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变质岩类

如题所述

(一) 概述

由动力变质作用 (dynamic metamorphism) 形成的岩石称为动力变质岩。动力变质岩具有下列一些特点,可作为识别断裂构造和韧性剪切带的标志。

1) 动力变质岩呈线状分布,产于断裂带和韧性剪切带中,也称为断层岩 (fault rock) 。

2) 产于断裂带的动力变质岩以脆性破裂为主,具碎裂结构,岩石无定向或弱定向,面理不发育。在地貌上形成洼地。

3) 产于韧性剪切带的动力变质岩以塑性变形为主,具糜棱结构,其显著特征是具有明显的面理和线理构造。

4) 由于动力变质带是地壳相对薄弱地带,因此,沿区域性动力变质带往往有线状展布的岩浆岩活动; 地理变质带又是流体活动地带,所以常伴随有蚀变和矿化现象。

(二) 动力变质岩类型

有关动力变质岩的研究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Sibson (1977) 把动力变质岩分为碎裂岩系列和糜棱岩系列。前者以脆性变形为主导,后者以塑性变形为主,它们分别代表了地壳浅部断层带和较深部剪切带的产物。

1. 碎裂岩系列

碎裂岩系列是在脆性状态下,经动力变质作用,发生不同程度的破碎、粉碎、研磨所形成的变质岩。其特点是以脆性破裂为主,无或弱定向分布,无或很少重结晶作用。按碎裂程度和结构构造特征划分,并借助沉积岩粒级分类,将碎裂岩分为构造角砾岩、碎粒岩、碎粉岩、断层泥和玻化岩。

(1) 构造角砾岩 (Breccia)

构造角砾岩具有碎裂结构、角砾状构造; 角砾以岩石碎块为主 (>30%) ,角砾大于2 mm,角砾为仍保持原岩特点的岩石碎块; 基质由细小破碎物 (碎基) 和铁质、钙质、硅质组成,基质细小碎块为同成分角砾的变质岩。若碎块定向性强,可称为构造透镜体或构造砾岩。

角砾岩种类很多,如不整合形成的底砾岩、火山角砾岩、同生角砾岩、石膏角砾岩、岩溶角砾岩等,在野外注意区分。区分标志是角砾与围岩是否同源、是否顺层、有无摩擦搓碎现象等。

(2) 碎粒岩

是断层两盘研磨得更细的断层岩,组成碎粒岩的原岩岩粉或细粒,或是原岩的矿物碎粉。碎粒物质杂乱分布,基本无定向显示。碎粒岩中,如果残留一些较大矿物颗粒(0. 1 ~2 mm) ,则构成碎斑结构,叫碎斑岩。

(3) 碎粉岩

是岩石研磨得颗粒极细、粒度比较均一的岩石,一般颗粒 <0. 1 mm,无定向分布特征。

(4) 断层泥 (gouge)

如果岩石在强烈研磨中成为泥状,单个颗粒一般不易分辨,而且较大的碎粒 (块)含量有限,这种未固结的断层岩称为断层泥。断层泥的构造特征研究主要可以用来判断断层的活动性质、活动方式、活动期次、古地震标志等,对工程稳定性评价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5) 玻化岩 (pseudotachytite)

最早由 Shand (1916) 提出,用于描述南非 Parijs 地区由冲击作用形成的呈脉状的暗色隐晶质岩石。这种岩石一般颜色较深,常呈灰色或黑绿色。玻化岩是岩石在高应变速率(由地震或冲击作用引起) 下,沿断面快速滑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构造岩。

2. 糜棱岩系列

以塑性变形为主,其显著特征是具有明显的面理和线理构造、糜棱结构或变余糜棱结构。根据残斑、基质含量和重结晶程度分为糜棱岩、千糜岩、变余糜棱岩等类型。

(1) 糜棱岩 (mylonite)

糜棱岩的重要特征是具流动构造,矿物经受了塑性变形,并由塑性变形导致明显的重结晶及强烈的优选方位。糜棱岩通常具有以下 3 个特点: ①粒径减小; ②出现在较窄的带内; ③出现强化面理 (流动构造) 和 (或) 线理。

糜棱岩具有糜棱结构,定向构造; 残斑通常呈眼球状、透镜状,常发育波状消光、变形纹、变形条带,扭折带等变形构造; 基质主要由亚颗粒和细小的重结晶颗粒组成,常呈带状围绕残斑分布,显示塑性流动现象。根据残斑和基质含量关系,糜棱岩进一步划分为初糜棱岩 (基质含量 < 50%) 、糜棱岩 (基质含量在 50% ~ 90%) 、超糜棱岩 (基质含量 >90%) 等 3 类。从初糜棱岩到糜棱岩再到超糜棱岩,反映随着变形增强、粒度减小的趋势。

按原岩类型又可分为钙质糜棱岩、长英质糜棱岩、闪长质糜棱岩、辉长质糜棱岩和橄榄质糜棱岩等。按变质程度可分为低绿片岩相糜棱岩、高绿片岩相糜棱岩、低角闪岩相糜棱岩、高角闪岩相糜棱岩、麻粒岩相糜棱岩等。

(2) 千糜岩

千糜岩 (phylonite) 是糜棱岩、超糜棱岩具有千枚状构造的变种。重结晶作用明显,基质中富含水的片状或纤维状矿物,如绢云母、绿泥石等,使岩石呈现丝绢光泽,外貌形似千枚岩。

(3) 变余糜棱岩

变余糜棱岩 (blastomylonite) 是一种完全重结晶的糜棱岩。不仅基质已重结晶,残斑也完全重结晶,具有明显的变晶结构,以至于原有的糜棱结构难以辨清。变余糜棱岩主要是构造期后静态重结晶及生长作用显著,重结晶的颗粒带呈规则的多边形状 (三结点式) 、矩形状或板状、扁平状,颗粒粒径趋于变粗,有时可见残斑与后生长的变斑晶共存。静态重结晶及生长作用可以使糜棱结构破坏,变余糜棱岩包括构造片岩和构造片麻岩两大类。构造片岩和构造片麻岩在外貌上与区域变质片岩或片麻岩相似,此时就要仔细寻找那些变余的糜棱结构加以区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