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70年代的老一厂紫砂壶,"中国宜兴"款底,制壶人算国家吗?当时的一等品都出口了,是不是代表国家制壶?

如题所述

仅仅依靠“中国宜兴”的底款,是不能判定就一定是一厂壶,如果确实是七十年代的壶,那个时候的底款基本都是中国宜兴款,再早些时期的话,有可能是壶名款,基本没有人名款,太多的乡胚壶也是中国宜兴款,所以还要看盖款,六七十年代基本都是有名无姓的盖款,如果是铅字章款基本可以判定是八十年代,方框木章款可能在七十年代。底款开始打人名款是八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才开始的。现在一厂壶比较热的原因是早期壶首先泥料过关,其次窑烧气氛好。至于工艺,其实和现在比还是有点不如。一厂当时是国营的,制壶人算是国家职工吧,从八零末,九十年代开始一厂壶就有仿品,水很深,价格也不是很高,因为毕竟绝大多数的壶都是作为商品壶生产的,真正够得上艺术品或收藏级别的很少,所以还是不要太过于在意价格什么的,最好找人上手看看。追问

不用看,我家的壶是在1979年买的,是方框木章款的"中国宜兴",没其它印章了,一直在家存放至今已34年了,当时的壶大多都是出口了,国内存世量很稀少,这种壶你给估个价吧.

追答

虽然不知道壶形,但如果品相好的话,小四位到中四位数之间吧,我手里有一把七九年的壶,可能和你的不一样,800元入手的,中国宜兴款。这类壶一般都统称早期壶,至于存世量,就不好说了,因为七十年代的壶,除了某些特意制作的之外,其他都是作为商品而生产的,而商品的特征是追求低成本,高生产效率,所以,当时的壶基本都是模具壶,虽然可能比现在的模具壶工艺水平高点,但产量还是很高,说存世量稀少有点夸张。

追问

因为是出口壶,在当时国家形象很重要,都是用心全力去做的,79年正是改革开放之初,人心振奋,动力实干,一切为国,没有私心,所以这种壶的质量和神态都最好,应是最高的特种工艺壶,是代表当时最高工艺水平的,是最高技术的表现,是当时厂里最优秀的工艺师所做。你的800元入手的壶应不是家传的,后来市场上买的假货很多。因我所知,70年代这样的特种工艺壶大多都出口了,国内存世量很稀少,中七位到大七位数应差不多。

追答

说实话,你吓着我了,首先,你的壶仅凭中国宜兴的底款能不能断定是厂货还不一定,其次,即使是厂货,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的这段时期,正如你所说,改革开放之初,人心振奋,一厂在这个时期,开始试验各种提高制壶效率的方法,包括灌浆、模具等,对于纯手工反而不是很看重,所以,就算你的壶真是厂壶,也是商品壶,再往上说也就是精品商品壶。另外,你如何断定你的壶就一定是厂里最优秀的工艺师所做?当时厂里确实有一批后来很著名的大师级人物,就算你的壶是这批大师级人物之一做的,但无人名款,也很难断定。我前面给你说的小四位到中四位还是往高了说。
另外,我刚看了下前面的回答,发现你的这把壶前段时间就提问过了,我也回答过,差点被你绕晕。如果你问的还是这把壶,我可以肯定的回答你,这把壶不是厂货,就是七十年代末的乡胚。千元上下撑死了。

追问

这是我家父辈当年出差无锡时,向老一厂购买的特种工艺出口壶,我当时才十几岁,记得很清楚,据资料记载,当时的出口壶都是厂里技术最过硬的工艺师所做,那时国家外汇很缺,国家颜面很重要,不能出错的,为了给国家换汇,都是最优质的壶才能出口.所以有人认为,这个时期(指70年代)所做的壶,才是当代中国紫砂壶中最优秀的壶.再有"中国宜兴"款,就是代表制壶人为国家,所以就有了当代官窑概念.这在历史上是独一的.所以其价值极高,且稀少珍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14
70年代的老一厂制壶都是以"中国宜兴"为款底,算是中国宜兴产的紫砂壶,而且多数出口至东南亚。追问

这种壶是不是代表当时最高工艺水平?是不是最高技术的表现?是不是当时厂里最优秀的大工艺师所做?是不是使用最好的泥料?

第2个回答  2017-01-10
心魔不去,财神避之。
第3个回答  2015-01-14
中国宜兴的兴有几种写法,我有一个中国宜兴的壶那个兴和别人的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