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临终前说了什么?

如题所述

爱因斯坦的遗嘱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病逝。临终前,他很慎重地留下了遗嘱。他在遗嘱中说:“我死后,除护送遗体去火葬场的少数几位最亲近的朋友之外,一概不要打扰。不要墓地,不立碑,不举行宗教仪式,也不举行任何官方仪式。骨灰撒在空中,和人类、宇宙融为一体。切不可把我居住的梅塞街112号变成人们朝圣的纪念馆。我在高等研究院里的办公室,要让给别人使用。除了我的科学理想和社会理想不死之外,我的一切都将随我死去。”
这是爱因斯坦在最后时刻留给世人的嘱咐,丧事在没有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按平民方式静悄悄地进行。火化时只有儿子、妻子和遗嘱执行人纳坦、爱因斯坦最忠实的合作者杜卡斯等十二人在场。小教堂里一片寂静。没有奏乐,没有公共集会,免除所有宗教仪式,免除所有花卉布置及所有音乐典礼。
爱因斯坦是现代世界科学发展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巨人。“因为他对于科学的贡献,更加深刻地进入了人类思想基本要领的结构中”,早在1931年就被法国物理学家朗之万推崇为“在我们这一时代的物理学史中,位于最前列”、“现在是,将来也仍然是人类宇宙中有头等光辉的一颗巨星”、“也许比牛顿更伟大”的科学巨人。他的后事居然用这样低调的方式来处理,这无疑是他留给后人的一件特殊的礼物,也是一笔极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是一种有理智、有感情的动物,虽知“死后万事空”,但在临近死亡时,总难免百感交集,对“身后事”有着千丝万缕的牵挂。遗嘱纯属个人的要求和心愿。名人留下的遗嘱还有特殊的史料价值,是研究和解读名人的一把钥匙。爱因斯坦的遗嘱也是一把能开启他心锁的钥匙。
爱因斯坦的遗嘱是我所见到的名人遗嘱中最短小、最平实的一份,译成中文,连标点只有一百五十余字。令人感动和敬佩的是,在这样一份表示一生终结的文件中,竟没有一个字讲到自己的成就和贡献,也没有对后人提出任何希望或要求。这是一种忘我的境界。对别人、对社会各界,他却想得非常周到。为了不惊动社会,不打扰别人,他在遗嘱中不厌其烦地作出交代。从这里,我们看到这位人类科学巨星鲜为人知的精神世界,即使在生死关头他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理性思维和严肃的科学态度。他的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和无私的信念,和他在自然科学上的特殊贡献同样辉煌。
在这份遗嘱中,他惟一引为骄傲和自豪的是:“科学理想和社会理想不死”。什么是爱翁的社会理想呢?他在《我的世界观》中写道:“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他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种融人类和宇宙为一体的精神境界和以追求善、美和真为最终目标的理想。对我们来说,爱因斯坦的遗嘱就像他本人一样,是本深藏智慧和玄机的大书,一面可以明辨真假的镜子。有了这面镜子,我们就不会迷恋安逸和享乐的猪栏,就能不断拥有新的勇气去正视生活,去创造和追求真善美。这就是爱因斯坦遗嘱给我们的启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0

    1955年4月18日,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因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美国普林斯顿

    在爱因斯坦去世的前几天还录音对以色列广播,他说:“我们这时代最大的问题是人类分成两个互相对敌的阵营:共产世界和所谓的自由世界。由于“自由”及“共产”这两个词的意义对我很难理解,我宁愿用“东方”和“西方”的权力冲突来说,然而,这地球是圆的,这样“东方”和“西方”的真正精确意义也不能清楚。”

    爱因斯坦的生前不要虚荣,死后更不要哀荣。他留下遗嘱,要求不发讣告,不举行葬礼。他把自己的脑供给医学研究,身体火葬焚化,骨灰秘密的撒在不让人知道的河里,不要有坟墓也不想立碑。在把他的遗体送到火葬场火化的时候,随行的只有他最亲近的12个人,而其他人对于火化的时间和地点都不知道。

    爱因斯坦在去世之前, 把他在普林斯顿默谢雨街112号的房子留给跟他工作了几十年的秘书杜卡斯小姐,并且强调:“不许把这房子变成博物馆。”他不希望把默谢雨街变成一个朝圣地。他一生不崇拜人格化的神,也不希望以后的人把他当作神来崇拜。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自己不过是自然的一个极微小的部分”,他把一切献给了人类从自然界获得自由的征程,最后连自己的骨灰也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但是正如英费尔德第一次与他接触时所感受到的那样:“真正的伟大和真正的高尚总是并肩而行的”,爱因斯坦的伟大业绩和精神永远留给了人类。

    爱因斯坦于1955年逝世后,人们对其脑部拍摄了照片。通过对这些照片的研究,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的人类学家迪恩·福尔克(Dean Falk)发现,爱因斯坦大脑皮层可能有十几个与常人有异的细微之处,这些区别也许就是爱因斯坦能以全新视角诠释物理学的原因所在。福尔克博士的研究成果也许可以向我们表明,脑部是如何影响这个20世纪最著名智脑的思维活动的。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是著名的德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思想家及哲学家。因为“对理论物理的贡献,特别是发现了光电效应”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创立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振动的粒子)——不掷骰子的上帝。他创立了代表现代科学的相对论,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物理学家。1999年(己卯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1955年4月18日凌晨1点10分,助理护士发现爱因斯坦呼吸困难。她想请医生来,便向房门走去,突然听到爱因斯坦用德语说了几句话,但护士只能听懂英语,便走近床前。就在这一瞬间,他深深地呼吸了两下,便溘然长逝了。时值凌晨1点15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6-08-22
他说,银河系里没有生命
第4个回答  2019-04-15
爱因斯坦临终前说了一些关于亲切的话语。他是凌晨一点十五分临的,十分疼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