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号是怎么封的?

为什么是汉武帝、汉景帝,唐太宗、唐高宗,乾隆、康熙?每过一个朝代就不一样了?

简单的谈谈中国古代帝王称号的演变。

我们称呼夏朝的君主时,一般采用的是朝代名+君主名。比如夏启、夏桀等。也有采用朝代名+王+君主名,如夏王太甲。或者采用帝+君主名这种形式,例如帝启、帝相、帝不降等。

商朝时期,君主的名号喜欢用帝+帝号来命名,如帝外丙、帝仲壬、帝太甲、帝沃丁、帝小庚、帝小甲、帝雍巳、帝太戊等等。比如大家熟悉的商纣王,就叫做帝辛,其实纣王是姓子名受。纣是周朝追谥的谥号。

周朝开始采取谥号,天子和诸侯死后,由后任君主和大臣根据其生平事迹拟定一个谥号。如周文王、周武王、齐桓公、鲁庄公等。

秦国统一六国后,秦始皇认为谥号是以下议上,以臣议君,所以禁止采用谥号,自称始皇帝,后者称二世、三世乃至万万世。

汉朝建立后,恢复了谥号的做法。汉武帝的谥号就是“武”字,也称做“孝武皇帝”,汉武帝的庙号是世宗,全称应该是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但是在汉朝的时候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只有有突出贡献者才会有庙号,所以这时一般以谥号来称呼某位皇帝,如汉文帝、汉景帝、汉宣帝、汉昭帝。

一直到隋朝时,皇帝的谥号都不太长,一般都是一两个字。所以,我们称呼汉朝至隋朝的皇帝,一般都是称呼其谥号最方便,如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吴大帝(孙权)、汉昭烈帝(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到了唐朝,由于唐朝皇帝的谥号取得越来越长,称呼起来很不方便,加上,自唐朝开始,每个皇帝都有庙号,所以这时以称呼其庙号比较方便。如唐高祖、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等等。

唐朝皇帝的谥号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武后:则天顺圣皇后
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
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所以又叫做唐明皇)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
顺宗: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
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
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18字)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
哀帝:昭宣光烈孝皇帝(后唐明宗追谥)

可见,唐朝皇帝的谥号普遍很长,唐宣宗的谥号更是长达18个字。宋朝皇帝的谥号更是普遍达16个字之多。

宋朝皇帝的谥号
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太宗:神功圣德文武皇帝
真宗: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英宗: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神宗: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钦宗: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光宗: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宁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元朝皇帝的谥号虽然也较长,但是比唐宋皇帝相比则短了许多。比如元太祖成吉思汗的谥号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元世祖忽必烈的谥号为“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自汉孝武皇帝创建年号以来,历朝历代皇帝都有年号,新皇即位都必须要改年号,即改元。到了明朝,延至清朝,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只用一个年号,所以可用皇帝在位期间的年号来指称该皇帝。比如洪武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康熙皇帝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明朝皇帝的谥号又延续了宋朝之风,普遍17个字。

明朝皇帝的庙号谥号:
洪武帝: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21字)
建文帝:恭闵惠皇帝
永乐帝: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洪熙帝: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
宣德帝:宣宗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正统帝: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
景泰帝:恭仁康定景皇帝(无庙号)
天顺帝: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英宗复位改元)
成化帝: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
弘治帝:孝宗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正德帝: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嘉靖帝:世宗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
隆庆帝:穆宗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
万历帝: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天启帝:熹宗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崇祯帝:庄烈愍皇帝
与前代相比,清朝的谥号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清朝诸帝庙号谥号:
太祖: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努尔哈赤)--25字
太宗: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皇太极,在位期间年号为天命、崇德)
顺治: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康熙: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雍正: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乾隆: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嘉庆: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道光:宣宗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咸丰:文宗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
同治:穆宗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
光绪: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宣统:无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8
中国古代,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和庙号联系在一起,比如汉高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谥号,乾隆皇帝就是年号。一般最早的皇帝谥号用得多,后来庙号多,明清则往往年号更深入人心。

夏商时代的王没有谥号,往往直呼其名,他们的称呼多数用干支,例如太甲、孔甲、盘庚、帝辛,这究竟是排行还是出生年份,现在也众说纷纭,我们还是不要去管他。谥号是周朝开始有的,但周文王、周武王不是谥号,是自称,昭王穆王开始才是谥号。

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吧。象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献帝、顺帝,那就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嘲笑了。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谥号是周开始的,除了天子,诸侯、大臣也有谥号,但我这里是专讲皇帝天子的。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于是废了谥号,从他这个始皇帝开始,想传二世、三世以至无穷,可惜只传了二世。汉代开始又实行了。汉倡导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有个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献。汉献帝是他死去之后曹魏给他加的谥号,他做皇帝的时候没有这个叫法,三国的文艺里在他做皇帝的时候就把他叫做献帝,那是胡说八道,难道献帝未卜先知,早就知道他会把皇位献出来?

按照周礼,天子七庙,也就是天子也只敬七代祖先,但有庙号就一代一代都保留着,没有庙号的,到了一定时间就“亲尽宜毁”,不再保留他的庙,而是把他的神主附在别的庙里。庙号就是祖啊宗啊的称呼,一般祖的档次比祖更高些。起初,有庙号的皇帝不多,例如两汉,刘邦是高祖,刘秀是世祖,别的就没什么庙号了。这个祖,和欧洲尊某皇帝为大帝一样,一定要有特殊的功绩才行,一般往往都是开国皇帝。但也有滥封的,曹魏时,曹操是太祖武皇帝,曹丕是世祖文皇帝,曹睿活着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自称烈祖明皇帝,很被后世嘲笑。

一般庙号叫高祖或太祖都是开国皇帝,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铁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尔哈赤,叫世祖的往往是完成统一的,如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福临,刘秀也是靠自己重新建立一个王朝的,所以也是世祖,朱棣和他们差不多,所以叫成祖,另外玄铧被叫做圣祖,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年号也不是一开始都有的,汉朝初期就没有,后来才开始出现,而且皇帝一般都喜欢换年号,好事坏事都要换,有的几年换一次,偶有的一年要换几次,一般朴素务实的皇帝年号换得少,爱标新立异的年号换得多,比如唐太宗一直用贞观,玄宗也不大换,而武则天就特别喜欢改年号,一般年号是两个字的,她还用过四个字的。

本来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是都有谥号,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从唐开始就谁都有庙号了,所以人们习惯称庙号。明清两代的皇帝一般一个年号用一辈子,所以人们习惯称他的年号,这里面只有明英宗用过两个年号,因为他被瓦剌俘虏去,代宗即位,他被放回来后成了太上皇,在代宗病重时他发动政变重新做了皇帝,所以有两个年号。另外同治原来的年号叫琪祥,是肃顺他们拟的,不久慈禧发动政变,杀了肃顺,年号改作同治,原来的年号没叫开,人们都习惯地称同治帝。

有时候,不做皇帝的,死后给尊为皇帝,如曹操、司马懿父子,还有一个是多尔衮,他手握大权,死后被福临尊为成宗义皇帝,但那是权宜之计,不大一个月,福临囚禁了多尔衮的兄弟阿济格等人,然后宣布多尔衮有篡逆之心抄了他的家,成宗义皇帝的称呼自然也没了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周公旦和姜子牙有大功于周室,死后获谥。这是谥法之始。《周礼》说:“小丧赐谥。”小丧,死后一段时间。《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也。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出于人。”

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

谥号来自于谥法。谥法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的字,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属于批评的有:炀、历、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

如,楚怀王的“怀”表示“慈仁短折”。前者称为上谥、美谥;中者称为下谥,恶谥;后者称为中谥。一九二六年六月,著名学者王国维自沉身亡,溥仪“诏”谥“忠悫”,墓碑上刻着“王忠悫公”。悫:诚实。陈寅恪在其碑文中说:“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惟恐思想不自由,是王国维寻死的主要原因。这是中国谥号制度的终点。

恶谥是后来才有的——人们渐渐觉察到,有些帝王大臣不是好人,有一些还很可恨。周厉王在“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他是一个贪婪的君主,“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后来死在了那里。《召公谏厉王弥谤》是先秦历史散文名篇,选进了多种课本。本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厉王的专制残暴。

隋炀帝的“炀”表示“好内怠政”、“外内从乱”,是他被缢杀当年,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加的。

始皇倨傲废谥法

秦代皇帝嬴政看到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就将“皇”、“帝”连起来开始称“皇帝”。“皇帝”比上谥更加溢美,所以历朝最高统治者欣然接受。西汉又恢复了谥号。

谥号的字数,从一个字开始,发展到后来用好多个字,简直成了褒义词堆砌。武则天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即自己定谥的先例。其实质由客观地评判变成了一味地溢美,字数的增加是溢美程度的发展。唐代对殁世皇帝简称谥号。明朝皇帝谥号十七字。清朝皇帝谥号为廿一字。字数这么多,当然就无法当名字叫了,只是在特定场合用。
第2个回答  2013-09-08
好像明朝以前的皇帝都是后人以他的谥号称呼的,比如,武帝(宗),文帝、高宗,等等!这些都有重复的,明朝的皇帝,大多以他的年号来称呼,因为他们的年号都比较用得久。比如洪武帝、嘉靖帝等等,传说明世宗嘉靖帝应为陶天师的策算“两龙不相见”,因此嘉靖帝怕自己的儿子挂掉,所以一直不和儿子见面。搞得像仇人一样,他的儿子裕王当上皇帝后,为了表示庆祝,把自己的年号定为隆庆,言外之义就是隆重庆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