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高中难吗?

我学习也算不错,初三月考以后800多人在级部排名第5,一共720考了663,而且荣誉证书也有20张左右,我的文科比较好,但数学物理虽然不算很差,但我总是感觉是很容易发挥失误的那一种,请问有什么学习办法啊?而且我办事很磨蹭,上网也占用了大量时间。。平时听讲经历也不太集中,我这样能考上高中吗?也请告诉一下初三怎样复习,谢谢!

不难,只要有信心,肯坚持,就能够取得好成绩。

复习方法和步骤:

1、第一轮复习。时间是寒假。此时数学、物理的新知识已学完,期末考试已结束。这个阶段做什么,目标就一个提前解决80%的基础和中档题的,保证基础零失分。

2、第二轮复习。时间是下学期开学到一模前,近两个月。一模号称“小中考”,其形式与中考完全相同并且难度不亚于中考。于是当寒假完成一轮复习之后,一模前,必须进行20%的难题的攻克。

3、第三轮复习。时间是一模之后。一模号称“小中考”固然有其形式与中考相同的缘故,更重要的是命题人会在一模试卷中费劲心思的暗示参赛者最后的决战会怎么考,新题怎么出。所以,一模之后目标也很明确,根据一模风向,对进行最新、最难题目进行总结。

4、第四轮复习。时间是二模之后。二模虽然相较于一模没有那么重要,当时它正好处在中考之前大约两周左右的时间节点上,所以临近中考前最后的二模也是兵家必争之所在,不止一年中考出现了二模考试的原题,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此时对中考进行一次最后的预测和模拟。

5、中考试卷严格按照难题:中档题:简单题=6:2:2的比例命题,也即是80%的基础和20%的难题。基本有中考统一命题一来,年年如此,那么了解中考本身的特点,再结合时间规则,参赛者该如何备战中考就非常简单了。

6、初三的同学需要平和心态,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做好规划,持之以恒才能成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07
艺考是另一种进入大学的方式,选择这样的方式有时候能够更符合一个人的兴趣和天赋。
艺考对于文化课较差的同学来说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因为平时文化分较低的同学可以进入一个比较好的学校。但是这么说并不意味着艺考就很简单,艺考需要不同于文化课的培训,当然艺术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学科,它更像是一种对于生活以另一种视角去发现。比如编导专业,编导需要大量观看电影,电影在大众眼中可能仅仅是娱乐,但是当你学习编导之后,你会感觉到电影的美妙与神奇。文艺常识也不仅仅是对于考试的应付,更是提升了一个人的眼见与视野。但你与别人交谈时,代入一下对于艺术的见解,会让别人觉得你更加风趣,会更想了解你。这会让你大大扩充你的人际关系,也会提高你的交际范围。
艺术的考试并不是一蹴而就,往往需要很多努力,这样的努力不仅仅帮助你考上大学,更为了提升你的生活品质。在经过编导培训后,你可能会更加喜欢看电影,看书。在经过美术培训后,你可以更敏锐的观察五颜六色的世界。在经过舞蹈培训后,你的身体更加柔韧,姿态曼妙。这样你能够在休息时间做一些与别人不一样的事情,能够显得自己与众不同。与众不同并不是高人一等,而是可以用与别人不一样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去面对生活,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艺考不是捷径,而是对于自己兴趣的提升,增强自己的能力。艺术的就业面并不狭隘,所以并不代表艺术就没有用,相反如果未来能够做自己喜爱的职业,不是更能使自己快乐吗?有时候我们不应该随波逐流,我们应该做出自己的选择,有时候选择可能会影响一生。
第2个回答  2018-01-20

如果你努力一下,应该不难。

虽然你说你总是感觉是很容易发挥失误,在我看来完全是自己心理作用,对自己不信任,学习办法很多,总是因人而异,而正确的态度只有努力和信心。办事磨蹭不要紧,不要影响学习效率,上网也是,娱乐娱乐很正常,但是过度那就不对了。经历不集中是因为你对于TA的方法不习惯或者不喜欢,这也不要紧,时刻给自己信心,不要放压力,中考其实没有什么。

你的学习这么优秀、级部排名第5、、一共720考了663,已经很不错了,而且荣誉证书也有20张左右,那还愁什么,还有加分因素呢呀,不要愁,加油、要相信你可以的、而且你文科比较好,那就发挥这个长项语文、英语、地理、历史、政治不管中考考哪一门,都要努力去学习。在中考中提升分数,数学、物理、化学这些也要听课。平时能拿你心中的分数就好了、其他都是浮云、加上最后加分政策、综合素质分、你可以考上的,加油,我相信你,同时你也要相信你自己。

第3个回答  2017-12-15

考高中不难。

学子中的小技巧:

一、 学习未动,兴趣先行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它深刻地阐释了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作用。

之所以把兴趣放在首位,也是因为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兴趣能够调度人的更多的精力在某一方面。如果你把兴趣调整到学习上,那你就比别人多了许多精力,胜算也就大一些。

经常向一个学习很好的人学习,3年来,最大的发现也莫过于:她对任何一个科目都充满了兴趣。这种兴趣,使它比别人多了一份求知欲。这种求知欲,使他不会放过每一个从她身边划过的知识。这也使她有了别人都难以做到的对于学习的一种艮劲,所以她能过做出许多别人做不出的难题,也使她可以把自己的基本功培养得十分强大。这足以体现兴趣的力量之大了。

培养兴趣也并非一件难事。在这里我只介绍两种方法。

可以利用人的条件反射,如果一个人总是疲劳时候读书学习,他一学习就想睡觉,长此以往,学习和睡觉建立了条件反射,学习的时候就总是无精打采的。这就是有些人上课总爱睡觉的缘故了。你可以在学习前做一些使自己身心愉悦的事情,学习的时候保持这种愉悦的心情。以后,愉快与学习就形成了条件反射,一学习就高兴,一高兴就学习。这样就做到了培养学习的兴趣。不过学习,其他方面也可以这样做。

兴趣需要别人的赞扬和鼓励。当你需要针对某一方面的兴趣时,你先硬着头皮做这种并不愿意做的事情,并投以很大的热情,争取做得好一点。得到别人的夸奖和鼓励,自然就更愿意做了,这样也可以培养兴趣。我初三的下半学期,有一个阶段政治很差,又没有什么兴趣。但我觉得必须提高政治的成绩了。于是我每天回家先写最难办的政治作业,经常主动地找政治老师探讨问题。就这两条措施,十天之内使我的成绩大有长进。

可以说: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主导因素,决定着学习中的一切其他方面。必须重视兴趣。

二、 务学与求道

还是要引用孔子的一段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是有着深刻内涵的。它揭示了务学与求道的基本关系。

务学就是学知识学本领,掌握技能;而求道是通过学习进一步思考得来的有关事物一般规律的普遍真理(在这里可以认为是那些有实践意义的理论)。务学与求道又可以理解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

务学与求道必须协调发展,保证二者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务学和求道结合的好处很多,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找出苏轼的《日喻》来读读,那里已经叙述得很清楚了。

搞好务学与求道之间的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思考和实干结合上,二是在研究学习方法和实践学习方法上。

思考和实干必须结合:在学习中应该善于思考,从学到的每一点经过思考能够扩展出许多知识,这样就丰富了你学习的内容。这里仅举一例。初二物理学习压强时涉及了连通器原理。书上是这样写的:“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人教版物理第一册 2000年3月第一版156页)那么就可以这样思考上端不开口的是什么样子的(托利拆里管),思考下部不连通改为上部连通是什么(虹吸现象),思考连通器中不装水而装了两种不同的液体会怎样(液体压强的计算),思考连通器中的水如果流动会怎么样(液体流速对压强的影响),思考连通器有哪些应用(船闸的原理),思考在一个水面施加压力,另一个水面产生向上的压力是多少(帕斯卡定律,千斤顶的原理),思考如何证明水面会相平(平衡力)。一个定义,引出了7个思考。这样你的知识就大大地丰富了。

研究学习方法和实践学习方法必须结合:通过思考得到了学习的方法,就一定要试一试,通过尝试为自己积累许多宝贵的经验,通过反复的思考这些经验又能够想出新的学习方法。这样可以不断的有新的学习方法。这才是确定学习方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