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习计划怎么写

如题所述

  历史学习计划

  对学习历史的目标要明确,实现目标也有保证。学习计划就是规定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方法步骤达到什么学习目标。短时间内达到一个小目标。长时间达到一个大目标。在长短计划指导下,使学习一步步地由小目标走向大目标。
  (一)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有弹性地安排时间去学习,使学习有秩序地进行,有了计划可以把自己的学习管理好。到一定时候对照计划检查总结一下自己的学习,看看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优点发扬,缺点克服,使学习不断进步。  
  (二)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大有帮助。良好习惯养成以后,就能自然而然地按照一定的秩序去学习。有了计划,也有利于锻炼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无论碰到什么困难挫折也要坚持完成计划,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三)提高计划观念和计划能力,使自己成为能够有条理地安排学习,生活的人。这种计划观念和计划能力,学生都应该学习和具备,这对一生都有好处。  
  (四)知识要扎实,条理要清楚,逻辑要连贯。要有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对课文中不能理解的地方,先自己思考,实在搞不清楚就准备一个历史问题本写下来,明天问老师  
  (五)在历史课堂上,同学们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勇敢的提出问题,大胆的进行辩论。
  (六)在课余时间,多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多看一些有关历史的节目,开阔一下视野,积累课外知识,丰富自己的大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0

制订历史学习计划,关键在于根据复习时间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第一步:

“史实”——知识整合
历史复习的第一步,要梳理该章主要大事,归纳历史线索,概括阶段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对基本史实和阶段特征的掌握必须准确、全面,要建构清晰完整的历史体系。复习时,要快速阅读,迅速翻检,准确勾勒历史线索,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概括历史阶段特征。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章,整体体现了一个线索,那就是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第二步:

“史通”——联系比较
联系与比较,触类旁通,古今中外融会贯通,形成立体思维。这一步要求学生不能拘泥于本章的内容,而要以本章知识为主要出发点,前后联系,能力迁移。强调历史本身的横向和纵向联系。例如将第一单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与《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为什么中国会君主专制不断强化,而西方却是走了另外一条道路?
第三步:

“史论”——史论结合。
运用所掌握的一些理论,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对历史现象进行探索质疑,科学分析历史的因果关系,使历史学习上升到较高理论层面。历史科《考试说明》列出的“能力要求”4项10条中,明确提出“史论结合”,这就要求历史阐释时要论从史出,立论鲜明,要把基本的理论观点溶入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评价之中,既不能把理论像标签样贴在史事上,也不能理论加史事搞成拼盘状。
第四步:

“史感”——感受历史。
学生通过系统的历史学习和复习,感受历史,走进历史,体验历史,形成全新的历史时空观和历史新感受。“史感”更多的是体现出史学的功能,从历史中认识现实,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历史的成败得失,纵横比较中,产生新的经验教训、启发,以此指导生活,引领人生。


总复习的目的是对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所学的知识全面复习巩固,因此复习时要对照大纲教材的要求,根据复习时间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查漏补缺,解决疑难,达到全面掌握。此外,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复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复习,还应包括学习方法的回顾和总结。通过学习方法的不断总结和完善,就可以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2-20
1 中国近代史发展线索(1840年——1949年)

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结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任务:反帝反封建。

分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1.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结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

3.分期:(1)清朝后期的统治(1840—1912年)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

4.清朝后期的统治。

五次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中法战争(1883—1885年);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六大运动或革命: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农民阶级]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

维新变法运动(1895—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

义和团运动(1898—1900年)[农民阶级]

辛亥革命(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

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1.开始: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结束: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3.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

4.分期:(1)建党时期(1919—1924年);

(2)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

(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

(4)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5)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5.建党时期:

(1)五四运动(1919年); (2)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召开](1921年)

6.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开始: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结束:1927年“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2)重大事件: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黄埔军校成立,北伐战争,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7.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开始: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 (2)结束: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3)重大事件: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工农红军长征;遵义会议;“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8.抗日战争时期:

(1)开始:1937年卢沟桥事变。 (2)结束: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

(3)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

(4)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重大事件:卢沟桥事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南京大屠杀;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共七大;抗日战争的胜利。

9.解放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1)开始: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 (2)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4)重大事件:重庆谈判;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1947年);三大战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渡江战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

中国现代史发展线索(1949年——现在)

开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社会性质:(1949—1956年)新民主主义社会

(1956—现在)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

分期:(1)过渡时期(1949—1956年底)

(2)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底—1966年夏)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夏—1976年10月)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底—现在)

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底)

1、开始: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结束: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3、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

4、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5、重大事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

(2)抗美援朝(1950年—1953年)

(3)土地改革(1950—1952年)

(4)“一五”计划的实施(1953—1957年底)

(5)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

(6)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底—现在)

1、开始: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2、性质:社会主义社会

3、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底—1966年夏)

1、开始: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2、结束: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3、重大事件:(1)中共八大(1956年)

(2)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制定(1958年)

(3)左倾错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的成就及模范人物。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夏—1976年10月)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底—现在)

1、开始: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指导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二大形成)

3、方针: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4、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三大提出)

6、统一工作:“一国两制”,港澳回归。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发展。

7、国防工作:人民海军、空军的发展及导弹部队的建立。

8、民族工作:民族区域自治。

9、外交工作:[方针]独立自主[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大事]:建国后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71年10月25日恢复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2001年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

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归类线索

一.思想上

1.文艺复兴(14—16世纪) 2.思想启蒙(18世纪末)

二.政治上: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和改革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2.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

3.法国大革命(1789—1783年)

4.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

5.俄国1861年改革(1861年)

6.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三.科技上:三次科技革命

1.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70年代)——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3.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

四.战争:两次世界大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

2.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945年)

五.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1.英国宪章运动(1836—1848年)

2.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年)

3.巴黎公社(1871年)

4.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5.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六.两战后经济的发展

1.一战后经济的发展

(1)稳定时期:1924—1929年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期1929—1933年

(3)经济危机的调整:美国罗斯福新政(1933年)

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欧洲和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2.二战后经济的发展:美国经济的发展;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

3.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经济呈全球化趋势。

七.政治格局的变化

1.一战后政治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二战后政治格局: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

3.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格化格局结束,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第3个回答  2015-07-17
你好,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跟着老师走,上课听讲,下来之后总结、归纳、理解记忆、做题实战运用。所谓的学习计划主要是自学,根据自己薄弱的科目,合理规划时间、查缺补漏、复习提升。

学习计划的完成主要是利用课余时间,不能为了完成自己的计划耽误正常的学习和复习,一定要提高学习、复习效率。我通过练习“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来激发大脑潜能,提高学习和复习效率。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复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我们“脑、眼”潜能,培养我们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音现象,越过由发声到理解意义的过程,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式,实现阅读提速、整体感知、理解记忆、注意力集中的飞跃。

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我们的阅读速度提高5-10倍,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学习、复习效率,取得好成绩。目前,我们学校很多班级开展的假期速读速记训练班,用的就是精英特快速阅读记忆训练系统。

更多关于学习的内容可以到百度贴吧《高效学习法》吧交流讨论,里面有很多值得借鉴学习的内容。
第4个回答  2019-02-18
学习计划:
1. 每天早上6:20起床,用10分钟将头天要背的课文温习1—2遍,6:40从家出发。
2. 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做好笔记。
3. 认真仔细写作业,不对答案,认真对待每一门课。
4. 写完作业后,复习当天的内容并预习第二天上课的内容。
5. 对于副课及历史、地理、生物每学完一课后,要用心去作自己买的课外习题书,作的时候要做到不抄答案,不看书,凭借自己所学的去做。如果遇到不会的题,也不能马上看答案或看书,要等到全部做完后,再去找答案,并及时背过。
6. 对于主课及数学(代数、几何)、语文、英语、物理和政治,每学完一单元或一课时,要对比《优化设计》的讲解部分进行进一步的加深理解和巩固,并要做练习题,写时仍不能抄答案,写完后可交老师批改或对照答案,找出错误及时纠正。
7. 遇到不懂得要及时问老师或问同学,弄明白。
8. 每天晚上听30分钟英语,训练自己的听力。
制定学习计划的步骤:
1、认清优势和劣势。
分析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不要看别人定什么目标,自己也给定什么目标。不适合自己的目标,结果不是半途而废,就是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所以,分析的强项弱项,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到需要加强、提高的地方。是制订学习计划的第一步。
2、确定目标,由易到难。
简而言之,学习计划就是规定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方法、步骤,达到什么学习目标,按部就班的完成,完成预期的结果。但在制订目标时,也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可以把一个学期的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阶段性的小目标。
3、约束自己,持之以恒。
计划定下来一定要坚持,执行计划的过程,同时也是训练自己遵守规则、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有的计划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比如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背单词的练习。这种训练可能持续两三个星期都不会看到十分明显的效果,但是坚持半年到一年,词汇量会有惊人的提高。
4、阶段评估,增加动力。
开学一段时间以后,可以阶段性地回顾学习计划的完成情况。如果计划完成得较好,看到自己的进步,会更有动力,并以此为依据调整制订更适合的新的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