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二级三级防护标准要求

如题所述

一级、二级和三级防护标准要求,具体如下:

一、一级防护标准

在医疗机构中,对病人进行直接接触,或者处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污染物品时,需要采取一级防护措施。具体要求包括:

穿工作服:工作服应覆盖全身,不得有皮肤暴露在外。

隔离衣:在接触病人或处理污染物品时需要穿隔离衣。

戴工作帽:工作帽应完全覆盖头发,以防止头发接触到污染物品。

医用防护口罩:在接触病人或处理污染物品时需要戴医用防护口罩,以防止飞沫传播。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在接触病人或处理污染物品后,应立即用肥皂和水清洗手部,或者使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揉搓1~3分钟:手部消毒时需要使用指定的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并揉搓1~3分钟,以确保手部消毒彻底。

接触可疑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建议戴手套:在接触这些高风险物质时,需要戴手套以增加保护。

二、二级防护标准

在医疗机构中,对病人进行呼吸道传染病采样、结核杆菌培养、细菌接种等高风险操作时,需要采取二级防护措施。具体要求包括:

穿工作服:工作服应覆盖全身,不得有皮肤暴露在外。

戴一次性使用帽子:在操作时需要戴一次性使用的帽子,以防止头发接触到污染物品。

医用防护口罩:需要戴医用防护口罩,以防止飞沫传播。

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在操作时需要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防止飞溅物损伤眼睛和面部皮肤。

外罩一件医用防护服:需要穿医用防护服,以增加保护。

戴一次性使用手套:在操作时需要戴一次性使用手套,以防止手部接触污染物品。

穿一次性使用鞋套:在操作时需要穿一次性使用鞋套,以防止鞋底接触污染物品。

三、三级防护标准

在医疗机构中,进行高风险操作,如采集呼吸道标本、气管插管、无创机械通气等,需要采取三级防护措施。具体要求包括:

在二级防护的基础上,加戴面罩:需要戴全面具或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以增加保护。

或者将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换为全面具或带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将原有的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更换为全面具或带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以增加保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