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里有昊天这个人么?昊天是谁?

道士都说昊天,昊天是谁?谁知道说下?

昊天啊,有这人,就是伏羲,当然是指第一个伏羲了。宋朝亡国君主宋徽宗自任道教教主,硬是把伏羲的昊天称号自创到玉皇大帝身上 ,于是天道不眷就亡国了呗!~~

昊天是谁,伏羲到底是什么人?

这要看问的是哪个伏羲,中国至少有两个伏羲,一个是最早的太阳神:(有巢氏昊天伏羲);另一个是后世女娲的丈夫:(太昊伏羲氏青帝风昊);有巢氏伏羲和伏羲氏风昊这两人都是叫伏羲。

区别只不过(有巢氏昊天伏羲)是上古旧石器时期的中期大巢朝的君主,而(太昊伏羲氏青帝风昊)是中古新石器时期的初期太昊伏羲朝的君主。前者(有巢氏伏羲)的继承者是燧明朝的燧人氏和弇兹朝的织女氏,后者(伏羲氏风昊)和女娲氏风希继承的是弇兹朝织女氏的后代华胥氏。有巢氏伏羲是约20万年前的人,伏羲氏风昊约一万年前的人,一个是旧石器时代而另一个是新石器时代。

三皇时期的有巢氏伏羲发明了先天四卦,五帝时期的伏羲氏风昊颁布了第一本易经,两个伏羲都在使用易经八卦。如果是问最早发明四卦的伏羲,那是有巢氏伏羲也就是昊天上帝。但是若问的是女娲氏丈夫的伏羲氏,那就是建立太昊伏羲朝的青帝风昊了。两个伏羲之间相隔了20万年,伏羲氏的生日是一月十五日,女娲氏的生日是九月十五日,至于最早的那个有巢氏昊天伏羲就不清楚了,只知道他最有影响力的一名后人伏羲登基的日子是64430年前辛未的旧石器晚期,算上这个由四卦推出八卦的后伏羲与伏羲朝推出十六卦的太昊伏羲就是文化上的三皇伏羲了。

文化上的三皇伏羲为:初三皇第三位是(有巢氏昊天伏羲四卦),中三皇第二位是(后有巢氏伏羲八卦),后三皇第一位是(太昊伏羲氏伏羲十六卦)。五帝伏羲主要是:太昊伏羲氏及其妻伏羲女娲氏。

附录太一文明中国根系始祖上古人王文明——昊天伏羲:

大巢朝:君主有巢氏昊天伏羲,人王文明始祖,中国根系始祖,是中国上古皇朝时期人王文明的第一位人皇帝王。前期立都苍梧城,后期立都石楼城,远古时期约20万年-约5万年前,纪元为巢皇伏羲元年,一画开天创立了母系社会的原始儒教,后因气候变异受禽兽攻击,从九嶷山以南的苍梧开始北迁,到达黄土高原山坡处后实行打洞、用石头、树枝挡住洞口的群居方式。大巢朝初期始将会打居住洞穴的有巢氏伏羲推举为皇,以洞穴群居为一户。大巢朝为旧石器时期的中期,大巢朝为母系社会时期,男子以打猎和捕鱼为主,女子以采集野菜和挖掘块根为主,禁止同族同辈男女通婚,群婚。大巢朝第一次诞生了以兽皮为主要材料制作的原始华服,同时母系原始儒教文化作为人民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大巢朝由此开始进入三皇文明的兴盛时期。此朝人类为早期智人,具有成熟的智能。神话中的木族时代,苍梧巢居伏羲的由来。

附录太一文明中国人文始祖中古青龙文明——太昊:

伏羲氏,风姓名昊,字伏羲,又称羲皇,青龙文明始祖,中国人文始祖,华夏文明始祖之一,与娲皇风希并称中华始祖,是中国中古帝朝时期青龙文明的第一位先皇帝王。 距今9700多年左右生于成纪。相传太昊立都陈州城,建立了太昊朝,又名太昊伏羲朝(公元前7724年-公元前5008年),纪元为罗奉元年,以青龙为图腾,立朝78位君主传世2716年。太昊于罗奉元年(丁丑,西元前7724年)成为羲皇,颁布了《易经》创立了外儒内法的父系儒教,被尊为至圣先王(孔子是至圣先师)。其妻风希(又名凤希)字女娲,于女皇元年(乙未,西元前7706年)继位成为了娲皇,被尊为父系儒教圣母。太昊朝一共有78位君主,每位君主都以《易经》作为日常儒教生活的行为准则,先王圣教由此伴随着人民开始进入五帝文明的兴盛时期。

太昊伏羲最先发明了饲养牲畜和栽培牧草的技术,把原始的农业实施于华北的黄土高原。创造圭表八卦太阳历,观察天象,掌握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开天文学之先。建寅为正,颁行上元太初历,开历法之先。发明琴瑟,用琴、瑟演奏音乐,开礼乐之先。创造文字,以文记事,开典史之先。首创牧草栽培,引种野生莱麦,开农业之先。发明鱼网,教人结网打鱼,开渔业之先。驯化和饲养家畜,开牧业之先。捕兽猎禽,格杀虎豹,开武术之先。发明测试风雨的石晷,开气象预测之先。发明用树皮编织蓑衣,开雨具制作之先。首创人工养蚕,化茧抽丝织布,开丝织业之先,第一次诞生了蚕丝为材料的丝织古典华服。女皇十年(甲辰,公元前7697年),女娲宣布废除旧的群婚制度,施行以女人为主体的对偶婚姻,首创一夫一妻婚姻,开婚姻法之先,以兽皮为婚姻信物,开婚礼之先。

史载人文始祖太昊源于有巢氏伏羲,因有木德之瑞,故又号青帝。太昊的后代有炎帝、黄帝和蚩尤,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炎帝与黄帝结盟并逐渐形成了华夏族(汉族)。因此形成了后世的炎黄子孙。太昊开拓了人文文化,对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也有人称之为“伏羲氏”,太昊的后代就是每个中国人!

伏羲朝功绩

一、团结统一中国各部落,定都陈州。划分地域为九州,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
二、创造了八卦,以及“龙”图腾,颁布了《易经》,创立了父系儒教。
三、创造了陶符文字,用于记事和行政办公,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形式。
四、创造了农牧业,教人渔猎,驯化动物和饲养家畜,并发明了武术。
五、变革婚俗礼节,倡导男聘女嫁,改血缘婚为族外婚,结束只知其母的原始群婚状态。
六、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
七、创造了丝织业,化茧抽丝织布,改苎麻为蚕丝作为古典华服的材料。
八、创造了天文学,以及完整历法,建立了气象预测学。

附录中国朝代——

一、中国远古氏朝(约400万年前-约300万年前):盘古朝(约400万年前-约300万年前)。

二、中国上古五皇朝(约300万年前-约3万年前):天皇朝(约300万年前-约170万年前)、地皇朝(约170万年前-约70万年前)、人皇朝(约70万年前-约20万年前)、大巢朝(约20万年-约5万年前)、燧明朝(约5万年前-约1万5000年前)。

三、中国中古九帝朝(约3万年前-公元前2128年):弇兹朝(约3万年前-公元前7724年)、太昊伏羲朝(公元前7724年-公元前5008年)、神农朝(公元前5008年-公元前4405年)、轩辕朝(公元前4513年-公元前4053年)、少昊朝(公元前4053年-公元前3790年)、颛顼朝(公元前3790年-公元前3380年)、高辛朝(公元前3380年-公元前2799年)、青阳朝(公元前2799年-公元前2357年)、陶唐朝(公元前2357年-公元前2128年)。

四、中国下古十五王朝(公元前2128年-公元1912年):虞朝(公元前2128年-公元前2071年)、夏朝(公元前2071年-公元前1600年)、商朝(公元1600年-公元前1046年)、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403年)、战朝(公元前455年-公元前221年)、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晋朝(公元266年-公元420年)、双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元朝(公元1271年-1368公元年)、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83年)、清朝(公元1636年-公元1912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31
天帝一词散见于诸子著作及经典中,如《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墨子》。天帝的旨意贯穿了五经,其中最早的是《尚书》的《虞书·舜典》。除此之外,四书等其他的儒家经典以及各史书中也提到了天帝,有时也称昊天上帝,在古代中国的原初神话和宗教体系中,指的是天神,字面意思就是“在天上的帝王”,意味着“最高的主宰”,也称为“帝”,或者“天”,“太一”。宋儒程颐对于昊天上帝作出了进一步解释,认为那一团元气的自然之天,乃是天帝的身体,存在于元气之中并且和元气不可分离、主宰着元气的天理,就是上帝。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天,或者天帝,就是理。这样的天帝观经过儒者朱熹的认可,成为后世天帝观念的正统解说。昊者,从天,从日,意为像太阳一样炙热光明,像天一样广大无边。昊天所指即“天”,“元气”。天道是万物的规则,是自然规律,外在表现形式是能量守恒定律。天道者,儒家称为“理”,“天”,“帝”,是大道(元气)的规则。大道即是“元气”,称为太一,太初,是万物的本源之命名。“道”与“理”无有不同,同出而异名,两者皆为一体,故为“帝”,“理”,“天”,“道”。是以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即是神。所以昊天上帝又名太一,而太一者,元气也,道也。当然,此“太一”非彼“太一”,所以与王莽的中黄太一,以及楚地的东皇太一不能混肴。“上帝”者,神名“太一”,尊号为昊天,官职为“天”,即是天帝。

最初的西周昊天上帝,是没有人格,没有牌位的,没有宗教的,其实就是“天”,并不是神。后来汉武帝以及儒教把这个人格给了上帝太一伏羲,尊为天帝,其官职就是“天”,“天”即昊天,又名皇天。所以昊天上帝又名太一,即太一神。在汉武帝至汉宣帝时期的《礼记·礼运》还记载的很清楚,“太一分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 同时,汉武帝祭祀的“太一神”,与王莽所尊“中黄太一”,以及楚地“东皇太一”并没有半毛钱关系,不要混肴概念。上帝“太一神”,是先秦时期中原地区以及楚地共尊的至高神,与“太”,“蚀太”,“元气”,“生水”,“祈雨”,“北极星”这些有关。而东皇太一,他是一位春神,称为上皇,配东帝而已,仅仅只是楚地的地方神而已。而中黄太一更是与上帝“太一神”没有关系,只是同名异源,不要混肴概念。

而东皇太一,最初记载于屈原所作诗歌《九歌》中的神,在春天的时候祭祀,是一位司春之神,尊为上皇,即东方最尊贵的春神。同时《九歌·东皇太一》是屈原对“东皇太一”的颂歌,是“屈赋”中最为隆重、庄肃的一篇,其诗自始至终只是对祭礼仪式和祭神场面的描述。东皇太一是仅仅限于楚地的地方神,他与中原以及楚地或曰南方以及北方共尊,象征“元气”,“祈雨” ,“北极星” ,“帝星” 的这位“太一神”以及后来王莽尊奉的“黄帝太一神”并不是同一个,莫要混肴概念。

在古文献《太一生水》中,“太一”者,元气也,是天地的开辟者。而天地,太一之所生也,最终“太一”化身为神明,其官于“天”。我们看看在时间上的联系,《太一生水》这是战国中期中段的楚国文献,而最早记载“太一”的是《庄子》,后来又有了楚国的《太一生水》,而《楚帛书》是战国中期晚段的楚国文献。而《九歌》是战国末期的楚国文献。可见伏羲与太一的关系,所以伏羲即太一神的化身。至于东皇太一,可能与伏羲氏太昊有关,毕竟青帝太昊也是一位司春之神,是东方最尊贵的春神,即东方上帝。而《太一生水》中的“太一神”,后来可能演变为与“太”,“蚀太”,“元气”,“生水”,“祈雨”,“北极星”,“帝星”这些有关的一尊大神,被中原地区以及楚地共尊的至高神。

太昊,又名风昊,是雷神之子,是人属性的伏羲,出自伏羲氏,风姓,木德王,是东方上帝,又曰青帝。帝出乎震,而震者,位在东方,又因象日之明,故曰太昊也。太昊者,又称青帝太昊,或太昊伏羲氏,是中国画八卦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最早出现于先秦文献,华胥氏是后世文献才出现的,因此伏羲女娲是否是华胥氏儿女目前学术界尚存争议,一般认为华胥氏儿女的“伏羲女娲”人属性高于神属性,而《楚帛书》中的伏羲为创世神,是最早诞生的神灵,他与华胥氏和雷神毫无关系。而女娲最早记载在先秦的《楚辞》,实际上也和华胥氏没有关系。

既然伏羲,就是太一。那么上帝太一和王莽所立的黄帝太一神是同一个?并不是。

汉武帝祭祀的“太一神”,是先秦时期象征“元气”,“祈雨” ,“北极星” ,“帝星” 的这位至高神,后被汉武帝尊为天帝,是故昊天上帝又名太一。而王莽是所立的“太一神”是黄帝太一,后世又名“中黄太一”。而黄帝太一与五行相生说有关,这个学说始于刘向、刘歆父子。刘歆改汉之土德为火德,刘向父子为王莽推演帝德时,不惜改变五行相克次序,千方百计把土德授予新莽。王莽自言火德销尽,土德当代,用歆说以欺天下。而西汉时期,王莽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革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并最终完成“再受命”的代汉过程。汉为火德,为赤帝,王莽为土德,为黄帝,自称是“托于皇初祖考黄帝之后”,依照五行相生之理,土德代火德,意在赤帝传黄帝,天命授之。在后来东汉末年的太平道以 土 为吉,信仰 中黄太一 ,崇尚黄色,隐含着主运土德,五行中央为土,又以太一位于中央,故尊为“黄天”,是以黄帝轩辕为原型创造的“太一神”,即指黄帝轩辕氏,而黄帝又云太一君。正因为王莽合流,导致黄帝轩辕在两汉时期一度为天地众神之主。但是,王莽以黄帝太一合流昊天上帝,虽然影响了后世很多文献古籍,实际上不被历朝历代认可,而历朝历代依然把昊天上帝和黄帝太一神分开祭祀,同时西周昊天上帝和东汉时期正式被确立的儒教神,即汉族“昊天上帝”并不是同一个,所以不要混肴概念!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07
天界昊天,全名为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就是指玉皇大帝。首先说说昊天塔。昊天帝指的应该是“太昊”伏羲,有古诗为证。伏羲之德向日出的太阳,古诗曰:“昊天日明,及尔出王”;“昊天旦旦,及尔游行”;“荡荡上帝,下民之辟”。这些都是说的伏羲,伏羲作为东方的天帝,代表一下太阳也无所谓的。我也曾经猜测昊天帝也有可能是“少昊天帝”的缩写,但是考虑到少昊的历史纪录太少,且没有什么功绩纪录,是他的可能性应该不大。所以说,我觉得轩辕剑里昊天塔应该也是和伏羲有关系的。昊天塔的作用是“吸星换月,原为天界重宝,拥有浩大无俦之力,据说能降一切妖魔邪道,必要时仙神也可以降服;但后因不明原因而下落不明,无人知晓其下落”。从这个说明中也可以看出昊天塔应该是为伏羲所有,原因是,伏羲曾经做过天界的掌权天帝,而少昊没有。
第3个回答  2017-01-03
  没有。
  昊天上帝是中国神话中天的尊号。
  儒教核心教义之一。商朝时期的帝在周朝正式出现昊天上帝的尊称。昊天上帝是带有至高神之位的天,是华夏历代国家正统祭祀的最高神。华夏的一位官方的至高神.。昊天上帝称皇天上帝、帝、上帝、老天爷,他是自然和下国的主宰,他的周围还有日、月、风、雨等作为臣工使者。
  《通典·礼典》:“所谓昊天上帝者,盖元气广大则称昊天,远视苍苍即称苍天,人之所尊,莫过于帝,讬之于天,故称上帝。
第4个回答  2013-09-07
当代作家殷谦认为:“昊天特指混元大气中的阴阳二气,以相反而又相成运转,故昊天并非神话人物,而是混元之核,一种掌握和主宰宇宙万物的自然力量。”天界昊天,全名为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就是指玉皇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