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圈很严重是不是体内哪个器官有问题?

如题所述

尝尝我的方法
对付黑眼圈、眼袋的方法
1.冰敷
用冰垫或冰冻了的毛巾敷在眼睛上,令眼睛周围的血管收缩,帮助眼周肌肤消肿,也能抑制充血。
2.茶叶包敷眼
把泡过的茶叶包滤干,放在冰箱中片刻,取出敷眼。记住一定要滤干,否则茶叶的颜色反而会让黑眼圈更加明显。
3.土豆片敷眼
土豆具有美白的功效,把土豆且成薄片,敷在黑眼圈处,美白黑眼圈处肌肤,从而改善黑眼圈的状况。
4.使用眼霜或眼膜
现在有许多眼霜和眼膜有净白和滋润的效果,涂眼霜的时候配合一些轻柔的眼部按摩,舒缓黑眼圈的侵袭,兰蔻有一款美白修护眼霜很切题,是直接针对黑色素形成根源的配方,而且吸收得比较好。如果时间比较充裕的话,做一个滋润舒缓的眼膜效果会更好,缓和眼部疲劳的同时,滋润眼部肌肤。
5.使用遮瑕产品
在上粉底前,在黑眼圈地带涂上遮瑕产品,轻轻按摩直至遮瑕产品均匀涂抹完全渗透,然后再上妆。
另外,在有黑眼圈困扰的时期,尽量避免服用阿司匹林,因为阿司匹林是抗凝血剂,会使造成黑眼圈的充血雪上加霜。还有一个消除黑眼圈的食补法,用黑木耳50克,红枣10个,红糖100克煎服,每日2次。经常服用,有消除黑眼圈作用。这个方法学要持之以恒,偷懒不得
其实大家都应该恢复从前在习惯,象学生时期一样多做眼保健操。

快速去除黑眼圈
有什么快速便捷的方法去除黑眼圈呢?答案就是就地取材,利用食物外敷都有散瘀及促进血液循环,不妨一试。
鸡蛋银戒指转眼
将蛋煮熟,去壳,用毛巾包住,再放入纯银戒指。闭上眼睛,在眼部四周转来转去,每边约10次。
点解:热力加按摩,可增加眼部血液循环。加埋鸡蛋及纯银的(神奇)作用,有散瘀功用。
马蹄莲藕渣敷眼
洗净马蹄莲藕,马蹄刮皮,然后将莲藕马蹄切碎。将材料放入榨汗机,再加2杯水搅拌。将水隔渣,然后敷眼10分钟。
贴士:水可以饮用,双管齐下。临睡前敷效果最好,可以减低日出黑眼圈的机会。莲藕及马蹄以胀身、皮呈光泽及实净为之靓。
点解:莲藕及马蹄分别粉质、铁质及蛋白质,有散血去瘀作用。
土豆片敷眼
刮土豆皮,然后清洗,切厚片约2厘米。躺卧,将土豆片敷在眼上,等约5分钟,再用清水洗净。
贴士:夜晚敷,更有助消除眼睛疲累。土豆以大个的为佳,因为覆盖面较大。有牙的土豆不要用,因为有毒。
点解:土豆含粉质,可补充眼部所缺。
苹果敷眼
将苹果切片。紧闭眼睛放上眼袋位置。等待15分钟。用湿了水的棉花球轻拭眼睛。
贴士:切开的苹果,不想被氧化,可用盐水浸住。拿上手后抛一抛,若感觉手,即表不内果多汗,可以用温室苹果。
柿子敷眼
切开柿子。用匙羹挖出柿肉,搞匀。敷上眼10分钟。用湿毛巾抹掉。
贴士:最好早晚敷一次。柿子以熟透为佳。
点解:柿子含丰富维他命C,增强皮肤的更新能力。
蜂粉蜂皇浆
蜂粉1茶匙+蜂皇浆1花匙。混和后在黑眼圈位置薄薄地敷上一层。1小时后以清水洗去。每天敷1次,1星期见效。
点解:蜂皇浆含氨基酸,有漂白作用,且有促进亲陈代谢之效。

饮食习惯去除黑眼圈
1、若因肝脏功能不好而引致黑眼圈,需多吃暇、芹菜、茼蒿等绿色蔬菜,水果则宜多吃柑桔类。
2、每天喝一杯红枣水,有助加速血气运行,减少瘀血积聚,亦可减低因贫血则患黑眼圈的机会。
3、早上喝一标萝卜汁或番茄汁,其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具有消除眼睛疲劳的功用。
4、多喝清水,有效地将体内废物排出,减低积聚机会,亦可减少黑眼圈,最好每天饮8杯。
5、缺乏粉质、铁质及维他命C,会引致黑眼圈的出现,所以平日应多摄取这方面的营养,如面饭、猪肝、菠菜、蕃茄等食物。

自制眼部保养品
2.热水泡少许茶,放凉,用棉片浸茶水敷眼15分钟。每周2次。
作用:去除眼袋。
牛乳眼膜
用棉片浸冰镇后的脱脂牛奶,放在眼皮上。每天2次,每次10分钟。
作用:去除眼袋。

正确涂眼霜的方法
眼部皮肤很细嫩,如果眼霜使用不当,非但不能减少细纹,而且可能会加深。
先用右手无名指蘸取半粒米大小的眼霜,在右眼下方点一下,左手轻轻地将右眼的下眼皮往下拉一点,千万要轻。它主要的作用是把眼部的细纹拉平,让眼霜渗入这些细纹中。用右手无名指从右眼的右下角开始顺时针慢慢地按摩整个眼圈,直至完全吸收。一般为4到5圈。左眼的操作同右眼。最后再用两手的无名指,轻轻地点拍相对应的眼睛,特别是眼袋部分,这样有助于血液循环,减少黑眼圈与眼袋的形成

最佳敷眼膜时机
生理期后一周,体内雌激素分泌旺盛,代谢增快,吸收能力变好。这时敷最有效。
泡澡时,边泡边敷,更能加快循环。
运动后,新陈代谢增快,可以加速吸收。
睡觉前,敷完好好睡一觉,养分在睡眠中运作,更能发挥效果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21
  1.遗传体质及生理构造
  当眼眶周围的皮肤特别薄,皮下组织又特别少时,当血流经过此处的大静脉,在特别接近皮肤表层下方便会出现蓝黑色的眼晕,看起来同黑眼圈。
  2.睡眠不足
  眼周微血管较多,熬夜使眼睑得不到休息,血管持续紧张收缩,血流量长时间增加,引起眼圈皮下组织血管淤血和水肿,滞留下黯黑的阴影。
  3.久病体弱或大病初愈
  由于眼周围皮下组织薄弱,皮肤易发生色素沉着,并极易显露在上、下眼睑上,出现一层黑圈。
  4.炎症
  遗传性过敏症或过敏性接触皮炎,累及眼眶周围可出现黑眼圈。
  5.其他
  例如化妆品使用过度、吸烟、年老、月经不调、孕晚期、房事过度以及某些肝病和肾病都可能出现眼圈发黑。
第2个回答  2020-12-03

bandicam 2019-03-17 16-49-3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