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真实历史是什么?

恨天夺我一万年  是谁将我仔细掩埋?  是谁高高在上安排?  一世一世的等你到来,  一等就是千年万载。  怎能忘记心中所爱?  雨夜中的女孩,  即使你已不复存在。  怎能将这结局打开?  背负万年的债,  为的是哪句对白?  心在痛,那微笑后的痛苦谁懂?  恨天捉弄,为何总让一切都成空?  终无用,看灿烂繁华终究随风,  天地难容,为何不把青天都染红?  是谁将我仔细掩埋?  是谁高高在上安排?  一世一世的等你到来,  一等就是千年万载。  怎能忘记心中所爱?  雨夜中的女孩,  即使你已不复存在。  怎能将这结局打开?  背负万年的债,  为的是哪句对白?  不再哀,穿越了多少神话时代?  谁在徘徊?谁最后化作永恒尘埃?  好与坏,比不上一阶阶的决裁,  谁是主宰?谁又躲在天和地之外?

  你真的以为石器时代的古人很落后吗
  你知道人类的正常寿命是多少吗
  正常人~即没修炼过身识的凡人~最起码应该活到175岁左右
  敢不敢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名大爷露出精装的膀子向小伙子们炫耀“看!爷锻炼了100年的肌肉!你有的比吗?”
  为什么现代人活不到175岁?
  因为我们进化了~进化错了方向
  武王伐纣
  姜子牙封神榜只是些小说人物吗
  那些仙人异人真的没有存在过吗
  为什么历史上每一个一统江山的大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砍文化一刀
  秦始皇焚书坑儒~毛革了文化的十年的命
  这些是大家知道的~不知道的呢
  秦始皇烧的到底是什么书~毛破除的到底是什么封建
  文化的断层为什么一次又一次的重现
  我们失去了什么
  老子李耳宅在家里看了20年书~自悟得道~出关之日紫气冲天
  关令尹喜当即称赞其为博大真人并致死追随
  老子看的是什么书
  孔子家贫无父~童年丧母~身世如此杯具~但就因读书三年~17岁遍扬名六国~后人尊其为圣人
  孔子读的又是什么书
  为什么我们是华夏民族而不是华族
  和我们融合的夏族人哪去了
  我们知道商朝的前面便是夏朝~由于无可考证~成了不被承认的神话石器时代
  夏朝便是大禹治水成功后创立的朝代~大禹是夏朝的开朝皇帝
  汤灭夏创殷商是后话
  石器时代的古人连铁器都没有怎么去治水?
  世界上的其他古文明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铁~为什么只有我们的古文明却使用青铜
  要知道青铜看是一种合金~连铁都没有的居然就有了合金科技
  华夏二字可看出~先后华后有夏
  后者到来和前者通婚融合才有了今天我等
  为什么历史对夏人只字不提~留给我们的只有一些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历史被隐瞒了什么~那些讲述着神话的老者们想告诉我们什么
  黄帝是什么人?
  他用什么统一了华夏
  注意~此时已不是华人~而是华夏人
  黄帝于炎帝之间的华夏族内战到底是何等情形
  先看看历史对黄帝的评价:
  他以首先统一华夏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承前启后中华文明的先祖。传说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石器时代吗
  这就是石器时代的原始人该有的作为吗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机械是什么?
  不是诸葛卧龙的木牛流马~而是黄帝的指南车
  指南车是什么?
  它不是指南针~而是一种复杂的齿轮机械在没有指南针的时候我们先有了指南机械
  而且是在石器时代
  黄帝是一名战争专家~政治专家~农业专家~音乐家~数学家~机械工程师~裁缝
  最重要的是他是一个新石器时代原始人
  现代历史体系称我们的上古时代为石器时代
  这里点出几个词汇
  太古远古上古古代
  我们的祖先造词的时候是很有深意的~那时候绝不会出现两个意思完全一样的同义词
  所以现在我们就敢肯定的说~太古远古上古是三个不同的古代文明时期
  黄帝炎帝的时代是上古~其之前还有远古人和太古人
  从一些神话和道教典故我们能发现这样的词汇
  远古真人太古神人
  那可否理解为太古时代的人在科技和人体机能的研发登峰造极~拥有超能力~平均寿命达数千岁或者干脆不死~与神媲美~或者根本就是我们所说的神
  到了远古~神人消失了~只剩下了真人~真人在科技和体能上都无法与神人相比~寿命也只有几百岁
  而到了远古时代(有些典故称远古为黄古~意喻为黄帝的时代)就只有凡人了
  这里说一下三皇五帝
  五帝之首是黄帝~后面四位也都是黄帝一族的后人
  三皇是谁?
  三字经里“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这里是三才说的就是远古三皇
  天皇、地皇、人皇
  人皇伏羲就是创两仪四象八卦的
  地皇神农(民间传说其为炎帝)
  而天皇的身份却显得扑朔迷离
  四库全书里《尚书大传》写到天皇的名字是燧人~就是钻木取火的那位
  而东汉《风俗通》里却说天皇是女娲
  在道教里
  天皇是伏羲~人首蛇身
  地皇是女娲~人首蛇身
  人皇神农~牛首人身
  这是东汉的女娲伏羲图~两人一手持规一手持矩~创天下万物
  规矩一词由此而来
  值的注意的是共济会的标志也是一规一矩
  看到女娲伏羲图我们不禁要质疑~我们的古人是否在暗示我们~女娲伏羲创造的苍生是一种双螺旋的结构呢<这个图自己去网上找下有的>
  说过远古三皇在去看太古
  我们的神话对太古人的描述只有一人~盘古
  盘古的传说从何而起?~最早春秋时期的文献出现过盘古的名字~三国时期的《三五历纪》、《五运历年记》里有过~宋人黄休复的《益洲学馆记》也出现过
  可见盘古的故事自古就有~代代相传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一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三国吴人徐整的《五运历年记》中写到“盘古之君,龙首蛇身……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
  看出些端倪了吗~是的~在古人的描述中~盘古不是人类
  完全不是在现代的儿童读物里描述的一个蛋里蹦出的壮汉那样
  龙首蛇身的盘古创建了天地万物
  他的后人~人首蛇身的女娲和伏羲又造出了天下苍生
  龙首蛇身、人首蛇身、人首人身
  看出这个演变过称了吗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我们被称为龙的传人了吗
  还记得女娲补天的情节吗
  《淮南子?览冥篇》,全文如下: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苍天补,四极正;**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其中的关键词能看出这样几个信息
  天地之间本来支有一柱~但从柱子断裂后~天并没有塌~只是破一洞~可见此柱目的不是撑天~而是连接天地~
  人们能感到大地向东南倾斜~可见地轴在极短时间里发生了偏转
  海水向陆地倒灌~人们只能躲到山上求生
  大量陨石落向人间
  这完全是现代科幻灾难片的场景~古人真的能够凭空想象出来吗
  被古人称为不周山的巨柱连接着天地
  什么样的天?
  天圆地方~为什么古人认为天是圆的?
  地方好理解~地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自然会去想是方的
  天圆怎么理解~像锅一样扣在地上吗~那为什么不说是天盖~
  除古人真的看到一个圆的的天
  有可能吗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国外的古文明从来都没有对月亮的记载~玛雅人精通天文历法~算出了3600年里每一次的太阳风~对外星系的天狼星的伴星都了如指掌~但他们翩翩没有对月亮的描述
  苏美人罗列出十一个天体~很多人认为其中之一是月亮~但为什么代表月亮的那颗比地球都大~那是另一颗天体~根本不是月亮
  在他们的古代~没有月亮
  换而言之就是~月亮曾经是我们华夏族所拥有的~只有我们才能看到
  科学证明月亮在过去的岁月里一直在远离我们~平均每年远离我们几厘米
  也是说月亮曾经离我们很近
  近到什么程度~当我们抬起头时看不到天空~只看到一个美得让人窒息的星球~那就是我们的天
  那你会想没有阳光~万物怎么生长~科学证明~在月光中生长的植物比吸收日光长的更加茂盛~在月光中~人的伤口愈合深度会加快~
  为什么我们中秋要看着月亮团圆~因为我们的灵魂在盼望月亮能再次回来
  那是我们的天
  只属于我们的~和外国人无关~美锅人登月发现的遗迹和太古飞船都是我们祖先的
  只有我们才是月亮下的民族
  被我们尊称为神的高等生命繁育了我们
  曾经有一条连接着月亮和地面的通道~古人称为不周山
  由于一场战争~通道被摧毁~月亮上的设施被破坏并且失控~开始离我们越来越远
  那些高等生命死伤殆尽~我们的先人只能凄凉的看着月亮离开我们无语凝噎
  地轴偏移了~气候也被改变了~一个持续数世纪的史前洪水时代开始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5
一个民族需要一些仰望星空的人,楼主就是这样的人。
生命是怎么来的?人类是怎么来的?
生命进化史上有许多谜团,众说纷纭,难有定论。
若把眼光投向生命最初诞生的那一刻,会从中发现一件很奇怪的事:生命是非常急切地出现于地球上的!它们是如此地迫不及待,以至于根本等不得地球变得更舒适些,地壳刚一成形,它们就来到了!
接下来的三十亿年,生命持续发展。这是相当漫长的时光,占去了地球历史的三分之二!生命在进化中作了些什么事情呢?给水中和空中增加了氧,从单细胞向多细胞转变了,还分出了性别。按说这些也算是大事了,可是与三十亿年的时间相比,还是略显平静了些,特别是没出现什么异军突起的强势物种,也没有生命大灭绝,与后来出现的重大事件相比,好像有点对不起这么久的时间一样……怎么会这样?
突然,在5.4亿年前的寒武纪,如石破天惊一般,地球上一下子涌出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不约而同地迅速起源、立即出现,一系列与现在动物形态基本相同的物种集体登台亮相,短短的几百万年内,我们现在所有动物的祖先全都面世了,这就是学术界上称为重大悬案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这次生命大爆发之所以成为悬案,并不是因为产生的物种太多,而是多得毫无道理。这么多物种,并不是在漫长的30亿年中,通过“一生二、二生三”这个过程演化出来的,而是不知什么原因,很突然地全出现了。我们现今的大多数生命形式,都可以到寒武纪去认祖宗,而寒武纪大爆发出来的生命,却没有一个共同的“祖生命”可认!另人不解的是从那以后再也没产生过新的生命门类,不论是什么事物造就了生命,它为什么又停产了?
科学界普遍认为,地球生命演化史经历过五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第一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导致大约80%的物种灭绝。第二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距今约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海洋生物遭受了灭顶之灾。最严重的一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距今约2.5亿年的二叠纪末期,导致超过95%的地球生物灭绝。在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发生了第四次生物灭绝,爬行类动物遭遇重创。第五次最为人熟知,在6500万年前,长期统治地球的恐龙灭绝了。
好惨,二叠纪竟然毁灭了95%了地球生物!多悬啊,稍微加把劲儿,就不会有今天的你我了。科学家们对大灭绝的原因众说纷纭,但都认为与环境突然变化有密切关系。真是这样吗?众多大灭绝事件最可乐的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出来的五界十三门,竟没有一家被灭界绝门。
远的就不说了,我们看看最近的一次恐龙灭绝吧。恐龙曾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统治地球一亿七千万年,进化极为完善,这么说吧,把所有的恐龙灭绝,比灭绝今天六十多亿人类还要困难三倍。因为人类没有住在水里的,也没有飞在天上的,恐龙都住到南极洲去了,适应性超强。
然而恐龙还是灭绝了,这是不能否定的事实。那会是什么级别的灾难才能把恐龙灭光啊!全世界七大洲同时发动了地面、水中、天上的巨灾?地球末日也不过如此吧?要知道,恐龙不是因为个子太大才成为牺牲品的,许多种类的恐龙个子不大,有的也就是一只鸡那么大(秀颌龙)。如果连只鸡也不放过,这样的灾难,地球上至少有90%的生命要给恐龙陪葬吧?
可是没有!这次灭绝的伤害程度远不如二叠纪那一回,大量的物种保存了下来,其中有比恐龙古老的,也有比恐龙新生的。难道幸存者都比恐龙适应能力强?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恐龙成了最倒霉的?
在生命进化树上,哺乳动物被放在了最高的地方,以显示其高级地位,可从客观角度看来,哺乳动物不但不高级,反而是些很古怪的劣等品。为什么?简单说几条(详见《天机论》)
纵观生命和人类的起源及发展,为什么有如此多的怪事?不管怎么看,这绝不是神的手法,神吹口气或捏点泥巴就能办到的事,为何如此大费周章?若说是大自然干的,可信度也不高,无数不可思议的巧合使我们失去了说“偶然”的勇气。那么是外星人吗?也不对,外星人有什么理由花上30多亿年创造生命和人类呢?况且他们自己又是谁创造的?
第2个回答  2015-12-21
什么是历史?
这是一个既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给历史下定义,就好比给文化下定义,可以有五花八门的说法。
不妨看看大师们是如何说的。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说:“历史是胜利者的宣传。我本人是经常意识到有必要降低胜利者宣传的必要性。”此话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太过于情绪化,失之偏颇。
英国历史学家卡尔(Edward Hallett Carr)说:“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 这种说法,与荷兰历史学家盖尔(Pieter Geyl)所说“历史是一场永无休止的辩论”,同样不失机智与精辟。卡尔如此解释他的观点:只有借助于现在,我们才能理解过去;也只有借助于过去,我们才能充分理解现在。此话言之有理,蕴含着相当深刻的哲学思辨,但作为历史的定义,似乎不能令人满意。
于是,只能求助于学究式的定义。《大英百科全书》(1980年版)说:“历史一词在使用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含义:第一,指构成人类往事的事件和行动;第二,指对此种往事的记述及其研究模式。前者是指实际发生的事情,后者是对发生的事件进行的研究和描述。”这个定义说明了历史与历史学的联系与区别,无疑是正确的。
在古希腊文中,“历史”最初的含义是询问或调查,后来引申为“作为询问结果而获取的知识”,显然这是上述定义中的第二含义。比利时历史学家皮朗(Henri Pirenne)说:“历史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发展”,把历史的双重含义包含在一起,“人类社会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发展”指的是历史自身,而对“人类社会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发展”的描述、研究,便是历史学。 历史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可以说自从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便有了历史学。商朝甲骨文中就有“史”字,其字形仿佛人手握笔记事。这个“史”,就是商朝专门掌管祭祀和记事的官员,即所谓的史官。以后,西周时的太史、内史,春秋时的外史、左史、南史,都是专掌记事的史官,正如《礼记·玉藻》所说:“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史官们为后人留下了历史记录或历史著作。孔子说他“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其本意就是说他一生只想整理历史而不创作,《诗》、《书》、《礼》、《乐》、《易》、《春秋》,便是孔子学习和整理历史的产物,也是孔门讲学的教材。其中最具历史学意味的著作当推《春秋》,他是孔子依据当时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一本春秋时代的编年史,成为后世编年史的滥觞。当《春秋》由“史”升格为“经”以后,又派生出注释《春秋》的“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大大丰富了这部春秋时代编年史的内涵。
两汉时司马迁所写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出现后,中国的历史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史学成为显学,蔚为大观。从此连绵不绝,留下了号称“汗牛充栋”的历史著作,其规模之宏大,品种之丰富,卷帙之浩繁,衔接之紧密,在世界文明史上绝无仅有。每个中国人应该为此而感到庆幸和荣耀。

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在当代中国,历史学受到了空前的冷落,社会上出现了轻视与鄙薄历史的风气。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中学教育中,历史更已成为一门不被重视的课程。大学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以复旦大学论,只有文史哲三系有中国历史课程,其他各系均付阙如,这与半个世纪前,中国通史是大学一年级(不分文理科)必修课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难道随着科学技术现代化,人们就可以不必学历史了?非也!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在新闻传媒(报刊、广播、电视等)中,缺乏历史素养的知识性错误比比皆是,已经成了有识之士无法容忍的“公害”。沪上一家大报,竟然堂而皇之误导读者:北宋的徽宗、钦宗死于漠北,实在令人惊诧莫名!徽钦二帝的死地五国城,即今黑龙江依兰县,与“漠北”(蒙古)风马牛不相及。一些政府官员、企事业负责人出于对历史的轻视或无知,已经或正在制造一起又一起“建设性破坏”,毫无顾忌地拆毁、摧残文物古迹、近代优秀建筑。作家冯骥才十分感慨地对新闻记者发表谈话:“我们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文化遗存,正经历着一场大规模的一次性破坏,这种破坏与‘文革’中不一样,‘文革’时是当作‘坏’的东西恶狠狠地破坏,现在是当作‘旧’的东西,用新的、更美好的东西替代,是乐呵呵地破坏。”(《探索与争鸣》1996年第11期) 轻视历史所带来的恶果,或者说是对社会的一种惩罚,现在已经屡见不鲜了。在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度里,轻视历史实在是不可思议的!
更加使人感到忧患的是,大批在外国大学留学的中国学子,当外国学者与之谈起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时,居然一问三不知。“数典忘祖”在这批未来的学界精英身上,已经不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一个严酷的现实。这种不正常状况,难道还不值得有关方面深刻反省吗?
1996年5月16日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会议上发言:“爱国需要历史。无论是学习社会科学的,学习自然科学的,都应该看一部关于历史的简明而可靠的书。‘历史上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鲁迅《华盖集》) 学习和了解历史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光明日报》1996年5月21日)一位主管科学技术的政府高级官员能说出如此这般至理名言,是难能可贵的。宋健为了论证他的观点,特地引用西方记者坦普勒(Robert K.Tmple) 写的《中国——发现与发明之邦》中一段振聋发聩的话。大意是,李约瑟(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的研究解开了西方人和中国人都未曾知晓的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迷惘,当代世界文明是由中国文明和欧洲文明综合而成的。当17世纪西方传教士向中国皇帝敬献钟表时,中国人感到惊奇;殊不知最早发明机械表的正是中国人自己。欧洲的农业、造船、采油、多级火箭、大炮、降落伞、造酒、造纸、印刷、象棋、蒸汽机原理、天文学、十进制数学、算盘等,都是文艺复兴以来从中国进口的。没有中国的造船技术,指南针和其他发明,欧洲17世纪以来的各种发明创造和产生革命都根本不可能产生,也不会有英国骑士时代和殖民帝国时代。
读了这一段出于西方人对中国历史与文明高度评价的话,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自豪之余,难道不应该对自己历史知识的贫乏,而羞愧得无地自容吗?

轻视历史,不仅意味着数典忘祖,而且意味着否定自身存在的价值。因为现在正发生的一切,即将成为历史,而载入史册。如果我们的后人也以轻视历史的来对待我们这个时代,那么我们这一代人所作出的艰苦卓绝的贡献,就将变得毫无意义。
历史给人以智慧,教人以具有历史纵深感的深邃眼光去看待过去,现在,将来,而不被眼前方寸之地所局限,不至于成为鼠目寸光的庸碌之辈。只有深刻地认识过去,才能理解现在发生的一切,才有助于选择一条正确前进的道路,才能展现美好的未来,历史并不是一些人眼中所谓“老古董”。历史是常学常新的。历史学家的职责并非简单地复原历史,而是对历史不断作出新的解释,为当代提供足资借鉴的“镜子”,或一种考虑全局,展望未来的思路。从这个意义上讲,意大利历史哲学家克罗齐(Benedetto Croce)的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实在是意味深长的。
第3个回答  202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