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我第一次接触这句话,请问具体是什么意思

食气者神明而寿,这句最不好理解哦,请给与详解,谢谢哦

这句话的意思为:吃草的善于走动但是愚钝,吃肉的勇敢而强悍,吃五谷的聪明灵巧,练气的神明长寿。

出处:西汉·戴德《大戴礼记·易本命》说:“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 ”

白话释义:吃草的善于走动但是愚钝,吃肉的勇敢而强悍,吃五谷的聪明灵巧,练气功的眼明长寿,什么都不吃的那是不死的神仙。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大戴礼记》由戴德(公元前一世纪)而得名,戴德是后仓(公元前70年在世)的四位弟子之一、后仓在公元前一世纪创立了立于学官的《仪礼》传授学派。

可是,看上去《大戴礼记》与戴德的关系似乎只不过是为它找到了一个令人起敬的出处。

和某些传统记载相矛盾的是,没有任何同时代的证据能够表明西汉的礼学家与它的编纂有任何关系,或者说《大戴礼记》是《礼记》的一个更早的校订本。

再者,《大戴礼记》也未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因此,二世纪以前它是否已单独成书这的确令人怀疑。

内容简介:

《大戴礼记》原有八十五篇,但今仅存三十九篇。其余的四十六篇,即第一篇至第三十八篇、第四十三篇至第四十五篇、第六十一篇、第八十二篇至第八十五篇,至迟在唐代已亡佚。

尽管如此,它的史料价值和学术意义仍不可低估。其中多数篇章记述从战国到汉代儒家学派的言论,是研究中国早期儒学的基本资料。

《诸侯迁庙》、《诸侯衅庙》、《朝事》、《公符》等篇,记录诸侯礼制,可补《仪礼》之阙。《五帝德》、《帝系》两篇载上古帝王世系,司马迁据以撰成《五帝本纪》,是探索史前史奥秘的珍贵文献。

更有《夏小正》一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月令,篇中被学者称作“经”的文字,据说传自夏代,生动具体地反映了上古先民对一年十二个月天文星宿、气象物候的认识,在天文史、气象史、农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大戴礼记》当初和《小戴礼记》(即《礼记》)并行而传。

但《小戴礼记》因得着郑玄作注而在唐代列为“经书”;《大戴礼记》却从此长期被冷落,多赖北周学者卢辩的注释得以流传。

至清代,《大戴礼记》方日益受到重视,陆续有学者进行整理研究。成绩卓著者,当推孔广森的《大戴礼记补注》和王聘珍的《大戴礼记解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05
辟谷术起于先秦,大约与行气术同时。集秦汉前礼仪论著的《大戴礼记.易本命》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是为辟谷术最早的理论根据。《淮南子.地形》也有类似的记载。而《人间》还载有实例,如记述春秋时鲁国人单豹避世居深山,喝溪水,“不衣丝麻,不食五谷,行年七十,犹有童子之颜色。”是为史籍所载最早之辟谷实践者。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去谷食气篇》,则是现存汉前辟谷服气术最早的著作。有云:“去谷者食石韦。……首重、足轻、体轸,则昫炊之,视利止。”意谓初行辟谷时往往产生头重脚轻四肢乏力的饥饿现象,须用“吹呴”食气法加以克服。这里将辟谷与行气联在一起,和《庄子.刻意》将行气与导引联在一起一样,似皆表明此三术在先秦时最初存在的状态,即表明它们之出现是大体同时的。

道教创立后,承袭此术,修习辟谷者,代不乏人。《汉武帝外传》载,东汉方士王真“断谷二百余年(当为“日”之误),肉色光美,徐行及马,力兼数人”。《后汉书.方术传》载:“(郝)孟节能含枣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曹植《辩道论》载郗俭善辟谷事,谓曾“躬与之寝处”以试之,“绝谷百日,……行步起居自若也”。曹操招致的方士群中,甘始、左慈、封君达、鲁女生等皆行辟谷术。东晋道士葛洪反对单行辟谷可致仙的观点(主张择仙术之善者而兼习之,尤其必修金丹),认为单行辟谷可成仙是行气家“一家之偏说”,但并不怀疑辟谷术的健身延年效果。他在《抱朴子内篇.杂应》中说:“余数见断谷人三年二年者多,皆身轻色好。”并举出具体例子以证之:三国吴道士石春,在行气为人治病时,常一月或百日不食,吴景帝闻而疑之,“乃召取鏁闭,令人备守之。春但求三二升水,如此一年余,春颜色更鲜悦,气力如故。”又“有冯生者,但单吞气,断谷已三年,观其步陟登山,担一斛许重,终日不倦。”《魏书.释老志》载,北魏道士寇谦之托言太上老君授以导引辟谷口诀,弟子十余人皆得其术。又谓东莱道士王道翼隐居韩信山,断谷四十余年。《云笈七签》卷五载,孙游岳“茹术却粒,服谷仙丸六十七年,颜彩轻润,精爽秀洁。”《南史.隐逸传》载,南岳道士邓郁“断谷三十余载,唯以涧水服云母屑,日夜诵大洞经。”陶弘景“善辟谷导引之法,自隐处四十许年,年逾八十而有壮容”。《北史.隐逸传》称陈道士徐则“绝粒养性,所资唯松术而已,虽隆冬冱寒,不服棉絮”。《旧唐书.隐逸传》载,唐道士潘师正居嵩山二十余年,“但服松叶饮水而已”。其徒司马承祯亦传其辟谷导引服饵之术。《宋史.隐逸传》载,宋初道士陈抟居武当山九室岩,“服气辟谷历二十余年,但日饮酒数杯”。《宋史.方技传》载,赵自然辟谷“不食,神气清爽,每闻火食气即呕,唯生果,清泉而已”。柴通玄“年百余岁,善辟谷长啸,唯饮酒。”史籍、道书所载,不胜枚举。可知从汉至宋,辟谷术在道教内一直十分流行。

道士在传习辟谷术过程中,曾写有辟谷术专著,论述与阐发辟谷诸法。《抱朴子内篇.遐览》著录《休粮经》三卷。
《通志.艺文略》著录《太清断谷法》《无上道绝粒诀》《休粮诸方》《太清经断谷诸要法》《断谷诸要法》《停厨圆(或作“丸”)方》各一卷。《正统道藏》收载尤多。但诸书所载,归纳起来,不外“服气辟谷”与“服药辟谷”两大类。

(一)“服气辟谷”即以服气与辟谷相配合,并以服气为基础,通过服气达到辟谷的目的。具体说法不一,有的主张服气之初,即行辟谷,饥时饮一两盏胡麻汤或酥汤,或一两杯酒,渴时唯饮清水。有的主张服气之初渐减食物,每日减食一口,递减至十日而全断。有的主张不强行辟谷,待服气功深,至三年后,便会自然断谷。具体方法多见于诸家气法书中,据《抱朴子内篇.杂应》篇载,即有食十二时气法,食岁星气法,食六戊精气法,思神食气法等。

(二)“服药辟谷”即用服食药物以代替谷食。药方甚多,有取高营养而消化慢的豆、枣、胡麻(芝麻)、栗、酥、及茯苓、黄精、天门冬、术、人参、蜂蜜等配伍,制成丸膏,于断谷后口服一二丸,以代谷食。有取高营养而难消化之物配方,一顿饱餐后即绝谷,可辟谷很长时间。又有作美食饱餐一顿,再服药以养所食之物,据说可辟谷三年。还有用草木药熬煮特定的石子,以石当饭者。具体药方见《太清经断谷法》及《云笈七签.方药部》。

服药辟谷又如何呢?其实,关于所服之药,各家各流派也不尽相同。较多见的有天门冬、茯苓、松叶、松子、柏子仁、红枣等等。还有一些辟谷人士只是提倡少食,在辟谷过程中仍进少量主食,这与节食其实并无二致。通观此类辟谷手法,其实质均是限制热量摄入。在修习中所服下的“药物”,有些是以脂肪为主,有些则以糖类为主,但其所含热量均远低于正常三餐,这样的“饥饿修炼”符合养生之道吗?

其实,追求健康长寿是全人类的梦想,关于衰老机制的科学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不过,到目前为止,确定能够延长动物寿命的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节食。科学家发现,从低等生物真菌、果蝇到哺乳动物的小鼠和犬类,限制能量摄入均能起到延长生物寿命的作用。“饥饿”的动物不但活得更久,并且活得更健康。科学家猜测,之所以如此,也许是低热量食物减轻了机体氧化应激的后果。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与衰老密切相关的mTOR(哺乳动物雷帕霉素标靶受体)信号传导通路在食物的刺激下活化程度也更高。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很自然地会被推广到人类自身,那么,节食是否也会在人类身上产生类似延年益寿的效果呢?

对于这个问题,在灵长类动物身上所做的研究可能更具参考意义。2009年,《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探讨了限制热量摄入(节食,而非营养不良)对猕猴寿命的影响。结果显示,节食的猕猴发生衰老相关死亡的几率更低,节食动物比对照动物活得更久,且发生衰老相关病理改变的时间也更迟。该研究表明,限制热量摄入对延长动物寿命具有普遍意义。不过,在人类历史上,限制卡路里摄入往往与贫困、饥饿、营养不良,糟糕的卫生环境以及缺乏现代医学支持等因素混杂在一起,因此难以据以往资料做出确定结论。针对食物影响机体氧化应激水平的假说,也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科学家募集了46名超重的志愿者,对他们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节食实验。结果发现,在短期的限制卡路里摄入后,志愿者们血液中的部分抗氧化指标和氧化应激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并非所有的指标都受到节食的影响。由此可见,虽然节食对动物寿命的积极意义已经较为清楚,但节食究竟是以何种机制调控寿命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那么对我们人类来说,以辟谷为名行节食之实到底有没有积极意义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对于那些体重超标的人来说,节食无疑会减轻体重,减肥瘦身的效果还是毋庸置疑的。众所周知,肥胖带来的健康问题早已成为席卷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许多慢性病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都与体重超标有着割不断的联系。至少从疾病预防的角度来说,节食也有助于延年益寿。不过,节食同样需要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如果只是长期进行所谓的“服药辟谷”,那么摄入的营养素难免失衡。科学的节食要兼顾各种营养的合理搭配,不可偏废。归根结底,只要目的明确手段合理,养生的名称叫做“辟谷”还是“节食”又有什么分别呢。

然而节食也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如果体重过轻或本身就患有某种慢性疾患,那么节食无疑不会是一个好选择。另外,许多人在尝试间断地施行辟谷,这种饥三天饱三天的形式是否会比持之以恒的节食更有利?至少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恐怕并非如此。从动物实验的研究来看,那些受益的动物均常年接受低卡路里饮食;从减肥的角度来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瘦身效果无疑也会大打折扣。那么,抱定辟谷是用来“排肠毒”的信念的人群,无疑是钻进了错误理论的死胡同。

如前所述,辟谷如果作为科学节食的别称,对当前普遍营养过剩的都市人群来说,还是颇有助益于健康的。在减低主食和热卡摄入的同时增加体力活动,能有效地控制和预防以2型糖尿病为代表的一系列代谢相关疾病。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的首选方法就是节食。如果节食和改变生活习惯能够将血糖维持在合理水平,那么就不必求助于药物。这也是不少辟谷推崇者声称辟谷能够“治愈”糖尿病的原因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还表明,不光是糖尿病患者,普通人采取类似的食谱也大大有益,只是这种严格的饮食控制会使不少人失去大快朵颐的乐趣。

不过,也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均适用节食的疗法。某些糖尿病类型容易在饥饿的条件下诱发酮症酸中毒,因此对于患者来说,节食的具体操作要有明确的计划和安排,并兼顾自身感受,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而不可盲目投身辟谷的怀抱追求“根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此外,由于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节食和控制体重无疑也将使人们远离这一人类第一健康杀手的威胁。动脉硬化及粥样斑块是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管病(脑梗塞、脑出血)的直接原因,节食则有助于降低血脂、逆转脂肪肝,推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故此部分辟谷爱好者认为辟谷能够“疏通和软化血管”,其意义实际上也不外乎节食减肥带来的好处。

那么除了上述好处,辟谷还有没有什么神奇的功效?是否如一些资料和广告所说的那样,辟谷是可医治百病的灵丹呢?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国人对“排毒”的概念颇为青睐。“排毒养颜”、“排肠毒润肠道”的广告语仍随处可见。主张辟谷的道家学说认为,人食五谷杂粮会在肠中集结成粪,粪便排出不畅则会在体内“发酵”而产毒。故此“宿便”被认为是人体健康的大忌,排除宿便则往往意味着排出了致病因素。辟谷通过限制进食,使粪便的生成大大减少,随着宿便的逐渐排出,体内渐渐清爽干净,人体随之也就收获了健康。另外,受到神秘的“气”的驱使,辟谷将比单纯使用泻剂达到更好的保健效果。
第2个回答  2012-12-06
这是道家的学说,其实无非就是说不同的生物根据自己的习性不同有不同的能力罢了,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挺像的。不过这句话的主要意思应该是推崇道家养气说的,也即是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前三句说的是畜、兽、人,只不过是作为铺垫。
在道家看来神仙是辟谷的,不食人家烟火,却是蕴气于身。。。所以说食气者,神明而寿就不必解释了吧,这些字没有用生僻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