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MPhil/PhD申请,老板看重什么(转)

如题所述

我在香港MPhil也快要毕业了。由于研究进展还行,所以和老板关系不错。平日里他跟我聊了一些录取的事情,而这学期老板让我帮他招一名学生,所以自己看了不少人的材料。以下就结合对录取过程中老板衡量学生的几个标准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对后来申请者有所帮助。最看重的:研究潜力。因为招学生过来是要做研究和发论文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用来衡量一个学生是否有某一方面的研究潜力的。具体来说如下:1.学校背景。没办法,很多老板都首先看这个。比如说我老板就喜欢招清华的。一方面,清华的学生的确比较聪明;另一方面,我老板做的方向大陆也就只有清华等一两所学校做的还可以,所以他们的学生对这个方向可能比较了解。如果你不是清华这种牛校的,但是你以前师兄师姐在这个老板手下做得很好,那么老板也会比较青睐你们学校的。(e.g.,我老板也喜欢华中科大的学生,因为他接触过的华科的学生都做得很好,科研很努力。当然,也有做得不好的,但是他没有接触到,呵呵)2. GPA及排名。这个是衡量你大学期间表现一个最可靠的标准,所以任何老板都会青睐GPA和排名超高的学生。大学三年下来GPA能够达到约90/100,无疑能让教授眼前一亮。GPA不能够说明一个学生多聪明,但能够说明这个学生还比较努力。但是你GPA比别人高两分,老板就一定录取你吗?不一定。比如,GPA88和90的同学,其实差别并不大,可能就是前者更粗心一点而已,或者考试技巧差一点而已。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在与老板的project比较相关的科目里面考得很高的话,老板就偏向于你了。比如我老板,他做的东西对线性代数,控制理论和电路理论及IC要求很高,他会比较着重看这几科的成绩。3.paper。对于研究生来说,你如果没什么好paper,这是你的劣势。老板可能会想:你在大陆读硕士期间都没有什么paper,到香港来可能照样也不会有什么好的publication。对于本科生来说,paper不是必需的,但是有paper会让你增添不少砝码。具体来说,老板一般只看重一作的paper,中文期刊老板也不怎么看(因为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如果你有国际期刊(哪怕是很烂的国际conference)paper,这会大大增加你的砝码。当然,发国际期刊/会议对很多大陆学生来说很难。在这种情况下,有中文paper总好过没有paper。有的教授会看,但有的教授不care中文paper。所以,这个就得看老板的标准了。4.研究兴趣,毅力,想法等等。这个其实很好考察,给你指定几篇paper,让你在规定时间之内按照要求写一个RP。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看这些陌生的paper就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所以很多学生放弃了。但如果你能够坚持下来读完,并且把基本的方法总结清楚,那么在教授的心目中,你会增色不少。如果你能够谈一些自己的idea,而这些idea对老板现在的课题有一些帮助,那你的几率就更是大大增加了。可惜的是很多人选择的方式是放弃不写,或者是copy+paste。前者在老板心目中的形象是畏难,不能直面学术中的问题;后者在老板心目中的形象是应付了事,做不出什么真东西。这两种人,依我老板的风格会被直接刷掉。所以,对RP,我的建议是:自己写,写错了很正常(因为你本来就是门外汉),但要写出自己理解的东西和想法。面试:这个非常重要。很多香港的学校都会组织面试。主要目的:一,看看这个学生英语口语及写作能力如何(面试表现出来的英语水平其实比GT更可靠);二,考察一下学生的研究兴趣及相关背景;三,确认学生是否真如材料中所反映的那么优秀,因为很多人在材料里面把自己吹得过高。在面试中,对专业有很深的理解,或者经常阅读国际期刊/会议论文的同学会比较有优势。有的老板会考一些专业题目,但很少见。1.GT/IELTS。很多学生把英语成绩看得很重,我认为这是被新东方等机构给毒害了的结果。这个只要过了研究生院的最底线就够了。我老板明确地说托福和GRE,他统统不care.不光在香港,在美国,也没多少人care这个玩意!2.3.工作/专业经历。如果和老板的课题有关,写在申请材料里面会有用,如果不相关,就不要写了。比如,有的学生喜欢把“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写在简历上。我的建议是把于学术无关的直接删掉。简历上写如下内容就够了:本科/研究生就读学校,GPA及排名,publication,感兴趣的方向及导师,与学术相关的重要荣誉(注意,与学术相关且重要的!),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工作经历,GT(方便老板check一下是否过了最低线)。一般来说,简历一页就够了,如果你的publication和重要荣誉很多,那就写两页吧。不要写的罗罗嗦嗦。总结:老板看材料的时候要寻求一下答案:学生学业是否优秀?此学生是否适合做研究?是否具备此方向的基本能力或者潜力(比如,是否有很多的点子,是否对做科研很有热情,是否很努力)?因此,你的申请材料就应该证明你的答案是positive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08

主要:

    学校背景;

    GPA及排名;

    paper;

    研究兴趣,毅力,想法等等。

次要:

    GT/IELTS;

    推荐信;

    工作/专业经历。

简介:

MPhil一般是PhD第一年,也叫副博士。这么说吧,一般PhD课程注册的时候都是以MPhil注册的,成绩好顺利进入第二三年转成PhD。相对来说研究成分比较多,课程比较少;读完第一年不想接着念了,可以拿个Mphil的degree回家。LLM是正好相反授课制的硕士,LLM在其他国家也是针对具体小方向的硕士课程。

MPhil所进行的是为期两年的专业研究。一般很少上课 -- 除非是导师制定选修某些课程。同时,一般也很少考试。只是交研究报告,论文就可以了。从某种角度,MPhil和PhD差不多。泛泛的讲,两者的差异在于从事研究的时间不同:前者是进行两年的专业研究;后者是三年。除此之外,最关键的区别就是,两者的培养目的和对研究课题的要求程度不一样。

多在英联邦国家大学设置。中国香港大学也有Mphil招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