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黑色焦枯病毒病是怎样传播和防治的?

如题所述

发生危害:甜菜黑色焦枯型病一般发生在甜菜生长的早、中期,使叶部光合效率明显下降,导致甜菜块根瘦小、维管束不同程度的褐色坏死,含糖量极度下降,可低至2.81%,叶片和块根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水溶性钙和有效锰(N、P2O5、K2O、Ca和Mn)的含量均显著大于正常植株的含量,从而使病株的有害灰分和有害氮成分大量增加。

1993年在宁夏芦花乡随机抽样调查了38块甜菜地,发生焦枯病的地有12块,占总调查数的31.6%,其中重病田3块,中度田3块,轻病田6块,分别占总调查的8%、8%、15.6%。重病田几乎绝收,中度田产量损失近半,含糖量相当低。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甜菜焦枯病常同丛根病、根腐病混合发生,造成大片甜菜死亡。宁夏银川、平罗、青铜峡三糖厂原料区均有焦枯病发生,发病面积逐年扩大,发病程度不断加重,许多甜菜种植面积近万亩的乡镇、农场近几年因甜菜焦枯病等病的发生,目前种植甜菜不足千亩。此病对农民种植甜菜的积极性影响很大,使糖厂的原料供应受到威胁。

1995年对新疆石河子的甜菜种植区的调查,143团、153团及沙湾乌拉乌苏乡的3500余亩甜菜中有3/4发病率为20%~38%,其余1/4发病率为50%左右;最为严重的143团有300亩、152团有400亩发病率达80%~90%。所见到的病株内层嫩叶片多为大块黑色焦枯斑,外层叶片呈黑色焦枯坏死,块根小而且维管束有不同程度的褐色坏死。经检测,感染黑色焦枯病的甜菜根含糖量仅为2.81%,从而导致病株的含糖量极度下降,而有害成分和有害氮成分大量增加。

传播方法:汁液传,自然条件下通过真菌以体表带毒方式进行传播。

传毒介体:甘蓝油壶菌Olpidium brassicae。

自然寄主:自然条件只侵染甜菜Beta vulgaris。

寄主范围:汁液接种可侵染4科16种植物。在苋色藜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昆诺藜C.quinoa、墙生藜C.murale、菠菜Spinacia oleracea、番杏Tetragonia expansa、豌豆Pisum sativum上产生局部坏死斑;低温(18℃~20℃)条件下,可以系统侵染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在接种叶和上位叶上产生亮黄色褪绿斑,在上位叶上形成轻度花叶和皱缩。在番茄Lycopersicum esculentum、莴苣Lactuca sativa、洋酸浆Physalis floridana、烟草Nicotiana tabacumcv.‘White Burley’‘Samsun’‘SamsunNN’、心叶烟N.glutinosa、黄花烟N.rustica上为无症侵染。

病害与环境及流行:甜菜黑色焦枯病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发病情况差别很大。病害的发生还与甜菜品种和土壤状况有较大关系,即相同外界环境条件下,甜菜品种不同,发病情况不同;相同品种,地块不同,发病情况亦不一样;既有随机分布,也有全田植株普遍发生,甚至还有同穴两株,一株发病另一株不发病的现象。因此看不出典型的发病中心或缓慢扩散趋势。

在一般气候条件下,从甜菜播种到5月下旬6~8片真叶前,甜菜地上部分无异常表现,5月末6月初,重病田甜菜生长异常,病株生长缓慢,叶片呈土黄色,焦枯叶片开始出现。6月中旬,健康甜菜已封垄,而病田植株仍然很小,不封垄,出现死苗现象,7月中旬重病区甜菜多数死亡,未死的病株,新生叶片小而薄,直立黄化,但很少再发展为黑色焦枯。轻病田发病稍晚,病株矮化不十分明显,但后期出现黄化现象,块根瘦小。若5月气温偏高,整个发病过程都将提前。

病害的防治:各种防治技术,包括抗病品种,和脱毒、繁殖无病毒苗木技术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