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画素描

如题所述

很多美术爱好者在刚接触素描的时候都很迷茫,不懂怎么去画,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就是小编总结的一些关于初学者在初学素描时会遇到的问题,相信看完本次分享的内容后,大家会有所成长的!

顺便在此向大家推荐一下:美术集网校(在线授课,电脑、手机APP全部都可以登录学习),主打素描、色彩、手绘、手绘基础、传统美术等,是一个在国内非常火的绘画学习软件或平台。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素描,很多人只知道素描是用铅笔在纸上画画,对于它的正确解释却不清楚。素描的操作定义:使用单一颜色绘画工具而在画面载体上按照一定的绘制原则而有意塑造物体形态的美术活动。速写是素描的一种变式。素描水平是反映绘画者空间造型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素描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一般学习国画、油画、版画、动漫、设计等专业都需要有素描的基础,甚至学习剪发、化妆的学校也开设了素描课。

1.初学素描要做哪些准备

初学者需要准备好2H、HB、2B、4B、6B铅笔即可,还有素描专用的橡皮和素描纸。然后还需要购买画架和画板,这些加起来大约80元左右,学习绘画的成本还是比较低的。

2.初期如何练习素描

在拥有了全套的画具后,初学者往往都会找一些比较复杂的范画进行临摹,比如明星的素描头像、静物素描、动物素描等。但是由于是初学,没有绘画经验,可能把铅笔拿在手里后却不知道从何处下笔,所以初学者需要按步骤来联系,循序渐进才能学好素描,打好绘画的基础。

一般对于初学者,我们会让他们先进行排线的练习,像抓羽毛球拍一样抓着铅笔,然后在画板上去排线。排线需要大量的练习,除了要排横线,还要排竖线、斜线还有曲线。在刚开始可能画的线条又慢又弯弯曲曲,这是不要紧的,经过一天的练习你就可以排出漂亮的线条来。排线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练习1-3天。

3.勤练石膏素描

初学者要进行大量的石膏素描练习,因为这是对形体结构及透视进行基本了解的一步。条件允许的朋友可以去画材店直接购买几何石膏体,尽量挑一些形状不同的,也可以直接购买石膏素描的书籍进行临摹。几何石膏都是由最基本的形体构成,比如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锥、圆柱等,我们练习几何石膏体是因为后期不管是画人体还是头像,还是静物等,它们的基本形状、结构、透视都和我们所练习的石膏体类似。几何石膏素描大约练习15个课时,每个课时按2-3小时算,基本上要求完成15-20张不同角度的石膏素描。

4.长期练习静物素描

在掌握了几何石膏素描后,可以开始画简单的静物素描。同样可以去画材店购买静物,也可以找找家里的瓶瓶罐罐、水果蔬菜之类,条件不允许的可以直接购买静物素描的书籍。在练习静物素描的时候,你会发现静物素描和石膏素描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静物都是有各种各样的颜色,然后形状也和石膏体有着极大的区别。

我们在画单个静物的同时要去联想所画过的几何石膏素描,比如画苹果的时候去联想球体石膏素描的结构和透视;画酒瓶的时候去联想圆柱体石膏;画喇叭状静物时去联想圆锥石膏素描。静物素描需要大量的练习,这个过程不可以贪功冒进,一定要沉下心来做好长期练习绘画的准备。一般的美术培训班里,小一些的孩子练习静物素描可能要画3-5年,而中学生和成年人练习静物素描也至少要一年的时间,高考集训班的学生大约练习2个月左右,因为他们每天练习8小时以上,一周练习6天。

5.人物素描从“头”开始

经过漫长的静物素描练习后,可以开始尝试一下人物素描。人物素描是素描中最难的,因为人体的结构非常复杂,包括人体骨骼、肌肉等都是需要绘画者进行掌握的,我们画的人物素描绝不是在画它外在的“皮肤和毛发”,更多的是画包裹在皮肤里的骨骼和肌肉。因为我们的动作和表情都是有骨骼和肌肉来控制,除此之外还要结合之前所学的几何石膏素描和静物素描中的透视。

人物素描需要经过大量的练习,如果天赋不是很强又不是善于学习和总结的人,可能一辈子都画不好人物素描,只能画出一些丑陋和面部畸形的素描肖像。所以在练习人物素描的同时,要去了解和记住人体的骨骼有哪些,结构是什么样,比例又是什么样。如果不去记这些就去画,可能画出来的人物比例会出问题,初学者的画面上经常会出现3米高的巨人和1米高的侏儒。

在练习人物素描时,可以按步骤来进行练习。一般的课程会先练习人物的头像,在掌握了素描头像后,再去练习素描胸像、素描半身像和全身像。练习人物头像素描的时候,首先要去了解一下艺用解剖,可以去买这样的书籍,也可以在网上查找。例如人物的五官构造是如何的,三庭五眼的原则又是什么样的,脸部一些重要的肌肉在什么地方,画的时候如何表现出来,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也包括头部的一些重要的骨骼也要去考虑。

6.学习素描要持之以恒

可能有些初学者看到这里掐指一算,好像得学3、4年才能成功,于是就打算放弃了。小编在这里告诉大家,学习任何一项技能(包括兴趣爱好)都需要你衷心的去热爱它,当做一个长期的、调节生活的爱好来学习,这样在每一个阶段你都能看到自己显著的成长,在国内外许多绘画大师都会晒出自己几年前的作品,简直是判若两人,大神都是这样持之以恒,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0
素描的人物画技法
  A:头像写生的步骤: a:构图 用最简洁的基本形轻轻确定头像置于画于纸中部略高于中心的位置,画侧面的头像时的视线前方要适当多留空白。  b:用辅助线测定形体的比例, 透视和倾斜度, 确定大的形体特征。c:从五官画起,用线条具体刻画形体细节,同时用色调表现主要的转折处,色调要尽可能简练。 d:整理完成,从整体效果出发,通过加强减弱等方法处理,使画面详略得当,主要形象特点鲜明突出。 
  B:全身人物速写的作画步骤:
  a:用用轻淡的直线画出人体的大轮廓,处理好构图。
  b:借助于形体结构关系,透视关系,动作关系,使轮廓更准确和具体化。
  c:用准确的有力的线条从局部画起,逐步画出各部位形体,施以简洁的色调加强体积的表现。
  d:整理完成,从整体效果出发,通过加强减弱等方法处理,使画面详略得当,主要形象特点 素描的关键!

  素描之_线面融合
  
  我们面对的形体,本来是没有“线条”和“点”的,就是我们所感觉到“面”的存在,也是在起伏的千变万化中附着在结构与形体上的。
  正对着我们的“面”,侧过去就成为了一道压缩的线条,纵深过去,线条就是成为一个点。这些素描的构成元素,使得我们捕捉对象形体有了得力的手段。但是,在写生过程中,我们又非常容易过于潇洒的使用线条,而导致流畅的浮躁。在找准形体结构的耐心与枯燥的练习中,我们很难逃避划线的乏味;同时也很难抵挡挥洒的诱惑。
  可以说,在素描中我们所划出的任何线条都应该具备形体结构的属性,才具有真正意义。不然,就成为了一根或一组废线;而由这些线条所组成的面当然也成了无意义的脏灰色。可能在写生中也会感到一些灰色的“面”,由于我们的感觉其实还处在错觉时,就误以为是一块“面”而画出来,结果仍然是脏灰色而非形体的一部分。
  如何避免这种错误的产生,就需要我们始终以对象的结构为中心,不能被动地照抄对象,而要主动、主观的分析与判断对象给我们提供的绘画元素,透过整体的结构去完整的驾驭被画形体。
  我们使用的无论是“点”、“线条”还是“面”,都是一种手段,它们本身没有任何的意义,把它们用在我们所刻划的形体上,就成为了人体结构的元素,最终成为所画人体的一部分,而不再是什么点线面了。
  中国人物画用线条对衣褶的描画方法,总结归纳出游丝描、琴弦描、铁线描、竹叶描等“十八描”法。西方绘画空间的运用,使得线条的运用融入了面的成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对形体与结构的观察中,相信每个人的感悟都是不同的。如何运用点线面的融合,将你对形体的理解刻划出来,将是你创造的一个过程。在此之前,不妨也可采用中国传统的训练方法——临摹的学习,来体验一下前辈大师的用笔,再融入自己的体验,相信你的写生将更加的有趣。�9�0�9�0�9�0�9�0
  
  素描——结构是真
  
  在素描绘画当中,最关键的当然是结构。
  现实中很多画家,由于对人物或物体结构缺乏了解,最后只能走形式的路子,在创作中很难拿出具有深度的力作。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方便的照相机(现在都使用数码相机)和扫描仪,可以在电脑中处理图形,能够省却很多造型的麻烦,但是,形是形,结构是结构,并不是一个概念。对绘画的过程而言,形是附着在结构之上的表象,而结构才是对象的支撑;外在形的轮廓无法真正表现对象的内在美。
  我们所观察到的对象的外形,那是一种表象,一种轮廓。当对象一旦变换位置,而我们又缺乏对结构的了解,就很难着手。在初学阶段,几乎每个人都经历了利用稳定的三角形来确定形体的大体位置和构图,然后再用小的虚拟的三角形、方形等分解被画对象局部的位置,这样的方法最后只能是比葫芦画瓢,照相般描绘对象。
  就像我们已经走过了充饥的年代一样,我们已经走过了缺图的年代,正跨入一个读图的时代。各种图形、图像、图库层出不穷,再用照相的方法——抄照片去再现对象,倒不如干脆去搞摄影算了,那我们还不如照相机来得客观。对画家来说,最难以接受的便是被人夸奖为:看画得多好,像照片一样。也就是说,那些个作品没有强烈、强调和更深层次的东西,缺少画家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和对对象的内涵表现的创意,这又怎么能算得上绘画的艺术作品呢?
  艺术的真实,并不是纯客观的真实,而是画家通过自己的感官和手,表现画家内心的感受的一种艺术的真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刻画与刻划。�9�0�9�0�9�0�9�0�9�0�9�0
  
  素描静物的学习方法
  素描静物写生是石膏几何形体写生的延伸和发展,它描绘的范围很广,瓜果、蔬菜、花卉 、瓶罐、文具等都可作写生的内容。
  素描静物写生主要是训练我们的构图能力和造型能力。对初学者来说,一方面通过由简到繁的静物组合写生,掌握构图规律,做到画面对象大小比例安排得当,视点高低适宜;另一方面,也可以自己布置静物作画,从中学习构图的基本知识(如统一和变化;对比和调和;对称和均衡:比例和节奏;静感和动感等等),逐步掌握构图能力,静物的形体结构实际上仍是不同的几何形体的组合,但它比石膏几何形体更不观则、更复杂。这样我们在静物写生中,更应该强调对形体组合关系和结构关系的理解。
  
  在静物写生中,各种物体都是由不同质材构成的,硬软、粗细、轻重、厚薄等等的“质” 感是不一样的,质感的表现主要通过对比的手法,当然也有赖于物体色调准确的描绘。
  在素描静物写生中,物体的透视规律还是应该继续予以重视的,以求不断加深对透视规律的理解。
  素描静物写生的工具可用铅笔、木炭、炭精条等。
  素描静物写生的观察方法和作画步骤大致上和素描石膏写生相,只要我们树立整体的观察方法,通过不断的写生实践,就一定能逐步掌握素描静物写生的能力和技巧。
  
  一、写生步骤:
  科学、严格的方法步骤不仅能够保证作业顺利进行,更可以培养我们的整体观察能力和描绘能力。
  1.确立构图
  推敲构图的安排,使画面上物体主次得当,构图均衡而又有变,避免散、乱、空、塞等弊病。
  2.画出大的形体结构
  用长直线画出物体的形体结构(物体看不见部分也要轻轻画出),要求物体的形状、比例、结构关系准确。再画出各个明暗层次(高光、亮部、中间色、暗部,投影以及明暗交接线)的形状位置。
  3.逐步深入塑造
  通过对形体明暗的描绘(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逐步深入塑造对象的体积感。对文要的、关键性的细节要精心刻划。
  4.调整完成
  深入刻划时难免忽视整体及局部间相互关系。这时要全面予以调整(主要指形体结构还包括色调、质感、空间、主次等等),做到有所取舍、突出主体。
  
素描——描与刻划

对于习惯于使用明暗调子的人来说,总是觉着只有这样画才是扎实的素描。其实,经过后来的习作,我还是感到不过强烈,描的东西太多,而刻的地方太少。
应该说利用素描明暗来刻画对象的体积还是有用的。但是如何从明暗调子中走出来,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脑子里的固有观念和习惯的势力,加之悟性提高缓慢,使本来想丢弃的画法还会不时的有所反复。
明暗调子就像钢琴的键盘,越是多越能表现得丰富。我们使用的铅笔还能出产7B、8B的吗?即便是有了9B、10B的,也无法表现出现实模特儿空间的黑,黑与白的对比只是相对的。在舞台美术的布景暗调子处理上,使用纯黑+普兰在灯光的照射下也泛白,就改用黑丝绒,可我们的绘图纸如何表现出这样的黑洞?其实黑与白只是一种感觉。强烈的感受需要我们改变以往的写生的办法,摒弃故有的脑子里的死的概念,用全新的思维,在结构意志的控制下,充分发挥我们自己的感触而凝注在笔端的力度,画出对象感受的神似。
不停地改变自己固有的观念,不断尝试新的绘画方法,千万不能为完成一幅作品小心翼翼的作业,完成作业不能成为我们目的的负担。不然,你将丢弃更多尝试的机会,千篇一律的重复自己的已知而禁锢自己思维的想象空间。
第2个回答  2013-09-20

  1.面的概念
  构成面的因素是点和线,有了点和线就可以构成面。任何数量的点和任何数量的线能连结成千变万化的面。
  无数的点的组合或无数线的排列的效果,在视觉上也成了面。
  2.面的形式
  在形体中,面的构成形式一般有以下四种:
  ①直线形平面。
  ②曲线形面。
  ③直曲形富于变化的面。
  ④组合成千姿百态的面。
  这些面的空间位置不同,面的形状、大小、角度等不同,决定着物体的形体。
  3.面与体
  四个以上的面的组合,则成为体。立体的物体都是由很多面的组合而成的。有什么样的面就能组合成什么样的体,所以面限制了体的形状。
  面的形状决定体的形状。
  面的比例、位置和朝向影响着体的形状。
  面的朝向与画者的视中线有着各种不同的倾斜角度。同样的面,它与视中线越垂直,它的面积越大,反之则越小,倾斜度也就越大。
  4.面上的光量
  面上的光量决定着物体调子的变化。同一个形体,由于面的性质不同,因而,它们受到光的照射不一样,就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调子。
  同样的一个面,它的各个部分与光的距离和角度不同,会产生出由浅到深或由深到浅的渐变调子。所以在画任何一个物体的任何一个面,包括背景或写生,面都有渐变的倾向。
  若想画好形体,必须认真地找出物体的各个面。
基本形体
  1.竖立观念
  素描的核心问题是物象的形体。在现实生活中视觉感受的物象形体是多样的,为有效地表现它们的真实感,首要的问题是必须采取正确的观察方法。我们在观察某一个物象的时候,应该撇开它的一般特征,有意识地用夸张的概括的手法,把它归纳成一个简单的基本形体。在素描过程中,头一个环节就是在脑子里竖立一个基本形的观念,利用这个基本形体帮助我们去理解和掌握物象的全局之后,然后才去考虑其他问题,这样塑造物象就方便得多。
  2.基本形体的类别
  任何物体的基本形体,不外乎立方体、圆球体、圆柱体、圆锥体,或棱柱体、棱锥体,或是介乎它们之间或是它们中的变形,或者是它们的组合。
  3.寓于基本形体之中
  最简单的基本形体能帮助你了解素描中一切物体形体的造型。很复杂的物体往往寓于最简单的基本形体的表达之中。在你遇到类似这些基本形的物体的时候,你便利用这些基本形体的原理去认识它们。你必须利用这些基本形体的观念,来培养你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4.认识基本形,运用基本形
  要想认识基本形,首先是要善于观察物体的基本形,观察的时候要整体,要简练还要综合,比如我们看到电风扇(座扇)时,去掉了不必要的细节,便感到它是个圆形,因为它的细节小而且特征不强烈,所以容易看到基本形。要是看到的是复杂的物体,就要认真观察,认真分析才能综合。如人物头像是非常复杂的,人们经多次艺术实践,艺术家们把人物头像比作蛋形。同时又根据每个人物头部特征不同,而把人头像分成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田”字形、“国”字形、“用”字形“由”字形、“申”字形等等。你所描绘的物体像还是不像,基本形就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因此,在素描中必须很好地抓住基本形,这是掌握形体感的一种可靠的方法。如果你抓不住基本形,哪怕局部画得再好也是徒劳的。这些细节将是孤立的,互相之间是不会协调的,总的形体是不会准确的。
  画家们在素描的时候,首先要把大体形(基本形)画出来以后,进一步就采用增加法,减少法,或是增减法同时并用所谓增加法就是针对对象的特征需要画出的只是基本形,还没有把对象凸出的东西画进去,就采用增加的方法。所谓减少法,就是把基本形画多了的那部分减去一些。增减法交错使用的机会最多。
结 构
  1.含义
  结构是指物体本身各部分的组合和构造,物体实际上都有着自己内部和外部的构成因素的和结构关系,它们各部分的互相连接,穿插和覆盖,决定着物体的形体。结构是任何物体的本原,是物体的本质因素,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结构是不变的。而光线是可变的,并且是带有相对的偶然性。如果光线起了变化,只是影响着物体的明暗、虚实等因素的变化,对结构并无影响,结构总是存在的。它始终保持着高、宽、深3度空间,永远能显示出物体的体积形式。所以,结构在素描造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图画纸上根据光源关系,正确地合理地画出物体的结构,也就能画出好的素描。如果对所描绘的物体不作结构的分析,不去了解它们的结构,无论用多么高超的技巧,也不可能画出它们的形体来。
  2.体积结构
  所谓体积结构,是根据物体的结构特征,概括、简化而来的各部分的几何体及其组合。
  有些内部结构复杂,而外表结构单纯的物体,可用基本的几何形体去概括它们的结构。这些形体都具有体积,而其体积是由面组成并且还受到面的限制。为了把形体看得见的那部分的面画得正确,必须对整个形体包括看不见的那些部分的面要有一个明确的观念,即把显示结构的部分画成透明的图形,使其在结构中不致产生错误。
  ①切挖结构。对物体切挖结构的练习,能培养我们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增强描绘形体的能力。
  ②轴心结构。对称着的物体有一根轴心线,各部分的基本形体都依这一根共同的轴心线组合而成。
  ③复合结构。是复杂的和不规则的组合形体,如建筑、动物、人物等等,用基本的几何形体去概括它们的结构。
  经过对物象的观察,对其结构进行分析,然后才有这些几何体的基本观念,便可以默写出它的任何角度。有了这样的造型能力,在写生的时候,就能主动地把握住各种形体结构复杂的物体。
  3.解剖结构
  解剖结构是指人物和一切动物结构,包括其生长规律,运动规律以及骨骼、关节、肌肉等组合。在分析解剖结构时,必须借助于体积结构对于面的分析,才能较快地把握对象形体的组合。
  禽、鸟是解剖结构比较简单的动物,骨骼是决定其形体的基础,其结构的核心是头和躯干,其主要不同之处是各个部分的特征和比例的差异。想要画好它的形体,就要抓住其骨骼的结构特征。
  禽鸟的头部与其身体大小比例虽不同,但都近似于卵蛋形,我国有“画鸟两个蛋”的口诀,可见有了这两个主要部位的几何结构,同时,掌握住其透视规律和动态,就可以画出任何动态来。
  人物画是素描的主要表现对象,而人体则是一个结构最复杂、最健全、最微妙的有机整体。因此,研究和掌握人体解剖结构,是培养素描造型能力过程中最重要的课题。
  当你画人物素描时,无论是画头像或是画人体,画个半身或是画全身的肖像,在下笔之前,你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人物解剖结构的观念。这样,你不但面对模特儿能够得心应手地将他顺利地画好,而且离开了模特儿也能默画出他们的形象特点,还能凭想象画出不同动态的人物画来。
  骨骼决定着人物的外形。人体是一个完整的肌体,分为头部、躯干、上肢、下肢四个部分。骨骼是人体固定的支架,这些骨骼决定着人物的比例和形状。骨胳的上面是肌肉和皮肤,骨骼靠近皮肤表外隆起的地方称骨点,它直接影响着身体的外形。瘦人和老人在这些部位更为突出,身体发胖的人在这些骨点处是凹形。又如,男女的躯体,在外形上之所以不同,是因为男性的骨骼、肩膀较宽,骨盆较窄,而女性的骨骼则相反。因此,如果把两种骨骼并列在一起,就能立刻知道,哪是男性的,哪是女性的。为此,要画好人物画,就必须认真学好人体解剖知识。
  利用几何结构。在学习理解人体解剖知识的过程中,要结合几何结构的学习。对于人物的解剖结构,除了注意人体的骨骼和肌肉的生长规律,他们的解剖特点以及透视的变化外,还要理解强调几何结构,用几何结构去表现。只有借用几何结构才能易于显示其不变的体积深度,然后才进行形体的真实造型刻画。
  头部。头部的骨骼是固定的。用几何结构去看时,就便于看出它的体积。它像6面体石膏模型那样有6个面,有顶面、底面、正面、后面和两个侧面。再具体地看顶面是个半凸起的球形,脸部是个楔形,正面看额面和颧骨呈扁平,额面向前突出,嘴巴像半个圆柱体,鼻子像个圆柱体,上部连在额面,下部连着嘴巴。最下面的下颌是个三角形,底面是个平面。侧面是颧骨凸起向后倾斜形成一定的角度。
  由脊椎骨连结着胸廓和骨盆,两大体块组成具有人体中最大的体积,是人体的主体,上由似圆柱体的颈与头部连接。臂和腿都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粗下细恰似圆柱体。两臂与肩连接,两腿与骨盆连接。躯干的运动都牵引着头、臂和腿,使全身产生着各种动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9-20
先定总共物体的长宽在打出每个物体的外形把所有物体的明暗交界线画出来,铺大调子依次对比着画收尾做各部分的比较调节
第4个回答  2013-09-20
小建议:研究结构,学习结构素描,以更好的造型,更准确的抓明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