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以前是没有棉被的,那么古代人是如何抵御寒冷的?

古代的人御寒方式有哪些?

棉被可以说是冬天必备的一件用品,但是在宋朝以前是没有棉被的,在寒冷的冬季如何御寒是一个问题。所以有很多人都很好奇宋朝以前的古代人是如何抵御寒冷的呢?事实上古人抵御寒冷的方式有很多种,有钱人和没钱人抵御寒冷的方式也不同。 

达官贵族御寒的方式

对于达官贵族而言,因为经济条件比较好,而且生活质量也比较高,所以对于他们而言,在寒冷的冬天里根本没有丝毫的顾虑,毕竟他们可以烧炭取暖,并且还有各种织物,甚至到了冬天还会去打猎,用动物的皮毛来做成被子。所以在古代,狩猎是非常常见的一个活动,而且硝皮技术好的人在古代是非常受欢迎的。 

贫穷百姓的御寒方式

对于普通的百姓而言,因为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御寒的物品就没有达官贵族的御寒物品那么丰富,所以他们会利用身边的物品来御寒。一般是用柴火烧过之后的炭,然后将炭放在火盆中烧,最终达到取暖的效果。另外还会选择用芦花或者柳絮来填充被子,虽然取暖的效果不如达官贵族的动物皮毛那么暖和,但是还是有一定的保暖性。另外他们还会利用干稻草,就是在床上铺上一层厚厚的干稻草,这不仅能够让床变得柔软,还会有一定的保暖性。 

虽然在宋朝以前没有棉被,但是古人在冬天的日子也不会非常的难熬,毕竟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御寒方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宋朝之前的确是没有棉花大面积种植的,所以人们冬天御寒没有现在那么轻松,当时冬天下雪总会冻死很多人,以下就是宋朝之前人们御寒的方法。

先来说一下最早时期如夏朝之前,当时的人们虽然已经会修建房屋,但是能够住在城中的却并不多,当时的人们大都是以野兽皮毛来御寒的,现在来看也是颇为奢侈,而且当时的人们就已经在地中挖出地洞,当做自己居住的房屋,而这种房屋也有防风御寒的效果,就是不知道当时是不是有人因为烧柴取暖一氧化碳中毒的。而比较高阶层的人已经开始使用木柴烧火取暖,再加上房屋的挡风效果和野兽皮毛的御寒效果,也是颇为不错的。

其次就到了夏商时期,这一时期的人们开始修建起了固定的城池,也开始出现了大面积的农耕作业,这样一来野兽皮毛就不会太多了,虽然家家都有几件,但是却不够穿,于是人们开始用麻编制的大袋子中填充各种草絮以及兽皮的边角料子和树皮稻草等做成最开始的被子与衣物,以此来抵御冬天的寒冷。而当时有地位有钱财的人则是用的丝绸做的被面,然后里面填充各种野兽的软毛,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鸭绒被,当然当时的可不是鸭绒。


而到了之后的历朝历代这种绒毛填充的被子或者衣物开始流行,但是穷苦人仍然是穿不起这种衣物,他们大都用羊皮、麻衣填充稻草来抵御寒冷,甚至有用鱼皮做成衣服御寒的,而大多数在冬天都会储备木柴,在十分寒冷的夜晚才用,而火炕在汉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北方平民也开始能够抵御严寒天气。而那些乞丐则只有一件单衣,只能找到稻草或者一个山洞过活,活一天是一天。

第2个回答  2019-10-10

相信很多烧火烧炭之类的方式大家都很熟悉。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个非常不仁道的达官贵人抵御寒冷的方式。就是暖床的。睡觉的时候把脚放在身体两侧丫鬟的肚子或者胸口上,可以说是恒温电热毯了。

第3个回答  2019-10-09
在宋朝时期,棉花的种植还不是很普遍,所以冬天御寒大多是靠动物毛皮来保暖。
第4个回答  2019-10-10
古代人可以烧火取暖,即使没有棉被,但是也会有其他的东西来御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