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关于书法的竞赛题,在线等......

关于书法的基本常识,用于组织活动,100道左右,请付答案,如果满意,还有额外奖赏,谢谢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国书法至少已有( B )的历史

A、4500年 B、3500年 C、2500年 D、2000年

2.甲骨文( B )发现于商代后期王都遗址——殷墟

A、1800年 B、1898年 C、1919年 D、1818年

3、历史上青铜器铭文的兴盛时期是( B )

A、殷商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4.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的晋系文字最典型的是( B )

A、石鼓文 B、侯马盟书 C、温县盟书 D、秦公大墓石磐刻石

5.属于端庄平正、法度严谨一路的东汉碑刻是( A )

A、乙瑛碑 B、礼器碑 C、曹全碑 D、张迁碑

6.《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C )

A、崔瑗 B、李斯 C、许慎 D、赵高

7、东汉后期的书家曹喜开创了一种书法流派,它是( D )

A、篆书流派 B、隶书流派 C、行书流派 D、草书流派

8.书体演变的终结期是( C )

A、西汉 B、东汉 C、魏晋 D、唐代

9、王羲之的早期作品还保留着隶书痕迹,这件传世作品是( B )

A、兰亭序 B、姨母贴 C、初月贴 D、贺捷表

10.传世的东晋唯一的文人书家墨迹是( A )

A、王珣《伯远帖》 B、王献之《鸭头丸帖》 C、王羲之《丧乱帖》 D、王羲之《兰亭序》

11、洛阳龙门造像中,阳刻的造像是( D )

A、牛橛造像 B、姚伯多兄弟造像 C、杨大眼造像 D、始平公造像

12、唐代僧人怀素的《自叙帖》属于( C )

A、小草 B、章草 C、狂草 D、行草

13、《谢鲲墓志》和( C )1965年出土后,郭沫若发表《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引发了“兰亭论辩”。

A、《王仙之墓志》 B、《王建之墓志》 C、《王兴之夫妇墓志》 D、《王建之夫人刘氏墓志》

14、宋太宗诏修的《淳化阁帖》,其中王羲之、王献之的作品大约占( C )

A、三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一半 D、全部

15、褚遂良的楷书之最,也是其最晚的作品是( B )

A、《孟法师碑》 B、《雁塔圣教序》 C、《伊阙佛 碑》 D、《枯树赋》

16、几乎一生全用行书书写碑版,而且还自撰自书的唐代书家是( A )

A、李邕 B、李世民 C、贺知章 D、怀素

17、《补怀素自叙帖前六行》的书家是( A )

A、苏舜庆 B、苏舜元 C、徐锴 D、李建中

18、元代书坛的总体特征是( A )

A、复兴晋唐书风 B、延续宋代书风 C、南北书风融合 D、追求个性解放

19、被袁宏道称为“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的是( A )

A、徐渭 B、傅山 C、张瑞图 D、王铎

20、清代初期,查士标、沈荃、姜宸英等书家的书法风格延续属于( B )

A、赵孟俯书风 B、董其昌书风 C、以碑破帖书风 D、碑派书风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21、东汉中后期的书法流派主要有(A)(B)(D)(E)( )

A、曹喜的篆书流派 B、杜操、崔瑗和张芝的草书流派 C、李邕的行书流派 D、蔡邕的隶书流派 E、刘德升的行书流派

22、北朝的碑刻有(C)(E)( )( )( )

A、爨龙颜碑 B、爨宝子碑 C、张猛龙碑 D、瘗鹤铭 E、中岳嵩高灵庙碑

23、柳公权的楷书代表作有(A)(B)(C)(D)( )

A、玄秘塔碑 B、神策军碑 C、回元观钟楼铭 D、金刚磐若经 E、不空和尚碑

24、被后人称作“宋四家”的书家,除了苏轼以外,还有(B)(D)(E)( )( )

A、范成大 B、蔡襄 C、张即之 D、黄庭坚 E、米芾

25、元代后期最为典型的隐士的书家有(A)(B)(C)(E)( )

A、吴镇 B、杨维桢 C、倪瓒 D、饶介 E、陆居仁

26、明代以前书法的样式主要是(A)(B)(C)(E)( )

A、翰扎 B、手卷 C、团扇 D、折扇 E、条幅

27、阮元的著作有(A)(C)( )( )( )

A、南北书派论 B、艺舟双楫C、北碑南帖论 D、广艺舟双楫 E、淳化阁帖考证

28、下列书法家中并称为“元初三大家”的是(A)(B)(E)( )( )

A、赵孟俯 B、邓文原 C、康里巎巎 D、吾衍 E、鲜于枢

三、辨别题(每小题2分,共4分)

29、图1所示是 东汉 (时代) 《悬泉置麻纸墨迹》 (作品名称)





1





2

30、图2所示是 宋代、李建中 (时代、作者) 《土母帖》 (作品名称)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31、金文——秦称铜为金,因而把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又称“钟鼎文”、彝器款识、“钟鼎款识”。

32、江淮汉简——是我国长江、淮水流域出土的西汉简牍。如山东临沂银雀山、湖南长沙马王堆、江苏连云港等地出土的西汉竹木牍和帛书。内容多为古代典籍,如马王堆的《老子》,银雀山的《孙膑兵法》,其书者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书风多古雅、沉稳,用笔结构讲究富于变化。

33、墓志——因曹魏、西晋禁碑,墓志代起。墓志是由东汉埋入墓圹的刻石文字转化而来,故又称圹志、埋志。

34、初唐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

35、《淳化阁帖》——宋淳化三年(992)太宗令王著将历代名家墨迹汇编成十卷,摹刻于枣木板上,名为《淳化阁帖》。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6、什么是“前碑牌”?

答:前碑派,就是清代碑派的前身。他们以擅长写隶书、篆书为主。其中大多数人曾对传统帖学下过功夫,创作中有揉合二者或以碑破帖的特征。以邓石如、阮元划界,在他们以前的以碑破帖一派,称为前碑派。此后的尊碑一派称为碑派。代表人物有:郑簠、程邃、金农、郑燮等。

37、简述吴门书派的特质。

答:明代初年,朱元璋因他的敌手张士诚曾经据吴,又因苏州地区经济发达,更有许多富可敌国的大户,故对苏州地区的文人和经济实行了钳制,成祖时,首都北迁,政治中心北移,到成化时,这种政治、经济上的钳制政策逐渐放松,文人书画家的创作变得自由起来。明代中期的书法,逐渐从初期的台阁体迷雾中走出来,台阁体书法是为了应试的需要,而吴门书家则不受宫廷的束缚,创作显得自由,于是书法活动有中心,也由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转向商业经济繁荣的苏南地区,尤其集中在苏州一带,并以吴门书派的出现为标志。苏南大都会苏州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经济富庶,商业繁荣,文人雅士聚集在此,书法家群体的地域集中在这个时期显得尤为突出。吴门书派一时汇为巨流,成为明代史上最大的书法流派,打破了明代初期以来表面繁荣而实质虚空的书坛局面,成为明代中期书法的主流。这些书家,能名摆脱台阁体的束缚,摒弃学习时人而直追唐宋,并提倡发扬个性,自立门户。

38、简述唐太宗在唐代书法史上的重要作用。

答:唐太宗深知,以文治天下的道理,制定了适合书法发展的各项政策,设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国子监,学书是其学习内容之一,设书学博士执教,实行以书取仕的重要举措,科举中书法独占一科,选官员也无例外,均以身、言、书、判来确定。唐太宗喜爱王羲之书法,并亲自撰写王羲之传论,确立了王羲之在初唐时独尊天下的地位,并决定了初唐书法的发展方向。致使书家名手应运而生,书法事业蒸蒸日上。

六、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9、试述赵孟俯的书法特征及其所领导的古典主义书法潮流在中国书法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

答: 赵孟俯高举复兴古法的旗帜,使得元代书法在南宋一百多年的萧条之后重新复苏,并且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赵孟俯的书法观是以向晋人之书的出色回归为指向的,他反对学书从颜真卿入手,指出直溯东晋二王,并在实践中全面复古,他的贡献不仅在书法创作上,还在于他的书学思想中有很多精僻的见解,提出书法以用笔为上,结字亦须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成为元代以后书论中的著名论断,提示了书法艺术的本质,他的复古也正是从笔法入手,他强调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他提出笔法第一、结字第二的观点,这是书法作为传统艺术得以传承的重要条件,不仅在元代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天仍是指导书法实践的名言。赵孟俯在书法上的贡献是杰出的,在元代影响了一大批人,形成了风格鲜明的赵派书家群,使得元代书坛在赵氏书风之下,他的书法还影响到明代,其书风影响到三个世纪之久。

40、 王献之书风与王羲之有何不同?请结合其代表作阐述“古质今妍”的内涵。

答 :王献之的书法,与王羲之不同,新妍过其父,正合时尚审美,爱妍而薄质,人之情也。其行草书法情驰神纵,超逸优游,被称为:笔法体势中,最为风流者。可见其打破传统束缚,突出人生情感。其小楷作品如《洛神赋》,变大王的内恹为本外拓,变蕴籍为外放,字法端劲,有鲜明的个人特征。草书如《中秋帖》、《奉别帖》等气势开张,上下映带,连绵不绝。行书《 十九日帖》等体形偏扁,草、行、楷间杂,用笔精到,沉着而开阔,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丰神潇洒,韵致卓绝的新书风。王献之在其父王羲之的基础上对行草书进行创造,完成了自钟繇、王羲之以来的有一阶段的变革,使文人流派书法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的书法是王羲之书风的延伸和发展,所谓“父子之间又为今古”,在王羲之的“灵和”之外又显“神骏”。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国书法的历史悠久,距今约有( )P1

A、4500年 B、3500年 C、2500年 D、2000年

2、历史上青铜器铭文的兴盛时期是( )P7

A、殷商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3、学术界认为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古隶标本是( )P15

A、青川郝家坪木牍 B、侯马盟书 C、温县盟书 D、长沙子弹库楚帛书

4、秦代丞相李斯采用新定的小篆颁行天下,作( )P22

A、仓颉篇 B、媛历篇 C、博学篇 D、文字志

5、东汉后期的书家曹喜开创了一种书法流派,它是( )P47

A、篆书流派 B、隶书流派 C、行书流派 D、草书流派

6、《贺捷表》的作者是( )P58

A、皇象 B、索靖 C、王献之 D、钟繇

7、王羲之的早期作品还保留着隶书痕迹,这件传世作品是( )P66

A、兰亭序 B、姨母贴 C、初月贴 D、贺捷表

8、洛阳龙门造像中,阳刻的造像是( )P85

A、牛橛造像 B、姚伯多兄弟造像 C、杨大眼造像 D、始平公造像

9、开创了以行草入碑典范的是( )P99

A、唐太宗 B、武则天 C、李邑 D、褚遂良

10、唐代僧人怀素的《自叙帖》属于( )P117

A、小草 B、章草 C、狂草 D、行草

11、宋太宗诏修的《淳化阁帖》,其中五羲之、王献之的作品大约占( )P132

A、三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一半 D、全部

12、苏轼的行书代表作是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 )P148

A、丰乐亭记 B、黄州寒食诗帖 C、醉翁亭记 D、杜甫桤木诗帖

13、元代书坛的总体特征是( )P175

A、复兴晋唐书风 B、延续宋代书风 C、南北书风融合 D、追求个性解放

14、书法与中国画紧密结合成为一种时代风尚,源于( )P176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15、明代前期的“三宋”,除了宋克、宋广以外,还有( )P205

A、宋濂 B、宋绶 C、宋遂 D、宋钰

16、被袁宏道称为“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的是( )P231

A、徐渭 B、傅山 C、张瑞图 D、王铎

17、晚明个性解放影响下的书家董其昌崇尚( )P230

A、天成 B、童心 C、性灵D、率意

18、清代初期,查士标、沈荃、姜宸英等书家的书法风格延续属于( )P246

A、赵孟铫书风 B、董其昌书风 C、以碑破帖书风 D、碑派书风

19、被称为“浓墨宰相、淡墨探花”的清代书家是( )P263

A、刘墉、王文治 B、刘墉、梁同书 C、翁方纲、王文治 D、翁同和、王文治

20、康有为的碑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中,即( )P278

A、南北书派论 B、北碑南帖论 C、艺舟双楫 D、广艺舟双楫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21、属于秦书八体的有( )( )( )( )( )P22

A、大篆 B、小篆 C、隶书 D、虫书 E、草书

22、东汉的隶书碑刻有( )( )( )( )( )P34

A、西岳华山庙碑 B、乙瑛碑 C、史晨碑 D、礼器碑 E、鲜于璜碑

23、南朝的碑刻流传不多,有( )( )( )( )( )P79

A、□龙颜碑 B、□宝子碑 C、○鹤铭 D、张猛龙碑 E、中岳嵩高灵庙碑

24、颜真卿的楷书代表作有( )( )( )( )( )P121

A、多宝塔碑 B、颜勤礼碑 C、东方朔画赞 D、大唐中兴颂 E、不空和尚碑

25、被后人称作“南宋四家”的书家,除了陆游以外,还有( )( )( )( )( )P161

A、范成大 B、吴琚 C、张即之 D、朱熹 E、张孝祥

26、得康里◎◎亲授并受其影响的书家有( )( )( )( )( )P195

A、饶介 B、耶律楚材 C、危素 D、赵世延 E、勃术鲁羽

27、吴门书派的代表人物有( )( )( )( )( )P215

A、唐寅 B、文徵明 C、祝允明 D、陈淳 E、王宠

28、祝允明家学渊源,对他书法思想影响最深的是( )( )( )( )( )P215

A、徐有贞 B、王傲 C、沈周 D、吴宽 E、李应祯
三、辨别题(每小题2分,共4分)

29、图1所示是 西周 (时代) 毛公鼎 (作品名称)

30、图2所示是 三国 钟繇 (时代、作者) 荐季直表 (作品名称)

图1见课本第9页,图2见课本第58页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31、甲骨文P4

32、秦诏版P24

33、初唐四家P100

34、台阁体P202

35、《南北书派论》P268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6、什么是“隶变”?P15

37、简述隋代书法的总体特征。P93

38、简述云间书派是怎样形成的?P225

六、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9、试述魏晋书法在书法史上占有十分突出地位的原因。P51

40、试述米芾书法的风格特征及其书风的形成过程。P152

一、单项选择题

BBAAA DBDAC CBACC ADBAD

二.多项选择题

21、ABCD 22、ABCDE 23、AC 24、ABCD 25、ADE 26、AC 27、BCDE 28、AE
2004年下半年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8874 中国篆刻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安阳出土的三枚铜质古尔实物,是现在已知的最古老的印章,学术界称其为( )P4

A、图腾 B、商尔 C、秦尔 D、汉印

2、元代官印有两种,除了用汉文书写以外,还有( )书写。P19

A、藏文 B、满文 C、八思巴文 D、蝌蚪文

3、明初刘绩《霏雪录》说:“初无人以花药石刻印者,自山农始也。”山农是指( )P35

A、吾丘衍 B、刘绩 C、文彭 D、王冕

4、明代篆刻艺术中的流派纷呈,“三桥派”的代表人物是( )P53

A、文彭 B、何震 C、苏宣 D、朱简

5、明代《集古印谱》的编辑者是( )P54

A、顾从德 B、张学礼 C、胡正言 D、汪关

6、汉代的印制等级森严,规定按等级用印,如大将军所用的印称( )P10

A、尔 B、章 C、印 D、记

7、清代著名篆刻家黄士陵开创了自己特有的一派,被后人称为( )P100

A、浙派 B、徽派 C、泗水派 D、黟山派

8、黄牧甫的篆刻风格可以概括为( )P100

A、光洁中求飘逸 B、光洁中求古朴 C、苍茫中见飘逸 D、苍茫中见古厚

9、日本的篆刻是在明末清初时传去的,功绩最大的是浙江的和尚( )P74

A、澄一 B、静斋 C、独立 D、慧能

10、何震重抒情,锋芒毕露,他的印风被人评为( )P41

A、猛利 B、爽劲 C、粗野 D、放肆

11、民国时期篆刻普及成为一种现象,《篆刻入门》一书的作者是( )P152

A、孔云白 B、邓散木 C、易大厂 D、沙孟海

12、《二金蝶堂印谱》是清代篆刻家的印集,作者是( )P94

A、吴熙载 B、赵之谦 C、赵之琛 D、吴昌硕

13、篆刻家高凤翰、金农、汪巢林等篆刻创作聚集在( )P75

A、杭州地区 B、苏州地区 C、扬州地区 D、常州地区

14、齐白石的篆刻从书法中得益不少,除了《祀三公山碑》外,还有( )P148

A、甲骨文 B、峄山碑 C、石鼓文 D、天发神◎碑

15、被誉为“元朱文为近代第一”的近代篆刻家是( )P140

A、陈巨来 B、吴昌硕 C、赵石 D、钱瘦铁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印章的起源一般可追溯到( )( )( )( )( )P1

A、刻画 B、尔印 C、铸造 D、绘画 E、结绳

17、古代印章发展为篆刻艺术,当以元代为转折时期,篆刻艺术理论的奠基人是( )( )( )( )( )P32

A、王冕 B、吾丘衍 C、赵孟铫 D、柯九思 E、吴※

18、尔印从实用转向欣赏,唐、宋、元为明代篆刻的兴盛作了准备,主要表现在( )( )( )( )( )P28

A、书画鉴藏导致印章由实用转为欣赏 B、印谱的问世对欣赏的引导 C、书论对印论的启导 D、篆书对篆刻的影响 E、文人篆刻流派的纷呈

19、清代印坛曾有“云间派”昙花一现,代表印人有( )( )( )( )( )P87

A、巴慰祖 B、王睿章 C、王玉如 D、鞠履厚 E、程邃

20、西泠印社始建于光绪年间,创始人有( )( )( )( )( )P123

A、丁仁 B、王提 C、叶为铭 D、吴隐 E、李叔同
三、辨别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1、图1所示是(A)

A、商尔 B、秦尔 C、元押 D、宋印

22、图2所示是(D)

A、汉印 B、邓派风格 C、徽派风格 D、浙派风格

23、图3所示的是(A)

A、黄牧甫刻 B、徐三庚刻 C、邓石如刻 D、吴熙载刻

24、图4所示是(B)

A、赵孟铫的印 B、王冕的印 C、吾丘衍的印 D、柯九思的印

以上各图分别见P4、P85、P102、P37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25、封泥P22

26、《印说》P56

27、邓派P88

28、西泠八家P82

29、乐石社P159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简述曹魏印的风格。P13

31、简述周亮工《印人传》的特点。P73

32、简述浙派印章的刀法特点。P83

(本资料由其多利整理,E-mail:[email protected])

六、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3、试述古代尔印的用途。P22

34、试述赵孟铫的印学观及其《印史序》的意义。P34
一、单项选择题

BCDAA BDBCA ABCDA

二、多项选择题

16、AB 17、BC 18、ABCD 19、BCD 20、ABCD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4-09
书法的基本常识

【书法】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以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来表达作者精神美的艺术。它的基本要求有:一是使用柔软的毛笔,二是书写形象丰富的汉字。因此,其有两义:一指毛笔字书写的法则,主要包括执笔、用笔、点划、结构、分布等方法;一指以书写汉字来表达作者精神美的艺术。就是借助于精湛的技法、生动的造型来表达出作者的性格、趣味、学养、气质等精神因素,其为侧重于“心画”。二者相融合,便构成了中国的书法艺术。所以从书法构成的要素来说,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笔法,要求熟练地执使毛笔,还握正确的指法、腕法、身法、用笔法、用墨法等技巧;二是笔势。要求妥当地组织好点画与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承接呼应关系;三是笔意。要求在书写过程中表现出书者的气质、情趣、学素和人品。从书体、风格上说,更是多姿多态,美不胜收。我国的书法艺术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之所以成为一门艺术,主要取决于中国人善于把实用的东西上升为美的艺术,同时与中国独特的文字和毛笔关系密切有关。其文字以象构思、立象尽意的特点酝酿着书法艺术的灵魂,而方块构形,灿然于目的姿质又构成书法艺术的形式基础。其工具,“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可生出方圆藏露、逆顺向背的韵味,轻重肥瘦、浓淡湿涩的情趣,抑扬顿挫、聚散疏密的笔调。断连承接、刚柔雄秀的气势;再辅以专门制作的纸墨,使书法艺术更趋变幻莫测。韵味无穷。书法不仅成为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而且居于所有艺术之首。书法在中国不仅举世同好,千古一风,而且早已走出国门,成为传播友谊的媒介,在东方世界颇有影响,也倍受西方世界的瞩目。

【章法】指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的方法。亦即整幅作品的“布白”。亦称“大章法”。习惯上又称一字之中的点画布置,和一字与数字之间布置的关系为“小章法”。明张绅《书法通释》云:“古人写字正如作文有字法。章法、篇法,终篇结构首尾相应。故云:‘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主’”。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书法》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可见,章书在一件书法作品中显得十分重要,书写时必须处理好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使点画与点画之间顾盼呼应,字与字之间随势而安,行与行之间递相映带,如是自能神完气畅,精妙和谐,产生“字里金生,行间玉润”的效果。布白的形式大体有三:一是纵有行横有列,二是:纵有行横无列(或横有行纵无列),三是纵无行,横无列,它们或有“镂金错采”的人工美,或具“芙蓉出水”的自然美。

【笔法】写字作画用笔的方法。中国书画主要都以线条表现,所用工具都是尖锋毛笔,要使书画的线条点画富有变化,必先讲究执笔,在运笔时掌握轻重、快慢、偏正。曲直等方法,称为“笔法”。唐张怀瓘道《玉堂禁经·用笔祛》云:大凡笔法,点画八体,备于“永”字。故元赵孟頫于《兰亭跋》中云:“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墨法】亦称“血法”。一曰:用墨之法。前人谓水墨者,字之血也。故临地作书时极为讲究。墨过淡则伤神彩,太浓则滞笔锋。必须做到“浓欲其活,谈欲其华。”宋姜夔《续书谱·用墨》云:“凡作楷,墨欲乾,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亦不可知也。”清包世臣《艺舟双辑·述书下》云:“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已。笔实则墨沉,笔飘则墨浮。…… ”用墨作风,一方面往往因时因人而异。如北宋浓墨实用,南宋浓墨活用;刘墉喜用浓墨,梦楼专尚淡墨。另一方面,又常因书体风格、纸张性能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二曰:磨墨之法。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墨谱》云:“研墨如病,盖重其调匀而不泥也。”研墨要凉,凉则生光。墨不宜热,热则生沫。盖忌其研急而墨热。又李阳冰曰:“用者旋研,无今停久,久时尘埃相污,胶力隳亡。如此泥钝不任下笔矣。”元陈绎曾《翰林要诀·肉法》云:“磨墨之法,重按轻推,运行近折。”“凡磨墨不得用砚池水,令墨滞笔冱,须以水滴汲新水临时斟酌之”,“凡书不得自磨墨,令手颤、筋骨大强,是大忌也。”

【结体】亦称“结字”、“间架”“结构”。指每个字点划间的安排与形势的布置。汉字尚形,书法又是“形学”(清康有为)故结体尤显重要。元赵盂頫《兰亭跋》:“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汉字各种字体,皆由点划联结,搭配而成。笔划的长、短、粗、细、俯、仰、缩、伸,偏旁的宽、窄、高、低、欹、正,构成了每个字的不同形态,要使字的笔划搭配适宜、得体、匀美,研究其结体必不可少。正如清冯班在《纯吟书要》中所云:“先学间架,古人所谓结字也;间架既明,则学用笔。间架可看石碑,用笔非真迹不可。结字,晋人用理,唐人用法,宋人用意。”又云:“书法无他秘,只有用笔与结字耳。”可见,结字在书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款识】古代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汉书·郊祀志下》:“今此鼎细小,又有款识,不宜荐见于宗庙。”颜师古注云:“款,刻也;识,记也。”此外,还有三说:一款是阴文凹入者,识是阳文凸出者;二,款在外,识在内;三,花纹为款,篆刻为识。(均见方以智《通雅》卷三十三所引。)后世在书、画上标题姓名,也称“款识”、“题款”或“款题”。画上款识唐人只小字藏树根石罅,书不工者多落纸背。至宋代,始记年月,也仅细楷,书不两行。唯苏拭有大行楷,或跋语三、五行。元人从款识姓名年月发展到诗文题跋,有百余字者。至明清题跋之风大盛,至今不衰。可见,款识,有二义:一、指书画作上的署名后款,二是古代神鼎彝器上铸刻之文字。

【笔锋】笔毫的尖铁。姜夔《续书谱·用墨》云:“笔欲锋长劲而圆,长则含墨,可以运动,劲则有力,圆则妍美。”字的锋芒,也叫“笔锋”。能将笔之锋尖保持在字的点划之中者,叫“中锋”;能藏在点划中间的不出角者,叫“藏锋”;将笔之锋尖偏在字的点划一面者,叫“偏锋”。一般以“偏锋”为书法之病。清周星莲《临池管见》云:“能将此笔正用、侧用、顺用、逆用、重用、轻用、虚用、实用,擒得定,纵得出,遒得紧,拓得开,浑身都是解数,全仗笔尖毫末锋芒指使,乃为合拍。”

【飞白】亦称“草篆”。一种书写方法特殊的字体。笔画是枯丝平行,转折处笔路毕显。相传东汉灵帝时修饰鸿都门,工匠用刷白粉的帚子刷字,蔡各得到启发而作飞白书。唐代张怀瓘《书断》载:“飞白者,后汉左中郎将蔡邕所作也。王隐、王愔共云:‘飞白变楷制也’。本是宫殿题署,势既寻丈,字宜轻微不满,名曰飞白。”北宋黄伯思称“取其若丝发处谓之白,其势飞举谓之飞。”明代赵宦光称“白而不飞者似篆,飞而不白者似隶。”今人将书画的干枯笔触部分泛称为“飞白”。传世的唐宋御制碑多以飞白题额,如《晋祠铭》、《升仙太子碑》等。清张燕昌、陆纪曾有《飞白录》二卷。

【法帖】亦称“帖”。指古代名人的墨迹,摹刻在石版或木板上的法书及其拓本;称为“法帖”,即可供效法者。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命侍书学士王著摹刻秘阁所藏法书,编为十卷,每卷首刻“法帖第x”,汤《淳化阁法帖》,其“法帖”之名相传由此始行。《法帖谱系》称:“熙陵(宋太宗)留意翰墨,出御府历代所藏真迹,命王著摹刻禁中,厘为十卷,此历代法帖之祖。”

【院体】书法术语。宋太祖时曾置御书院,书院成员都是学习王义之的字,以用于书写当时朝廷的各种文告敕令。这种字,体轻势弱,多呆板无神,了无高韵,人称“院体”。后来,人们不管其书者为谁,书为何体,凡无骨力、无神韵的书法皆被人称为“院体”。故这一书法术语。用以对书法气格的品评,一般含有贬意。

【钩填】书法术语。复制法书的一种方法。以较透明的纸蒙在法书上,先以细笔双勾,后用墨廓填故称。亦称“双勾廊填”。南宋姜夔《续书谱》谓:“双勾之法,须得墨晕不出字外,或廓填其内、或朱其背,正得肥瘦之本体。”

参考资料:http://www.art-china.com/frame/biaohua/09.htm

第2个回答  2008-04-08
柳公权、颜真卿、王羲之、赵孟頫、徐渭、李叔同、林散之、苏轼、黄庭坚……各自的代表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