子一部分,你就是真正的朋友了,你被期待参与集体活动,花大量时间和圈子里的朋友在一起。有时候,两个圈子会合并,一个圈子也会因为兴趣不同而分裂成两个。
我知道你会说谁人不爱钱。但是你听谁说过“我不能与他交往,因为他没钱。”吗?我听过很多次。
在中国你越有钱人们就会对你越友善。不仅如此,一个男人想结婚,就应该有房有车有票子。问你有没有房车钱在中国是非常常见的问题,甚至对外国人也如此。
我会永远记得这句关于对丈夫的期望的名言:“宁愿坐宝马上哭,也不愿意坐自行车笑。”
普遍的种族歧视。
我都数不清多少次看到招聘广告上写“只招白人”,甚至我在俱乐部工作拉客户的时候,还有一项特殊规定“每拉4个人有额外奖金(中国人和黑人不算)”。
他们大都奉行白人优先。同时他们觉得黑人比白人穷所以不想和黑人交朋友。
我一个中国朋友和一个马达加斯加女孩聊了会儿天,然后跑过去对男友说:“我怎么能和黑人交朋友呢?”
这足以说明问题了。
为什么蹲在马桶上。
为什么倒着走。
中国人大都非常理性,却信仰鲜有科学证明的中医和针灸。
吹风机吹身体各个部位,就是不吹头发。
为什么穿睡衣出门。
为什么买下公寓后要把原有装饰清理一空。
为什么海南的旅游接待业却不愿招收海南本地人。
红包的概念
给不懂的人解释下:红包是一个里面装钱的红色信封。用在特殊活动时,比如结婚、生子、升学、春节等等。
好吧,我能理解在某人结婚、毕业时给礼金,这不是问题。但现在红包太泛滥了。例如“你过了门考试?来给你个红包”或者情人节收到朋友的红包……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红包潮流甚至使得微信专门添加了红包功能。
第2个回答  2021-04-10
在国外,与老美一起生活和工作,一提到中国人的习惯,老美们就直摇头,感觉不可思议,难以理解。然而,这些习惯在我们自己看来却是优良传统,至少没什么坏处。我想,习惯的差异和观点的分歧主要是文化不同造成的,是软环境的具体反映,只要文化氛围和软环境变了,习惯也会随之改变。

  在他们看来,中国人让他们想不通的习惯主要是:1、一杯茶水喝一天 我国是产茶大国,茶文化对我们的生活习惯具有深远的影响,对国人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绝大多数国人在办公室的喝茶习惯是一杯茶喝一天,而且是一边喝一边加水,从不间断,喝完了加,加满了接着喝,一直喝到没有了茶味,也不换新茶。西方人虽然也喜欢喝茶,但更喜欢喝咖啡,一杯咖啡下肚,能管多半天,一天之内即便喝几杯也只需要几分钟,绝不像国人那样一喝就是一天。

  2、过分谦虚  西方人听到别人夸赞自己时,通常一句“谢谢”就算回应了,中国人则不同,即便别人的夸赞完全符合实际,是受之无愧的,也要谦虚半天,总要极力地说:哪里哪里,我做得还很不够。
第3个回答  2021-04-10
放鞭炮

中国人比较喜欢热闹,遇到喜事喜欢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感情。鞭炮放个半个小时都是正常的,近几年由于管制严格市区是听不到爆竹声了,但是郊区农村的鞭炮还是很热闹。外国人在婚礼上更加喜欢庄重,所以婚礼上很安静,像电视里一样:神父提问,新人回答。


客气

中国人真的很喜欢客气。尤其是拜年的红包,推来推去不重复几个来回这场战争绝不会停歇。中国人去别人家做客,会比较害羞,一般主人问需要什么都会回答不需要。然后主人端上来再劝几个回合才开始喝水吃东西。国外尤其是欧美,如果主人问你需要什么你回答了不需要,那就真的啥也没有了。如果你在一旁害羞不好意思动手,外国人会觉得很矫情。


坐月子

亚洲人与欧美人的身体构造有差异。中国女性生完孩子要在床上躺一个月,外国女性生完孩子就能出去玩。其实中国女性坐月子不一定非得坐满一个月,但是生产完确实十分虚弱,需要好好休息。外国女性的骨架偏大,生产的痛苦也比中国女性要轻。怀孕期间,中国女性也是主张能躺则躺,所以体质也要差些。网络上有些健身博主,虽然也是中国女性但是生产时坚持运动,生产完恢复得也比普通女性要快。
第4个回答  2021-04-10
有些东西不光老外不理解,我们自己可能也不理解。
就比如说吃饭。中国人总喜欢在盘子里留一点!别不信我,你注意观察一下就能发现,大部分中国人喜欢这样。你也别说“但是我每次都吃光啊”这种话,我说了是大多数,你再干净也不能改变大部分中国人都这样的事实。
以前某次工作面试的时候,对方老板是个德国教授,他一边吃饭一边问我,为什么中国人吃饭都喜欢留一点在盘子里呢?我知道,他们单位有几个中国同事,而且他也经常接触一些中国的领导,CEO什么的,都是比较体面的人。但很明显,这些人吃饭也一样会剩一点。
他问这个问题也是因为,欧美人吃东西是一定会把盘子吃得干干净净。有时候盘子里会剩一点酱汁,此时他们恨不得再那一片面包,把那点酱汁也全都擦干净吃下去。
我觉得这个问题特别有趣。我是这么回答的:
因为中国的饮食文化发展悠久,而且中国文化更偏向集体主义一些,这两个是主要的原因。说的具体一点就是:在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里,中国的饮食文化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物质并不怎么富庶的社会经济之上。所以当人们去别人家做客,或者在公共场所吃饭的时候,往往会剩一丁点在盘子里或者碗里。因为并不是西方的分餐制,而是一盘子菜大家分着吃,所以那最后一口大家都不好意思吃,谁吃了就会觉得比较无礼,都不想当这个吃掉最后一口菜的罪人。留一点,既礼貌,又能够表示“我吃饱了”这个信号,不论是和别人一起在饭店吃饭,还是去别人家里做客,留一点不吃都是一个礼貌的姿态。相反,如果全部吃光了,一方面显得无礼,另一方面,在别人家做客的时候,把东西吃光就表示:我还饿着,你还得再给我上点菜。这在当今已经早就不是个问题了,你想吃多少我都管够,但是在过去几十年上百年里,这就是很无礼的信号了。
因此,这个也许是从以往的生活经历而来的习惯,现在很多中国年轻人依然传承着,但他们可能早就已经不知道究竟为什么这么做,而是简单持续着而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