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主体通常是指什么

行政执法主体通常是指什么

一、行政执法主体通常是指什么
1、行政执法的主体,是指行政执法活动的承担者。行政执法活动是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活动,这就要求承担行政执法的活动的机关或组织,要具备相应的条件或资格并经国家有关机关的合法许可。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二条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
二、环境行政处罚的执法程序
1、立案。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案件,经初步审查认为应当追究环境行政责任的,十日内予以立案;
2、调查。经批准立案的案件在调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实事求是的填写《环保执法案件询问笔录》、《现场勘验笔录》并按要求写出调查报告;
3、审查。法制部门接到调查报告及有关证据材料后,对违法行为人违法事实,处罚的法律依据,处罚的幅度等方面进行认真审查,并提出处理意见;
4、告知。在做出处罚决定之前,要告知当事人,对给予其行政处罚的违法事实、理由及法律依据,告知当事人。对于给予停业、关闭、吊销排污许可证的处罚要告知当事人举行听证时间;
5、听证。听证有法制部门主持,提出当事人违法事实、证据和处理建设,当事人可以进行申辩和质证;
6、下达行政处罚决定。经审查,认为违法事实清楚,法律依据充分的违法案件,提出处理意见经局长签发处罚决定;
7、送达。处罚决定书由调查部门负责送达,送达回执交法制部门备案;
8、执行。当事人收到行政处罚决定后,应在15日内履行;
9、结案。处罚案件执行完毕,由法制部门写出报告卷归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