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句话的出处是?

如题所述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出自《新唐书》中的《陆象先传》,全句比喻常常自己跟自己过不去,遇事生非,疑神疑鬼的自找麻烦。

典故:

庸人自扰

陆象先常道:“天下本来没有那么多是非,庸人自己心里不安,才生出许多是非。如果能从心灵的源头上开始清理,那天下的事就简单多了。”

这句话后来被概括为谚语“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以及成语“庸人自扰”,比喻本来没有问题而自找麻烦。

扩展资料:

《新唐书·陆象先传》

陆象先(665年-736年),原名景初,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朝宰相,门下侍郎陆元方之子。

陆象先出身于吴郡陆氏太尉枝 ,早年历任扬州参军、洛阳县尉、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中书侍郎,并在太平公主的举荐下担任宰相。但他始终不肯依附太平公主,并拒绝参与政变密谋。先天政变后,进封兖国公,出为益州长史、剑南道按察使。后历任蒲州刺史、太子詹事、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同州刺史。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陆象先病逝,追赠尚书左丞相,赐谥文贞。

参考资料: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百度百科

陆象先-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1
世上本无事 庸人自扰之

这个与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师所做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意思有些相似

出处: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畿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畿子: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畿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畿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畿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畿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畿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边,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由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畿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弘忍看到这个畿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慧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慧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个畿子。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这时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传了衣钵给他。然后为了防止神秀的人伤害慧能,让慧能连夜逃走。于是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没有追到。后来神秀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原文是出自《新唐书·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
后人改了就成这样了
释义为本来没事,自己找麻烦。
另说这不是出自什么诗文。

这只是中国禅宗三祖僧璨说过的一句话,是用口述形式传下来的。但在古代这句话被人视为经典,所以才被大量的被摘抄进文章之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9-01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释义 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出处 《新唐书·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第4个回答  2023-07-29
这句话"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是出自南朝宋代文学家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载了晋末南朝时期社会风貌、人物志怪和言行轶事的著名古代笔记小说。

这句话表达了一个观点:其实在世间本来并没有什么大事情,只是一些平凡的人自己无端地制造烦恼而已。它暗示了人们经常纠结于琐碎的事情,为微不足道的问题困扰自己,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

这句话启示我们应该以一种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琐碎和困扰,不要过于纠结于细枝末节的事情,而是应该关注更为重要的事情和价值。它提醒人们保持冷静、从容和淡定,避免在无谓的琐事中浪费精力与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