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成型机的原理是什么?

如题所述

将施胶的纤维浆料铺装成具有一定尺寸规格和密度的纤维板坯的机械。是纤维板生产过程中的主机之一。

湿法纤维板成型机分长网成型机、圆网成型机、无网成型机3种,常用前两种。干法纤维板和中密度纤维板生产中常用的为降雪式(重力沉降式)和真空气流成型机。

长网成型机

其工作原理是,将一定浓度的浆料(浓度约0.6~1.3%,视产品品种和质量要求不同而定)均匀引流到网上,先经重力脱水,再经过真空脱水,将浆料中大部分水分脱去,纤维相互交织,留在网上形成湿板坯,随后经过压榨脱水,经横截锯和齐边锯截断和齐边,成为一定规格的板坯。成型机上脱出的废水一般称为白水。

长网成型机主要结构如图。在湿法纤维板成型机中,主要通过控制浆料浓度和流量来保证板坯的厚度和均匀度。在浆料上网以前,流经浓度控制器(稀释)、高位槽、网前箱,形成平缓无湍流的料流,具有均匀的浓度和流量。生产具有装饰表面的特种纤维板时,可以增加一个辅助网前箱,在板坯表面铺上一层细浆、漂白浆或染色浆。

网案包括胸辊、案辊、滤水网和紧网、调网装置。滤水网承托浆料,要求有一定的滤水性,同时还兼作板坯的传送带和胸辊和伏辊的传动带,因此还要求有一定的强度和耐磨性。滤水网有铜网和尼龙网两种。铜网用磷青铜丝和含锌黄铜丝经、纬编织而成。为了节省有色金属,大部分成型机上已改用尼龙网。影响滤水网滤水性能的主要指标为网目数,根据产品、浆料的滤水度和网速的不同而选择。网目数过高,滤水太慢,影响脱水。网目数过低,滤水太快,影响纤维交织,小纤维流失量也多。调网装置的功能是防止网带的跑偏,保证网带平稳的运行,提高网带的寿命。

真空脱水装置主要包括真空箱和真空皮带,真空箱的数目根据长网成型机的生产能力而定。真空脱水消耗功率大,对网的损伤也较大,所以小型的抄速较低的长网成型机有时不采用真空脱水装置。

压榨部分由预压辊、伏辊、加载装置组成,旧式长网成型机采用杠杆—重锤加载装置,新式的采用液压加载装置。预压辊和伏辊的压榨力是逐渐提高的,伏辊位于压榨部的最末端,具有最高的线压力,一般为70千克/厘米左右。通过压榨后板坯含水率可以达到62~66%。

齐边和横截锯一般采用无齿圆锯片,也有采用高压水流切断的,但高压水流切断后板坯边缘的含水率略有增加。横截锯的运动方向和板坯的传送方向倾斜一个角度,使横截锯和板坯的合成运动垂直于板坯纵向方向,保证横截锯的锯路与板坯纵向边垂直。

为适应产品厚度和工艺条件的变化,长网成型机的网速应可以调整,常采用整流子电机调速传动。

圆网成型机

该机结构较简单,占地面积也较小,但是成型后的湿板坯展平后板坯的纤维交织结构受到损坏。抄造特种断面的纤维板板坯,如瓦楞形纤维板,圆网成型机有独特的优点。

降雪式纤维成型机干法和中密度纤维板生产中,早期采用降雪式纤维成型机,纤维靠重力自然沉降铺装。纤维经松散后抛向水平运输带,形成板坯。为了平整板坯和控制厚度,成型带的上部有扫平辊。该机铺出的板坯蓬松,强度差,不利于板坯输送和预压,特别是生产厚板时,几乎无法预压,成型速度也受到限制,生产率较低,已较少采用。

真空气流成型机

靠调整纤维和空气的混合浓度和流量以及扫平辊的高度来控制板坯的厚度。纤维在真空负压作用下成型,沉降速度快,成型速度和生产率均较高,中密度纤维板的成型均采用此类成型机。真空气流成型机的性能除需保证板坯的均匀性和计量的正确性以外,还必须注意减少纤维和粉尘对环境的污染以及防火防爆问题。各国在气流成型机发展中十分重视监测仪表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智能化的成型—热压自动控制生产线已用于工业性生产。

纤维分离

用机械或化学机械方法将木材或其他植物纤维原料,分离成单体纤维或纤维束的工艺过程。要求分离后的单体纤维和纤维束具有一定的表面比和长宽比,使纤维间有良好的交织性能,在降低能耗基础上要求纤维保持固有的强度和获得较高的纤维得率。纤维质量,不仅影响纤维板生产过程的成型、热压工艺,而且也影响纤维板产品质量。纤维分离的方法大致分为机械法、化学机械法、爆破法和热磨法四大类别。中国纤维板生产的纤维分离方法,主要是采用热磨法。

机械法

将纤维原料预先用水浸泡或不经浸泡,依靠机械力的作用使之分离成单体纤维或纤维束。又称纯机械法。根据原料形态不同,机械法又可分为磨木法和木片磨木法。纤维板工业常用的是木片磨木法,又称高速磨浆法,以木片或经切碎的植物纤维茎秆为原料。原料直接或预先经热水浸泡或用饱和蒸汽加以汽蒸,而后送到磨浆机进行纤维分离。该法常见的设备有盘式磨,即圆盘磨浆机。圆盘磨浆机有单圆盘磨浆机和双圆盘磨浆机(又称高速磨浆机)。木片磨木法适应于各种原料的磨浆,纤维浆料色泽较淡而均匀,纤维的分离度较高,损伤的纤维量也比木段磨木机少。另外还有已不多见的荷兰式打浆机、锤式打浆机等。这两种方法,原料只经过初步水浸处理,虽然得率较高,但耗电量较大。

化学机械法

将原料预先经过化学药剂处理,使其内部结构,特别是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受到一定程度的软化溶解和破坏,再通过机械力作用使之纤维分离。这种方法对于处理硬阔叶树材和禾本科植物纤维类原料较为理想。化学处理常用的化学药剂有亚硫酸钠、碳酸钠、苛性钠、石灰等。处理方法有药剂浸渍法、药剂液相蒸煮法和汽相蒸煮法等。化学机械法分离纤维,不仅要消耗大量的化学药剂,而且会产生大量的废液,污染水质和环境。这种方法对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溶解和破坏较为严重,并影响纤维得率。此外,还要考虑设备的防腐问题。防腐办法,一般将设备内衬涂防腐涂料或用不锈钢制作,也可在原料中加入适量的碱性化学药剂,以中和木材水解所产生的有机酸。在纤维板工业上已很少采用这种分离纤维的方法。

爆破法

该法是1924年由美国人马森(W.H.Mason)在里曼(Lyman)1858年专利基础上改进而成的纤维分离方法,故称为马森奈特(Masonite)法。该法是将原料放入一个高压容器中,在高温高压瞬间处理。预先在1.0~4.0兆帕蒸汽压力下处理15~40秒,再在7.0兆帕蒸汽压力下处理4~5分钟,使木质素软化和碳水化合物部分水解,然后迅速打开阀门降压,使木片爆破成棉絮状的单体纤维和纤维束。这种分离纤维的方法使木材可溶成分尤其是半纤维素大部分溶解。一般的纤维得率仅为70~80%,所解离的纤维浆料颜色呈褐色。但该法可促使纤维的可塑性增大,有利于提高纤维板产品的耐水性和尺寸稳定性。爆破法在高温高压状态下工作,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操作技术要求十分严格,这也是影响该法推广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热磨法

又称热力机械磨浆法。该法是将原料用热水或饱和蒸汽在特定温度和压力范围上进行软化处理。所采用的机械设备因由原料软化蒸煮部分和解纤部分组成整体,故称热磨机。该机是1931年由瑞典阿斯普伦德(A.Asplund)发明。预先将原料在蒸汽压力0.6~0.8兆帕(约150~180℃)条件下处理2~5分钟,使木片胞间层的木质素软化,再通过螺旋进料装置将软化了的木片送入磨浆机磨室体内进行机械分解。这种方法特点是:使胞间层及细胞壁的木质素软化或部分溶解,不仅缩短软化时间,而且软化处理效果也较理想;动力消耗比纯木片机械磨浆法要小;所分离的纤维具有柔韧性,纤维的破坏也较少。故用此法制得的纤维浆料所压制的纤维板产品,其物理力学性能均很理想。这种分离纤维的方法在世界纤维板工业上应用十分广泛,如阿斯普伦德(Asplund)法的PSDR型热磨机(见图);BAUER法(高速磨浆法)的PDDR型热磨机;中国纤维板工业普遍采用的纤维分离机如QM型、KG型、XR型等分离纤维设备,均为该类型的热磨机。(见热磨机)(王天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