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涵为话题的高一作文

如题所述

民族的内涵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在这个本该普天下所有孩子开心过节的时刻,却有一些孩子因为地震失去了家人,失去了健全的肢体,他们的“六一”儿童节既让人牵挂,又让人感伤。

  然而,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又注定与往常不尽相同,我们在为那些不幸的孩子而伤痛之时,同时又为他们在灾难中表现出来的坚强和勇敢而泪流满面、感慨万千。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这些孩子用他们的表现和精神,为儿童节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而这种内涵即是延续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让我们铭记这些孩子:高举稚嫩的臂膀,躺在担架上向营救者敬礼的三岁孩子小郎真;双腿被卡鲜血直流,却不忘给救援的叔叔唱《两只老虎》的幼儿园小朋友任思雨;本已逃生,为救同伴又冲回废墟,失去了右臂的8岁小女孩王彬;劫后余生,却镇定地救起两名同学的9岁小学生林浩;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的贫困好学的女孩邓清清;被困瓦砾下,带领同学一起高唱《团结就是力量》的坚韧女孩郭婷婷;被救后以“叔叔,我要喝可乐,冰冻的”的忧伤逗乐中国的阳光男孩薛枭……一幅幅感人肺腑的画面,都在讲述着一个个潸然泪下的故事。穿透在这些故事中的正是不屈的民族脊梁和国家希望。

  一场地震,让我们看到了隐含在自己民族中的优秀文化和坚强品格,同时也让我们的人性在这场灾难中被不断放大。坚韧、顽强、乐观、团结,这不但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也是重塑民族精神的一个契机。从何做起?从孩子的教育做起,从汶川地震中那些可亲可敬的孩子们展示给世人的精神面貌做起。

  曾几何时,我们主观地认为道德在商业化的大潮中逐步退隐,对孩子的教育也都带上了市场化的功利色彩。其实正是这些偏离人性的教育让孩子过早地打上了社会的功利主义烙印。殊不知,孩子的内心是最纯真的,孩子的人性也是最闪亮的,如何让他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历史内涵,延续坚毅果敢的民族性格,现代教育应该有所反思。

  当城市里的孩子被培育成温室里的花朵,我们才会体会“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不易;当不少幼儿园将“六一”文艺汇演开到了五星级大酒店,我们又怎么来面对在帐篷里就着微弱灯光学习的灾区孩子?没有挫折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式生活,很难想象这些被娇生惯养的孩子会懂得感恩,会从容自如地应对灾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要感谢灾区的孩子,感谢他们在灾难降临时表现出不屈和坚强。他们的所作所为带给大人们的并不是简单的一次感动,而应是整个民族、整个教育的一次彻底震撼。可以说,是他们铸就了民族的灵魂,是他们将挑起民族的大梁。

  “少年强,则中国强”。若干年前,梁启超就发出了如此警醒。庆幸的是,灾区孩子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强大。如此,“六一”儿童节,就不能止于营造一时的节日快乐,而应将灾区孩子的不屈和坚强渗透其中,让所有的孩子都学会长大,从而在将来能支撑起我们厚重的历史和文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26
字,是体现书法家内心精神气质和风貌的载体。

而我的字既无篆隶家的字的一丝古拙朴茂,也无魏家字的半点率真野逸。只是那字方中带圆,婉转从容,却又结构松紧合度,透露出淡淡的醇雅。

当我独自一个人享受寂寞时,字也会随之孤独寂寞。凝重的气氛感染了字的一笔一划,它不再那么完美。弯弯折折似一长竹的竹节,一点一划像那独自守望海边的老人。它们垂下脑袋,灰心丧气,没了往日的神采飞扬。

而当快乐的风吹过这字里行间,却又似精灵舞动起来。虽然无法如怀素一样秋风扫落叶般涂鸦,但却能行云流水,丝毫不愿只躲在这小小的框格里。逃出牢笼,寻找新的自由与豪放。

可不论怎么说,字终归还是这样。整整齐齐,犹如那天安门前等待检阅的部队;柔中带刚,铿锵有力。虽然看起来有些严肃,有些太过规矩,但内心依然有着年轻般的熊熊燃烧的热情。一折一横,容不得半分离弦,正如我那谨慎仔细的性格一般。可有时我也大胆地放开胸怀,尝试着拥抱一切,那字也更加活泼飞舞。

我的字没有所谓的高贵,只是保留着十六岁的纯真与那不屈的铁骨。也许,他们并不完美,但都独一无二。

笔下真性情,它是向人们敞开的另一扇心灵之窗,它告诉了主人一切,向人们解读了字中真正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