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三孝”分别是哪三孝?

如题所述

孟宗哭笋、仲源泣墓和王祥卧冰,均出自《二十四孝》

1、孟宗哭笋

孟宗为三国吴人,时任雷池渔官。他的母亲最爱吃竹笋,一年冬至,母亲卧病在床,想吃竹笋,但因季节原因,竹笋未出。孟宗进入竹林难受大哭,竹笋竟奇迹般破土而出。

2、仲源泣墓

徐仲源为唐代人,他的祖父曾任望江令,他的母亲生平最怕电闪雷鸣。每至雷雨交加时,徐仲源都会伏下身子为母亲掩住双耳。后来母亲去逝,仲源孝心不改,每逢雷雨天气,就会跪到母亲墓前,用身体护住坟墓,并口念“仲源在斯,仲源在斯”。

3、王祥卧冰

王祥是晋代人,母亲朱氏病中想吃鲜鱼,时逢天寒地冻,王祥便跑到城南一里许的一个池塘,解衣卧冰,用自己的体温融化坚冰。突然双鲤跃出,王祥由此满足了母亲病中的愿望,一时传为佳话。

扩展资料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郭居业撰。

《二十四孝》之后,相继又出现《日记故事大全二十四孝》、《女二十四孝》、《男女二十四孝》等劝孝书籍。

杨伯峻在《经书浅谈》考证说:“元代郭守正将24位古人孝道的事辑录成书,由王克孝绘成《二十四孝图》流传世间;清末,张之洞等人将之扩编至《百孝图说》。

应园先生邀请为其86岁父亲庆寿,陈少梅完全依照元代王克孝《二十四孝图》内容绘制了《二十四孝图》卷,与之相比,徐操创作的《二十四孝史》则更具个性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9
孟宗哭笋——孟宗,古时望江人。相传孟宗少时父亲早亡,与母亲相依为命。平日里孟宗对母亲是百依百顺,有好吃的让母亲先吃,攒点钱也是先替母亲做新衣。一日,母亲病重,医生嘱咐用鲜竹笋做汤。可时适值寒冬腊月,哪有鲜笋?为治好母亲病,孟宗仍然驮着锄头,冒着寒风上山挖冬笋。挖了很久,手上起了泡,泡破出了血,再也挖不动了,还是没挖到。孟宗急得直哭,越哭越伤心,最后眼泪也干了,哭出两滴鲜血掉在地上,只见地面慢慢地凸起,竞然冒出两棵鲜嫩的竹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 王祥卧冰——王祥,古时望江人。相传王祥生母早丧,从小受到继母朱氏的虐待,生活境况悲惨。一次,父母患病,王祥不计前嫌,衣不解带地侍候父母。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没有鱼卖,他就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后人敬慕王祥的孝心,为纪念他,就把那口池塘叫做“卧冰池”,旁边的小石桥叫做“卧冰桥”,王祥住的村子取名叫“王祥村”。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望江知县杨延蔫在池边立了一块石碑,碑上刻着“卧冰池”三个大字,至今还在。清代望江知县刘天维写诗说:谁争跃鲤在临沂,皖上犹传避地时;总是人情思孝子,不妨多记卧冰池。 仲源泣墓——徐仲源,唐代德宗年间安庆(今安徽省望江县)人。相传徐仲元事母至孝,其母亲平昔最畏打雷,每逢雷雨天,仲源便紧贴着母亲,左右护持,不让母亲吓着,母亲去世以后,便安葬在住宅南边,每逢打雷下雨时,他便奔往墓地,伏在母亲坟墓上,连呼:“仲源在此、仲源在此”。他的这种孝行也感动了上天,以后每逢雷雨天,闪电和雷声总是会绕过墓地上空,就再也没听见雷声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8-15
1、孟宗哭笋 2、仲源泣墓3、王祥卧冰
第3个回答  2018-12-10
二十四孝中的三孝发生地在我们大望江?该源头是出自哪部古籍?是怎么和望江联系上的?还望哪个大神帮我解释一下?我附上24孝名称和发生地,和我们的大望江有什么联系
孝感动天 - 山西永济(运城)
戏彩娱亲 - 湖北荆州(荆州)
鹿乳奉亲 - 山东郯城(临沂)
百里负米 - 山东泗水(济宁)
啮指痛心 - 山东嘉祥(济宁)
芦衣顺母 - 安徽萧县(宿州)
亲尝汤药 - 陕西西安(西安)
拾葚异器 - 河南平舆(驻马店)
埋儿奉母 - 河南林州(安阳)
卖身葬父 - 湖北安陆(孝感)
刻木事亲 - 河南沁阳(焦作)
涌泉跃鲤 - 四川德阳(德阳)
怀橘遗亲 - 安徽寿县(淮南)
扇枕温衾 - 湖北云梦(孝感)
行佣供母 - 山东临淄(淄博)
闻雷泣墓 - 山东昌乐(潍坊)
哭竹生笋 - 湖北武昌(武汉)
卧冰求鲤 - 山东兰山(临沂)
扼虎救父 - 河南淅川(南阳)
恣蚊饱血 - 河南濮阳(濮阳)
尝粪忧心 - 河南新野(南阳)
乳姑不怠 - 河北定州(保定)
涤亲溺器 - 河南开封(开封)
弃官寻母 - 江苏江宁(南京)
第4个回答  2013-09-06
+1 已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