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和关中文化

中原文化和关中文化的相同处和不同之处,麻烦写一篇分析的小文章。

关中当然属于中原。

中原,是一个文化区域的范畴,对应着河西、西域、塞外、江南、岭南的文化语意,和如今的行政区划、地理区划是不一样的。很多人都容易混淆它们之间的概念和关联。

关中,在文化区划上属于中原文化区;(中原文化区的核心是以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的,而非单一的河南,某省人狭隘到如此地步!)

在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上属于西北地区;

在地理上属于华北地区或北方地区。

其实,多看些古籍就知道真正的中原有多大了!

《诗经小雅》:”漆沮之从,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漆沮,即关中北部二水之名,最早的“中原”源于此)


明 缪希雍《葬经翼》:“关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龙首也。”

隋 王通《中说》:”夏都安邑,汤都亳,周都雍洛,皆中原之囯也。“(雍,即雍州、关中)

宋 谢采伯《密斋笔记》:“关中,中原一大形胜之地。”

宋 薛季宣《浪语集》:“论中原形势,常以关中为诸夏首。”

宋 李纲《永乐遇》:“五陵萧瑟,中原杳杳”(五陵即五陵原,在今西安北)


宋 陆游《桃源忆故人》:“中原当日三川震,关辅回头煨烬。”(三川,即陕西泾渭洛三条河流,关辅即关中的别称)

宋 陆游《北园杂咏》:“扬鞭大散关头日,曾看中原万里春。”(大散关,即关中大散关)

宋 陆游《书感》:“登高望中原,气已吞雍雒。“(雍乃雍州,即关中;雒为雒阳)

宋 邵雍《梅花诗》:“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

宋 胡宏《碧泉九日有感》:”正恐中原消息断,问谁曾到五陵间。“


元 方回《瀛奎律髓》:“金陵可以北望中原唐都长安,故太白以浮云遮蔽,不见长安为愁焉。”

明 何乔远《名山藏》:“陕西三鎭,中原门户也。”(三镇为延绥、宁夏、甘肃三边镇)

明 冯琦《观灯篇》:“长安正月旋玑正,万户阳春布天令。新岁风光属上元,中原物力方全盛。”


明 李攀龙《登太华山绝顶》:“太华高临万里看,中原秋色更漫漫。”(太华即陕西华山)

明 徐贞明《西北水利议》:“今河自关中以入中原,合泾、渭、漆、沮、汾、沁、伊、洛、涧及丹、沁诸川数千里之水。”

清 王猷定《四照堂诗文集》:“以通漕实关中,为经理中原之首”。 


中原文化区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即河南中北部、陕西关中、甘肃陇东、山西晋南以及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的一小部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29
关中文化与中原文化差异(浅议) 在关中大地获益有四、五年,最美好的青春给了古城,深深的那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感已经浸入骨髓。苦涩与美好都已成往事云烟,五千年辉煌的见证依然在继续;站在现代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去对比,会发现很多有趣味的脉络,中原文化与关中文化的对比,用现代新思维去理解,也许可以有一些全新的收获!中规中距演变更加开放秦人是安于小富即安的,所以拥有中国最丰厚的历史人文积淀和最优质的强势现代教育资源的陕关大省,并没有太过强亮的声音,也许有人会说是历史的拖累,让他现代的头髅无法昂起,那只能说你不了解这片土地,说关中地区是仅次于北京的现代科技、经济、文化知识的新型集散地毫不为过,包容的文化可以和任何可以融合的文化融合,古老的护城河千百年来轮回的流淌,古色古香的钟鼓楼,置身其中如同返古的书院门一条街,无不向世人强势的证明着这一点。以西安为中心、为代表的关中地区,给很多外地人的印象是中规中距,虽然近些年来,市场经济的冲击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关中人的行为方式,但传统的惯性还依然清晰的被验证着。硬件上古城横纵分明的城市格局是最大的证明,深层次的是人的思维,早有耳闻,老陕们有“陕西女子不外嫁的说法”,身边的一些陕西小青年,走出关中的意识也都不是很强,不像中原地区,几乎是全家出动下江南,也许是觉得故乡有很多骄傲和辉煌,就不愿意出走他乡,但据官方数字统计,陕西每年出走的毕业生众多,留下来发展的占少数;这里除了历史原因以外,应该还和当地的地理位置和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有很大的关联!近些年来,官方也在人才已近机制和经济体制上作了很多调整,中规中距和有点封闭的发展格局打破了,开放的关中每一年有很多国际型、大区域覆盖的定期大型会议,都定点古城西安,以文化为城市名片,谋求开放大发展,必将迎来古城更加辉煌的明天!漫无章法到计划型发展关中人中规中距的享受着那份继承者的悠闲生活,中原人到了近些年,可就没那么幸运,在中原地区的很多农村,除了腊月、正月,老少可以共欢以外,平时的日子里,青壮年劳力出走打工的占据大多数,以至于每年年底和年初的招工高潮期,许多广东、深圳、浙江一带的工厂、企业都在中原地区的一些县、乡专门设有招工办事处,这道独特的风景,随着东南沿海用工危机的高涨也有愈演愈烈的势头,更有甚者,出国务工的中原子弟也在近些年多了起来,随着国际贸易的繁荣,国际间的劳务输出也逐渐的多起来,日本、韩国、马来等中亚国家为最多,工种多是在输入国相对低端的体力劳动产业,因为存在经济发展上的差异,所以输出人员的收入都相对国内十分可观,这也使很多中原青壮年趋之若鹜。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后,对中原地区能够有代表意义的城市应该是郑州,作为中国内地人口最多,从农业大省转型的大省,郑州越来越展现她吸引人的一面,几个开发区的大手笔、标志建筑,都验证着一个新兴城市的王者风范,在国家中原崛起的大背景下,郑州的步伐飞速,让很多对河南有偏见的外省人刮目相看,快速发展的背后,应该也有其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原因。整体来讲,郑州的城市规划是有点漫无章法的,近几年的郑东新区、郑州高新区除外,老城区的街道和建筑很难看出有规划的痕迹,和前面所说的西安相比,截然相反,许多刚到郑州的朋友,都对出门坐车心存恐惧,横七竖八的交通线,有点雷同的街道,巨大的城区,这些因素都造成了他比较欠妥的发展现状,这几年老城改造也投入了很大的人力、财力,一个复合型的大型物流集散地、大型的多元文化集散地正在中原地区形成,众多国际财团的投资足可以验证这一点,在计划中稳步高品质发展,因该是这个在中原地区有代表性的城市应该遵循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