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孩子思维特点的关键期

如题所述

第一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在这个阶段的儿童主要靠感觉和动作适应环境,主要通过对物体的抓取、摆弄等动作获得关于物体的认识,比如此时的儿童饿了,则会用哭声来召唤妈妈来给她喂奶;在这个阶段的儿童还有另一个特点是获得客体永恒性(9-12个月)(客体永恒性指的是物体处于被隐藏的状态下,仍然客观存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9个月之前的儿童是没有客体永恒性的,例如果你在这个阶段的儿童面前用白布遮住了玩具小象,那么她就不会再寻找了,因为她认为小象在她眼前没有了,就意味着小象消失了。
第二个阶段:前运算阶段(2-7),在这个阶段儿童首先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即不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为证明此观点皮亚杰做了著名的三山实验,他让这个阶段的小孩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观察三座山的形状和大小,并拍下相应的图片,然后让这位儿童选出坐在他对面小布偶所看到山的形状和大小相符的图片是什么?结果这时的儿童选的是从他自己角度看到山的形状和大小相符的图片,综上所述,这时的儿童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第二,坚信万物有灵轮,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万物都是有生命的,所以你经常会见到此时的儿童会和自己的小布偶说话,也比较喜欢爸爸妈妈给他讲童话故事;第三,思维具有刻板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思维不守恒,皮亚杰做了量筒实验,他用粗量筒里的水倒入细量筒里,问这个阶段的儿童哪个量筒里的水多?小朋友回答,细量筒里的水多,因为细量筒里的水面升高了,这说明这个阶段的儿童只能从一个维度考虑问题,弄不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因此不守恒;另一方面,该思维具有不可逆性,换句话说这阶段的儿童只知道小明的哥哥是小刚,却不知道小刚的弟弟是小明,即弄不清楚事物前后逻辑关系;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这个阶段的儿童所表现的特征正好与前预算阶段的特点相反,因此建议同学在进行复习时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记忆比较好。这个阶段的儿童首先表现为去自我为中心,开始学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其次,该思维具有守恒性,即这个阶段的儿童会告诉你一个苹果和这个苹果被切成四瓣后一样多,并且该思维具有可逆性,这个阶段的儿童不仅知道小明的哥哥是小刚,而且也知道小刚的弟弟是小明;但是此时的思维必须依靠具体事物的支持,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坚持直观性原则;
第四个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16),这个阶段已经具备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会用归纳和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第二,这个阶段的儿童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如理解“生”和“死”的含义;第三,这个阶段的儿童思维不仅具有可逆性、补偿性,而且还具有灵活性,例如,若有一天平,左边放5g的物品,右边放10g的物品,问这个阶段的儿童,怎么可以使天平保持平衡,他的回答可能是移动天平之间的支点,根据杠杆原理保持天平的平衡。
综上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给我们教育者两点启示,一是认知发展阶段将制约教学内容与方法;二是教学将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16
没有一个父母具有与生俱来的经验,为人父母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如果父母总是以身边的人为参考,别人什么时候开始教育孩子自己也就什么时候教育孩子,那就很有可能错过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3岁前就要对孩子进行早教,不是每个父母都认识到了这一点,抓住这一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过去的10年到15年间,神经科学家在大脑怎么发育和何时发育问题上,已经有了深化的认识。科学家们一致认为,婴儿的大脑发育情况非常令人惊奇,在孩子生命最初的3年里,是其大脑迅速生长变化的时期。神经科学家发现,树突和神经键的形成需要巨大的能量。婴幼儿的大脑将使用相当于成年人两倍的能量。并且,人类的脑细胞与其他细胞相互神经接点发生在婴儿出生前,但大量的神经接点出现在婴儿出生后的最初几年。大脑神经接点决定了一个孩子怎样在世界上活动。通过建立神经接点并消灭不用的脑细胞,在3岁时孩子的大脑将比出生时掌握更多先进的能力。
另一项研究也表明,儿童的脑细胞组织在3岁之前就已经完成60%,3岁之后大脑发育速度明显转慢,趋于停止。这一时期是儿童在形成知觉、记忆、思维等过程中最为敏感的时期,也是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孩子成年后的性格基本上在3岁之前就已经定型,3岁之后基本不变,婴儿在这个阶段学到的东西比生命中其他任何阶段都要多。因此,把握好孩子3岁前的早教,意义十分重大。
印度“狼孩”卡玛拉被人发现时已有7岁多,身上毫无正常儿童的特征,没有语言能力,不能直立行走,更不会与人交流。重返人间后经过长达6年的专业人员的护理,也只学会走路,到17岁时才学会十几个单词,智商只有4岁孩子的水平。
这个事实表明,如果错过了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就会错过教育孩子的重要时机,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所谓“关键期”,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为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在关键期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教育,孩子学起来容易,学得也快,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错过关键期再去学,就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事倍功半。在此期间,父母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做好孩子的早期教育。
很多家长认为在这一时期应该在提高孩子的智商、如何让孩子变得更加聪明等方面下工夫,这些想法非常片面,也太急功近利。其实,早教的重点应该是孩子的行为与性格上的养成。这一时期的早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其效果往往不是立竿见影,而是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地对孩子的行为与性格产生积极的影响。简单来说,这也是个丰富幼儿体验的过程。尽管幼儿的发育还不完全,但这并不代表他就没有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事实上,幼儿从刚出生开始,就已经投入到了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他的学习方法就是游戏加体验。
很多父母对孩子贪玩感到很头疼,实际上大可不必。孩子的天职就是玩,而在玩的过程中,他不仅获得了快乐,还丰富了对外面世界的体验,这也是他学习的过程。
乐乐已经1岁了,但最近变得非常贪玩,一玩起来就什么都不顾,连妈妈催她吃饭都懒得去。妈妈很着急,但说什么也劝不动乐乐,她就是不肯离开自己的玩具,妈妈灵机一动,就在饭里夹了一些蔬菜,然后用对小孩子的口吻叫道:“乐乐,快来呀,你看饭里面长蔬菜了!”于是乐乐马上被吸引了过来,忘记了她的玩具,乖乖地吃饭了。
不仅仅是吃饭,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多留心观察,随时随地地抓住早教的机会,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
在早教的过程中,父母要尽量多和孩子在一起,使孩子建立对父母的信赖感。在孩子建立对父母的信赖感的过程中,让孩子熟悉父母的面孔、声音、味道等一切可以让他辨别的因素。比如经常和宝宝一起洗澡。在洗澡的过程中,父母处于一个安静、祥和的状态下,在触碰孩子肌肤的时候,连眼神、声音都会变得非常温柔,很容易增强孩子对父母的信赖感。据了解,通过这个方法,一位平时不常在家的爸爸在和孩子一起洗完澡后,孩子出生4个月以来居然第一次搂着他的脖子睡着了。
除了一起洗澡外,父母每天还可以在固定的时间段,花固定的时间来陪孩子玩,时间不长也没关系,在和孩子玩的过程中,为孩子创造最大的快乐。在潜移默化中,孩子就养成了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