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春秋时代的士人充满君子风度

如题所述

春秋人的独立人格

始终最喜欢春秋战国时期,和那时期的人有共鸣,理解那个时代的人。

那个时期还没有皇权和儒家三纲五常的约束。人之间更多的是平等,更多的是个性的张扬,更多的是独立的人格。

公私分明 先公后私

魏国宰相公叔痤病危的时候,魏王问他谁可以继任,他推荐了门下舍人商鞅,魏王说相国老糊涂了,公叔痤见魏王不用他,就劝他把商鞅杀了,别让他辅佐别国,魏王笑而不语。

魏王走后,公叔痤召来商鞅,说我推荐你接替我的职位,魏王不愿意,我就劝他杀了你,免为别国所用,我尽了臣子和宰相的义务,现在我要尽我主人和朋友的义务,告诉你魏王要派人来杀你了,你快逃吧。

晋国发生反乱,一对兄弟(东周列国志里作 羊舌,可能是叔向 叔鱼)也被牵连,被老臣祁奚保了下来,弟弟想去登门感谢,哥哥说人家不是为了私交,你去肯定不让进门(“彼为社稷,非为我,往谢,必不纳”)。果然弟弟去了之后被人轰了出来。“我跟你们没有什么私交,我保下你们纯粹是为了国家利益。你们不必来谢我,走吧。”后来明朝晚期徐阶也碰到同样的情况。

晋悼公问祁奚:你看谁适合做中军元帅?(当时也是最高执政官,春秋时期文武不分)。祁奚说:“解狐不错”。晋悼公问:“他不是你的仇人吗?”祁奚回答:“你问谁适合当中军元帅,没问谁是我仇人。”(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之后不论唐宋明,都有大臣拉帮结派地斗,像这样的君子,已经没有了。

相传周武王打仗的时候,鞋带散了,专门给他系鞋带的人不在,旁边的人都看着他系鞋带,没人敢上去越俎代庖。

重信轻利

周天子割让八座城给晋文公,有一座叫“原”的城不肯归顺晋国,晋文公就说,攻城三天,三天攻不下就放弃了。到第三天,眼看就要攻下了,时间到了,晋文公舍不得,但还是依照诺言撤走了,那座城的人感慕晋文公高义,也就找人追上离开的晋军请求归顺。

晋国大夫士会逃难到秦国,想回晋国,他设计出使晋国,并先让秦穆公对着黄河发誓好好对待他的家人,秦穆公事后发现上当,虽然不情愿,也就把他的家属送回晋国。

魏文侯和部长虞人约好打猎,喝到一半的时候想了起来,当时下大雨,他也不顾,两个人在林中相遇,跑了一天,累死。当时没有手机。所以,尾生这样的人也之在春秋有,秦汉以来两千年未有。

天下为重

晋灵公派人行刺赵盾,刺客看到赵盾早上早早起来穿好朝服考虑国事,累得睡了,觉得这样国家栋梁不该杀,不杀又不能完成任务,就触树而死。

卫国一次内乱,大夫石碏平定了叛乱,他的儿子参与了叛乱,卫国人念他功大,都想免了他儿子的罪,可他力排众议,一定要当众处死自己那个参与反乱的儿子。相比之下,之后的赵盾就不如他了。

管仲临终前,齐桓公问继任者,也不推荐自己的好友鲍叔牙,而是推荐了隰朋。

秦国护送公子夷吾回晋继位后,公子夷吾恩将仇报打击秦军,恰巧晋国发生饥荒,秦国一致认为晋国活该,秦穆公说:晋国是活该,晋侯如此恶行,但是受饥荒的是晋国老百姓,晋国老百姓并没有错,所以还是大量送粮食给晋国度过难关。

晋国的国君信了谗言要杀儿子,人家劝儿子反抗,儿子说,我要是反抗了,国家就会起内乱,我要是出逃了,诸侯间都知道了我国国君父子不和的丑事,这两种做法对国家都不好,既然国君要抓我,我还是待在家里吧,春秋早期很多王子都这样。

成人之美 对别人的努力,哪怕是杀害自己,表示充分的尊重

智伯瑶以国士待豫让,智伯瑶覆灭后,豫让要去行刺赵无恤,被赵无恤发现后,说:智伯死后,党羽很多都投降了,还有一个人肯单独为他报仇,敬佩他是个有理想的勇士,他爷爷又是全晋国闻名的侠客,就放了他,以后自己躲开他这个刺客就是了。

豫让为了伪装自己,化妆变声整容,他从前的同事在智伯瑶覆灭之后投靠了赵无恤,看到他,认了出来,说你何苦自残,如果投靠赵无恤,肯定能飞黄腾达。

豫让回答:我要是侍奉赵无恤,再刺杀他就是不忠,我要让以后怀二心背叛主君的人,提到我而感到羞愧。

再次被抓之后,赵无恤问他行刺的目的,他说为智伯瑶报仇,赵无恤问他:以前作为范氏、中行氏的家臣,为什么不为他们报仇,他说,范氏、中行氏以众人礼待我,我以众人礼报答,智伯瑶和我同吃同穿同睡,以国士待我,故我以国士报之。

赵无恤说,之前我敬重你是个勇士,所以放了你,并且避着你。这次你自行了断吧。(算是最客气的死刑)豫让知道自己这是最后一次行刺并失败了,感谢赵无恤前次的宽舒,并认命这次的死罪,还有最后一个愿望,就请赵无恤把衣服给他刺,算了却他为智伯瑶报仇的心愿。

赵无恤感慨于他的执着,就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让他用刀刺,豫让用力连刺三下,大声喊为智伯瑶报了仇,了却心愿,随即自刎。

秦穆公护送晋公子夷吾入晋国继位,公子夷吾曾许诺割河西五城,但是继位后就和秦国对着干,被秦国打败后,秦穆公知道夷吾不愿意割让五城,也就不勉强他了。

申包胥在秦廷,也是以他个人的利益感动秦国公卿,既然人家这么努力付出,也必须给人回报,于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兴于师,修我戈矛”成为诗经中最著名的歌。

楚国围攻宋国,晋国使者要进城被楚国捉住了,楚庄王让使者喊丧气的话,使者却大喊说晋国马上就来救你们,后世很多人这样都是被杀的,但是楚庄王很佩服他的勇气,没有杀他。

春秋时期,杀使者、关押使者的事很少,晋国先轸干过一次,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这个规矩被秦国屡次破坏,在春秋之后,打仗杀使者很常见。

尊重敌人

吴国公子庆忌像吕布一样勇猛,矮小瘦弱的要离去当他的侍卫,乘机杀他得手,重伤的要离拎起他的脚把他泡在水里再提上来三次,卫士要杀要离,庆忌说不要杀他这样的勇士,要离当场自杀了。

不滥用权

赵盾的手下杀了晋国国君,史官董狐写“赵盾弑其君”,赵盾去跟他解释,当时赵盾在晋国的权势,想杀谁杀谁,先、狐等从亡重臣也被他清洗,但是他就是不敢动董狐,只好让他这样写。

同样在齐国,崔抒因为齐国史官写“崔抒弑其君”就杀掉他,换他弟弟来写还是这句依旧杀,杀了兄弟三个人,第四个人依旧如此,甚至邻国的史官跑过来要接替岗位,他也终于屈服了,不再杀史官兄弟的第四个弟弟。

知恩图报

楚国一次宴会,一个小将调戏了妃子,妃子抓了他头盔上的红缨,楚王让所有人摘下头盔,以保护这个小将,后来这个小将努力冲锋,报答楚王恩德。

当然也有晋惠公这样的人,以德报怨,但是是遭到全天下人唾弃的。

淡泊名利

介子推看不惯狐偃等人,于是在护送晋公子重耳回国继位后,隐居了起来,他邻居写了诗赞扬他的功德,晋文公重耳围了一坐山要找他出来答谢,最后魏姓武士放火想引他出来,可是介子推被烧死了。晋文公每年这时候纪念他,这也是寒食节的来历。

心智清明

找介子推时烧山的魏姓武士有个年轻的婢女,他曾吩咐自己的儿子们为婢女找个好人家嫁了,但是临死前改主意让婢女殉葬。他的儿子魏颗主张从遵从他神智清醒时的话,就为婢女嫁了个好人家。

遵守古制

燕国被北方异族攻灭,齐桓候为他们复了国,燕君相送不舍,不知不觉就出了国境,齐桓候说:“自古国君相送不出国境,你现在送到这里,我们不能违反了古礼,这块地送给你,就不违反古礼了。”此地以后就叫做燕留。

怀旧

项羽后期形势很不利,他的一位部将早已投降了英布,看到故主在阵中艰苦地左冲右突,很是同情,就建议英布进行一些部署,等英布部署完,才发现部将是为了缓解项羽压力而设的计,英布心理虽然有些气,但也不怪罪他,反而感觉他思念故主是有义气的人,英布自己也曾经是项羽的先锋大将。

自我惩罚

楚国有一次打败陈国,想借机吞并,有个大臣(字太难打了)劝谏楚王不听,于是威胁了楚王,楚王听了他之后,他说,自己威胁国君是罪(春秋时期不是死罪),砍自己一只脚作为惩罚。楚国以前的规矩,没打胜仗的部队不许进城,他守城的时候就没让国君进城,等国君重新打了胜仗才让他进城,但是国君伤势没能及时治疗感染扩散去世了,他也自杀了。

公平作战 骑士风度 任义待人 按规则打仗

在崤山伏击战之前,春秋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全是堂堂正正地行军到指定地点比武,堂堂正正地比试,三军依次一对一打,叫“观兵”。不偷袭,不搞计谋。

宋襄公是最后一个维护规则的人。

当时的史书都赞扬宋襄公。

秦国要撤退,晋国准备伏击打歼灭战,晋国将军赵穿趁着秦国使者在的时候大声喊了出来,表示自己不乘人之危,打赢对方靠堂堂正正的正面对决。

晋国和齐国打仗,齐国将领去晋国大营挑战,按规矩不能多带箭,达成任务就撤回。晋军小分队追击,齐国将军的箭因为按规矩带得少射完了,就最后一枝箭射了旁边一头鹿,献给追击的晋军。晋军因为对方是来献鹿的,就不抓对方,拿了鹿放对方回去。

欧洲教廷有一次迫害一些不信基督教的德国人“阿米须”族,追的人落水了,这个逃的人回身救了他,但是教廷的人还抓他了。要是在春秋,这个追的人获救后是绝对不会再抓他的,画地为牢这种自觉,也只有春秋时期才有,唐朝不可能有。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记载的宋国公子城与华豹之战十分典型。双方战车在赭丘相遇,华豹张弓搭箭,向公子城射来,结果却偏离目标。华豹动作敏捷,又一次搭箭上弦。公子城一见,对他不屑地大喊:“不更射为鄙!”意思是战争的规则是双方一人一箭。你射了我一箭,现在应该我射你一箭了。你不守规则,岂不太卑鄙了!华豹闻言,就放下弓,老老实实地等公子城搭弓,结果公子城一箭射死了华豹。史书并没有嘲笑华豹愚蠢,相反却肯定他以生命维护了武士的尊严。

现在很多人说项羽鸿门宴不杀刘邦失算什么,这完全是扯谈。

古代日耳曼人都有规矩,即使有仇,但人家是客人,招待客人,是不可以伤害客人的。

要抓人,以后堂堂正正地以后去抓。所以李小龙第一次去个美国的日本酒馆,要找对方比武,对方说他是客人,拒绝和他比武,说等他下次以比武者的身份次来才肯比武。

项羽当时也是如此,他何尝不想杀了刘邦,但是绝对不能请人家来吃饭做掉他,太下作了,项羽当时志在得天下,当然不能用小人的手段。

后代就不管那么多了,各种“鸿门宴”计谋数不胜数。其实吴国公子光暗杀吴王僚已经是打破这种规矩了,因为吴王僚平时包得粽子似的,一般办法已经无法除掉他。

诚信待人

楚国围攻宋国,宋国撑不下去了,宋国华元潜入楚营劫持楚司马,告诉他城内易子而食,希望楚军撤退,楚国司马告诉他说他们自己粮食也差不多了。楚王知道后怪他泄露军事机密,司马说“匹夫之交尚不欺人,况我大国司马乎”

齐桓候会盟的时候被曹沫劫持,要归还田地,这种劫持时的许诺是可以作废的,但是齐桓侯还是归还了。

曹操的老朋友许攸去看他,曹操就不对他说实话,虽然也有战场防间谍的考虑。

注重诺言

吴国雄起之后打败齐国,和晋国争霸会盟,期间虽然为争先歃血,但是诺言中有“好恶同之”,吴王老窝被越王勾践掏了,被越国攻城奄奄一息,晋国当初主盟的是赵鞅,他的儿子赵无恤记得当初的誓言,也无法并无意救吴,但既然这样说了,也要“好恶同之”,派人去慰问吴王。勾践也很爽快地让他进城见吴王。

郑庄公被母亲讨厌,他母亲帮助小儿子要颠覆郑庄公,他很气地说:“不及黄泉,勿相见也。”在颖考叔的劝说下,他原谅了母亲,但自己说的话不能反悔,于是找人挖了地道,黄色的泉水作“黄泉”。与母亲相见,后来“大隧之道” “其乐融融”这样的成语也从此流传至今。

豁达

秦穆公最喜欢的马跑丢了,追到的时候发现被农民吃了,按当时的法律和观念是可以治罪农民的,但他想想,马已经死了,人家也不是故意的,就还给他们酒喝,说吃马肉不喝酒不好,你们吃了吧。

自尊人格

潇水也曾说(大意):春秋时期,国君侮辱臣子,臣子有的忍受不住,当场就做掉国君,比如宋国南宫长万。汉之后儒家强调忠君思想,君主无论怎么侮辱臣子,臣子也只能撅起屁股默默忍受,没有了独立的人格。

勇担责任

楚国的国王要杀一个王子,王子在往前走,有个人就冒充王子去让他们杀了,结果王子右去找到他们说你杀错了,那个不是我,再主动就戮。

卫国也发生同样的事,诗经《乘舟》就是为他们而做的

敬重勇士

齐国太后羞辱晋国使者郤克,双方打了一仗,齐国战败,保卫齐侯的车右保镖逢丑父和齐侯换装,让齐侯去取水,逃了。晋军主帅郤克发现金蝉脱壳了,说:“欺三军者,按军法罪应死”。逢丑父说:“我逢丑父今天虽然战败,也尽了保护主公的责任,保住了我家主公性命,自古以来还没有人这样,古今第一个牺牲自己保护主君脱险的人是我逢丑父。”。晋帅非常敬佩他的勇敢,就免了他死罪。齐顷侯逃出来后,为了救逢丑父,亲自带残军突入晋军阵中,齐国重臣劝他不要这样,他说“逢丑父代寡人陷于阵中,未知生死,寡人坐不安席,是以求之”。后来晋军大举反击,攻势太猛,齐顷侯才不得不撤退回临淄。

让贤

虽然有兄弟相争,但是宋国子鱼兄弟、吴国季札四兄弟等让贤也有。

赵简子鞅的车右少室周业余时间锻炼武艺,碰到牛谈,几个回合下来大败,于是就把牛谈推荐给赵简子取代自己的位置。为了自己的职位上能有更好的人能履行职责,不顾自己就此失业,敬业如此!

属下公平

赵简子攻打卫国,自己拿着盾牌在安全处指挥,他是主帅,但是旁边的人不满意,他知道了,于是撤掉盾牌,走入敌人的射程之内。

公而忘私

晋国跟楚国打仗,晋侯的车抛锚了,晋军元帅要把主君接到自己的战车上,元帅的儿子乘着车大喊“XX,我的任务是保护国君,你的任务是指挥军队,我会尽好责任,你也要尽你的责任,不要来妨碍我的事”其中直接称呼了父亲的名字,在一般场合是不允许的,但是战场上战场为大,事后也都因为理解先公后私,没有人怪罪他的行为。

秦汉之后,有过大量的全族株连,再也没有人像程婴和公孙杵臼那样的舍人家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