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人 不用交养老保险

如题所述

这个与计划经济下的劳动用工管理体制有关系。引用一下胡晓义副部长的话,给你解释。
 1,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性质,企业职工是“单位人”,在职时的工资、退休后的养老,完全由单位负责。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国有企业改革冲击了传统的劳动保险制度。为平衡不同企业的退休费用负担,广东等地开始试行退休费用社会统筹。随着企业用工制度和工资福利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社会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在企业大规模覆盖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当时,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出现经营困难,许多企业发不出退休金。有的企业用卖不掉的产品抵退休金,有的干脆不给办退休。在此背景下,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扩面,并提出了“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任务目标,解决职工“领不到养老金”这个最突出的矛盾。企业职工养老从“单位保障”迈向了“社会保障”。
  2,在这个阶段,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也进行了研究探索,但改革进程相对滞后,仍实行单位退休养老制度。改革的不同步,两种制度在筹资方式、待遇计发调整和管理方式上均不同,形成了所谓的养老“双轨制”。
  由此可以看出, 实际上无论是国企还是机关事业单位(机关事业没有经营收入,所有只有财政拨款才能保障),最早其职工退休后的待遇都是有单位自行解决,后来国企负担太重, 才引入社保制度,并扩大到所有用工组织。而机关事业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一直使用财政拨款下的单位自行解决的退休工资制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06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具体的养老保险还要看具体的单位
每个地区,每个单位的养老保险形式和金额上都有差别
还要按照您本单位的进行沟通
建议您跟本单位负责这方面的人员进行协商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14
什么历史题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