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名人出淤泥而不染呢?

如题所述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自于周敦颐的爱莲说。要说起哪些名人能够出淤泥而不染,那首推陶渊明了。

陶渊明所生活的晋朝的环境,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朝堂之上的环境,说一句淤泥毫不为过,从个人能力来看,陶渊明曾经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多种职位,但是都感到十分的不满意,尤其是最后的彭泽县令,仅仅任职了十余天就自行离去了,归隐田园成为一代田园诗人。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这句诗很能概括陶渊明当时内心的挣扎,一方面想要一展宏图,在朝堂之上发挥自己的力量,一方面又怀念江湖之远的生活。陶渊明每一次的走上官场,却每一次都会很快的辞官离去。可想而知当时的晋朝的朝廷到底变成了什么的样子。纵然是这样,陶渊明也是反复了数次,终于在这反复的十年间看清了朝堂,不再对其抱有任何的期待。安心归隐,再也不出世了。

再就是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本人了,周敦颐是北宋时期的人,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爱莲说也是他晚年的作品。由于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周敦颐是提倡改革的,也因此在官场上得罪了不少人。仕途受到了限制,纵然一身的才华和理学的造诣无法发挥,我们所知道的王安石变法中就有一些是从周敦颐那里学习的。可惜就如同他的爱莲说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不愿意与哪些人一起在官场上同流合污,不愿意为了仕途而背离自己。最终还是止住于朝堂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4

看到这样的一个题目,一定首先想到的就是陶渊明。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他在官场中辞掉了自己的官职。

只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一种怎样的两袖清风,才能够做得到。在那个光怪陆离的官场中,他不愿意委身求荣。

在陶渊明的心中,向往的是能够在田园里耕作。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在他的生活中,他更向往田园的恬静。

还有一位很出色的历史人物,他叫做纳兰性德。以他的家世,如果想要进入仕途的话。

可以说是易如反掌,但是他却不想违背自己内心的夙愿。就这样,在文坛上就留下了一位惜花惜木的纳兰性德。

与纳兰性德从小玩到大的玩伴,有很多已经在官场上混的风生水起。而纳兰性德更中意于一花一树一菩提。

在现在的社会中,也有很多人不愿意与身边的人同流合污。宁愿辞掉自己的工作,也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第2个回答  2018-01-03

说到出淤泥而不染,难免让人想到周敦颐的《爱莲说》。说人出淤泥而不染可以说是对人品行的高度赞扬了。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陶渊明了。这个在周敦颐笔下独爱菊的诗人,在当时的仕途当中走的非常不如意。明明满腹才华却得不到重用的陶渊明每天郁郁而不得志,终于在某天辞官归隐,原因就是他不愿意为了五斗米而折腰。从那以后,陶渊明每天耕地种菜,饮酒赏花,虽然日子过得清苦,却自得其乐。在当时那一个人人都想要升官发财的时代,陶渊明真的是出淤泥而不染,一股清流。

说过陶渊明之后,就会想到李白。这个唐朝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给后世留下了非常多的传世之作,但是本人却始终未能得到朝廷重用。多次被贬的李白写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正是在表达自己的豪放不羁的个性和不同流合污的决心。

第3个回答  2018-01-04

《圣经》当中的但以理就是这样的人。

圣经的旧约其实作为历史书来看都是可以的,因为其中的好多人和事都是真实发生的。

当然好多人不相信那里面的所谓先知还有不可思议的神迹,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做评论。

可要说起但以理,我想任何一个犹太人都是非常兴奋的愿意跟你讲述他的故事。

但以理当年被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掳到了皇宫,并且和两个小伙伴被选入宫中训练。

尼布甲尼撒王就用祭偶像的肉食给他们吃,但是被但以理无情拒绝。

后来但以理就跟尼布甲尼撒订立赌约,说即便是不吃王的膳食,他们也能存活。

果然十天之后他们长得越发的俊美,尼布甲尼撒就答应他们的要求,只给他们吃素食。

但以理书当中还有许多类似的事情,我就不一一细说了。

总之他严格遵守上帝给犹太人设立的律例典章,最终被尼布甲尼撒王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