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心理落差可以彻底击垮一个人 ,对此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斯曾经说过,如果要销毁它,必须先给它充气,从心理上来讲,摧毁一个人在精神层面上的最好方法不是对他施加压力,而是给他造成心理鸿沟。

从节俭转变为奢侈很容易,但从奢侈转变为俭朴很难,这句话来自司马光的《寻问施康》。 它不仅揭示了人们的生活惯性,还揭示了人们不良的心理习惯和价值取向。

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需求的最高水平,他认为,人们获得内心世界快乐的有效途径是实现自己的野心和理想,相应地,打破自我存在的梦想是打破一个人的最有效方法。

这个巨大的心理鸿沟经常被个体无限放大和拉长,然后整日惊慌失措,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弗洛姆相信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当一个人遇到身份差距时,他们本能地会过多地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并且他们会是不自愿的,想象一下,周围的人在嘲笑自己,然后增强了紧张感,因此,他们更容易摆脱当前的生活环境,但是空间和人际交往的封闭往往会加深个人的失败感。

心理鸿沟导致无法控制。

心理鸿沟过后,您将失去控制自己当前生活的欲望,对控制的渴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安全感,在许多情况下,对控制的渴望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生活的信心。

但是,当心理差距很大时,我们在固定生活圈中的表现往往会处于呆滞状态。 例如,生活没有希望,生活容易。 著名的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心理防御机制理论指出:当我们经历人生的大起大落时,个人通常会有压力性的防御机制,可以通过合理化失败来减轻内在的痛苦。

鲁迅先生的“阿Q精神”在这里有着相同的相似之处,使用合理化的理由让自己慢慢消化痛苦,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一种放弃的方式 追求生活,这只能在短时间内逃脱问题,而不能完全解决,实际上,心理鸿沟会削弱我们的自信心,当我们继续通过失败的合理化使自己瘫痪时,我们最终将失去对生活的控制。

沉迷于过去导致无法正常生活

心理防御机制理论该机制是“回归的”。 回顾过去的美好时光,帮助自己摆脱当下的紧张和焦虑,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的美好回忆是短暂的联想。 但是对于许多经历过巨大心理鸿沟的人来说,挫折感促使他们表达出沮丧情绪。 他们更想念自己的成功时光,但这种记忆往往是单方面的和主观的。

现代医学普遍认为,我们与记忆的关联通常是由第三人称的,这使我们对记忆有更多的幻想。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们的记忆常常带有信息不一致的“虚假记忆”,而我们的大脑通常会主观地修改记忆。 经济学中的“峰值法则”证明人们对事物最清楚。 记忆往往只在体验的高峰和终点。

我们的记忆通常是高度主观的,沉迷于这个虚幻的过去常常会加深现实中的挫败感。 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令人上瘾的。

心理建构

对于许多人来说,经历了悬崖般的心理鸿沟后,很难重建 迈出一步,因为这需要面对自己的错误并重新建立强烈的自信心,即拥有坚强的逆商。 在认知心理学中,这被认为需要强大的执行力和系统的心理建构。 俗话说,从头开始很容易,但是很难卷土重来。 这是因为经历过巨大鸿沟的人会留下对失败的恐惧感。 对于任何生活,远离内心的恐惧都是一种本能。 如果我们想摆脱这种心理鸿沟带给我们的失败感,我们常常需要忘记过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2
我个人非常赞同这句话,当一个人的心理落差特别大的时候,完全会击垮一个人,让一个人从巅峰跌到低谷,对生活失去信心。
第2个回答  2021-04-02
我觉得是的,如果对一件事情本来非常的期待,但是后来的结果和你想象当中的差距太大,确实会击垮一个人来
第3个回答  2021-04-02
我认为说的没错。因为当人的心理落差很大的时候,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对待生活都没有什么兴趣,所以就会摧毁一个人。
第4个回答  2021-04-02
可以的,因为有些人是很难承受心理上给他带来的一个沉重打击的,可能会造成他们的情绪积压,产生一些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