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小朋友怎样学好数学?

听课时思维活跃,回答问题也又快又对,但做题时总出错。

对孩子的数学教育,一方面给孩子建立数学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是生活中点滴渗透。

1、增强瞬识数能力

瞬间识数能力,顾名思义,就是在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能立刻反应过来这个数字代表的实际含义。

这份能力的好处,可以减少孩子在脑中判定数量的时间,提高回答效率。

平时,家长想要训练这份能力,可以从生活中找实例:

比如出去吃饭要几双碗筷,吃水果的时候,抓一把樱桃,让孩子估计总共有几颗。

在生活中,遇到需要判定数量的情况,都可以要求孩子来完成,这其实就是在训练孩子的瞬间识数能力。

2、凑十法熟练应用

数学早教中,加减法尤其是20以内的加减法,关键就是要能灵活运用凑十法,

举个简单的例子:

8+6,将8拆分为4和4,得出4+4+6=14的结果。

孩子在进行口算训练时,深究其训练的本质内容,就是对凑十法是否熟练运用。

考虑到数学本身的抽象性特征,在一开始早教时,可以先以书面形式进行练习,待孩子熟悉后,再训练口算能力。

3、基础练习不能丢

一些家长在看到孩子已经能够进行口算后,就觉得不必再做书面的计算习题,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书面式的练习,对孩子来说,是熟悉计算最好的方式,

未来孩子在学习数学时,口算只是早教中一个附加能力,使用率最高的还是笔纸的计算。

4、善用生活中数学

生活中,其实很多时候都暗含着数学计算,家长要做的就是发现这些计算机会,给孩子提供多样化计算环境。

超市就是一个非常适合给孩子练习计算能力的地方:

购买多件商品后,到底需要花费多少钱,可以让孩子自己来算一算。

同样的产品,在打折促销时,不同的方案,到底应该买哪一种,会更加优惠。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高的学科,家长只要善于发现,就能找到很多练习的机会。

5、让计算变趣味性

计算本身就是非常枯燥的事情,但是掌握计算能力,又是不可避免的,

这时就需要家长开动脑筋,多找一些有趣的形式,锻炼孩子的口算能力。

比如:今天是5月20日,距离六一儿童节还有多少天?

外婆今天买了12个苹果,家里五个人都吃了一个,还剩几个苹果?

多样化的提问,会让孩子更乐于去使用自己的计算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6
人们总说小孩做数学题时粗心,那为什么语文不粗心呢?所以,我认为不是这样.
数学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学好数学关键在于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数学也确能培养人的这种能力.
出错,真的不是粗心,主要还是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没有培养好,当然这是可以培养的.
我想,要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入手.比如做数学题,要先让他想明白,做这个题的思路步骤.就象上学校要经过什么路什么街什么单位一样.这个在动笔前就要有,而且要清晰.在做题的时候再沿着这个思路一步一步地做.题做完了,也能记住是怎么做的.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有的时候小孩做完了题,也做对了,可你让他用口述或者再做一遍时,他却说不上来做不上了.这就是在他的头脑中没有思路.做到哪想到哪,想到哪做到哪,一团浆糊.尽管题做对了,也是在不经意间对的,是一种无意识的思维.
所以,学习数学时,不要追求太大的题量,做到做一道明白一道,遇到那种真的能开拓思维的,要反复做.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0-07
上课好好听讲,下课预习功课,作业认真完成,和同学搞好关系。一个好的学生一定要与同学搞好关系。如果搞不好关系,会使自己难以融入到班级的生活中,难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必须学会怎么与同学相处,搞好与同学的关系,使你快乐的生活,学习,积极向上,作为一名学生一定要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学习给你的压。不要遇事就消极退让。一个好的学生一定是积极的,向上的孩子。尊敬老师。尊敬师长是每个学生必须做到的。老师就像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你作为一名学生却不尊重,好意思不?我猜一个好的学生一定会尊敬她的老师。居里夫人那么成功也对她的小学老师敬爱有嘉,正是我们的楷模。所以,想做一个好学生首先学会尊敬你的恩师吧!努力学习知识,经常锻炼身体,这样差不多就可以啦~
第3个回答  2012-11-22
目光看长远,不要在意短时期的成绩,思维足够的活跃开放就可以了,长期重复性的练习来提高正确率没有一丁点必要。
第4个回答  2012-11-22
根据你的描述基本上可以说明他会,但是做不对。那就适当的多坐点题就行了吧。我认为小学教学主要的作用应该是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至于考第几,没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