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法三章、三顾茅庐的故事梗概

短一些!不要太长啊!

约法三章
公元前206年,刘邦进咸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张良等人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随即还军霸上。为了取得民心,刘邦向关中的父老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应该全部废除。现在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 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三顾茅庐
汉末,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第三次访诸葛亮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23
约法三章
故事简介
秦朝灭亡之后,刘邦领兵冲进了秦朝的国都咸阳城,开始大肆掠夺财富,贪图享乐,弄得咸阳城混乱不堪。
好在没过多久,刘邦手下的大臣都劝他不要如此,不要效仿已经灭亡了的秦朝,刘邦这才幡然醒悟,下令让所有人放回财宝,退出咸阳城。
而于此同时,刘邦还宣布了三条发令,这会是怎样的发令呢?

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敦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第2个回答  2017-12-26
约法三章
公元前206年,刘邦进咸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张良等人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随即还军霸上。为了取得民心,刘邦向关中的父老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应该全部废除。现在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分别是:1.杀人者要处死 2.伤人者要抵罪 3.盗窃者要判罪”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 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三顾茅庐
汉末,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诸葛亮。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第三次访诸葛亮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第3个回答  2015-08-22
刘备投奔刘表就表给了他1000人马,让他座谈,贼心眼。刘备把他留下来打老母是吓唬啥,等到他博望徐鞋子先在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