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城河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人工挖掘的围绕城墙的河,古代为防守用。

一、详细释义:

护城河是指一种古老的防御工程,通常位于城市的周围,用于保护城市免受外来攻击。护城河通常由深水、高墙、箭楼、吊桥等组成,可以有效地阻止敌军的进攻。护城河作为一种防御工程,曾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护城河已经不再是主要的防御手段。在现代,"护城河" 这个词汇也被用来形容企业或组织所拥有的某种优势,这种优势可以保护企业免受竞争对手的攻击,维持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概念定义:

护城河,亦称为濠,是古时由人工挖凿的,环绕整座城、皇宫、寺院等主要建筑的壕沟,然后引水注入形成人工。

作为城墙的屏障,具有防御作用,一方面维护城内安全,另一方面阻止攻城者或动物的进入,这是古人在防御手段上对水的妙用。

天下护城河,以襄阳护城河宽度为最。据史料记载,早在宋代,它的平均宽度就超过了180米,最宽处达到250余米,堪称华夏第一城池。

各地护城河:

一、北京护城河:

北京四面的城墙以安定门、德胜门一线最为坚固,其墙基和顶部比其他三面城墙都厚,内外侧墙体的包砖也厚得多。这是明初重建北京城时,出于防范北元势力反扑,正面迎敌和适应战事频繁的考虑。

1915年修通的环城铁道。铁轨几乎是贴着城墙根儿铺就。也正因为铁路运输安全的需要,北京城墙外侧保护得较好。德胜门西的城墙外侧墙体高大、坚固,维护得几乎半砖不损、寸草难生。

二、西安护城河:

西安护城河,有600多年的历史。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正月, 明太祖朱元璋命宋国公冯胜“往陕西修城池”,即西安城墙在原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向东、北两面拓筑的同时,随着城墙的外移,城周规模的扩大,亦延长拓掘了护城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