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分布规律

如题所述

西南地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分布在东部,即东经100°~108°地区(图3-3)。重点是龙门山区,西昌—攀枝花地区,四川盆地周边地区,滇中、滇东地区,贵州和重庆地区,这些地区交通方便,矿业经济发达,国有大中型老矿山如东川铜矿、个旧锡矿、会泽铅锌矿、昆阳磷矿、开阳磷矿、遵义锰矿、六盘水煤矿、攀枝花钒钛磁铁矿、泸沽铁矿、重庆地区煤矿都分布在该区。因此,80%以上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亦主要分布在这些地区。东经100°以西,包括西藏地区、川西、滇西地区,矿产资源相当丰富,但因交通欠发达,很多大中型矿产资源尚未开发利用,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亦相对较少。

(一)矿山环境污染分布规律

矿山环境污染问题在西南地区相当突出,主要与硫、磷、煤、汞、铅锌等矿山密切相关。其中硫矿的污染分布在川南地区,磷矿的污染分布在黔中、滇中和川西南地区,煤矿的污染分布在黔西、滇东北、渝西和川东南地区,铅锌矿污染分布在滇中、川西南、黔西南地区,汞矿污染分布在黔东和渝东地区。这些地区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和生物链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重金属元素、氟元素含量严重超标,有的矿山如贵州铜仁汞矿区生产的粮食、蔬菜以及饮用水汞含量超标几十倍至600多倍,不能食用,人体汞中毒现象普遍,形成了地区经济社会问题

(二)矿山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西南地区规模较大的矿山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国有大型矿山,一次灾害往往要死上百人,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或在亿元以上。如1965年云南个旧国营锡矿山火谷都尾矿库溃坝泥石流死亡达171人;1970年,四川泸沽国营铁矿山泥石流造成104人死亡。经济损失最大的矿山地质灾害为地面塌陷,如贵州六盘水市19个煤矿采空区造成地面塌陷,直接经济损失约5.78亿元,占西南地区矿山地质灾害总损失(25.62亿元)的22.56%。此外,矿坑突水造成的经济损失亦很大,如2002年6月13日重庆市南桐煤矿发生矿坑突水,一次直接经济损失就达2亿元。国有大中型矿山发生矿山地质灾害的规模虽大,但发生灾害的频率低,如四川泸沽铁矿山,自1970年发生大规模泥石流矿山地质灾害以来,至今36年来尚未发生过第二次规模较大的矿山地质灾害。

西南地区规模较小的矿山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中、小型矿山企业,如小煤窑、非金属建材矿山、有色金属矿山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每次几百万元至几千万元,死亡人数几人至十几人不等。但小型矿山发生矿山地质灾害的频率高,因此总的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亦较大。

(三)矿山资源破坏分布规律

西南地区土地资源被采矿活动占压、破坏较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能源矿山,如渝西地区、川东南地区、黔西六盘水地区和滇东北地区,共占压、破坏土地面积达121706.49hm2,占总占压面积的61.2%。其次分布在公路、铁路等交通沿线和城市周边非金属矿山,这些矿山多半是露采矿山,占压土地面积大,达67857.89hm2,占总占压面积的34.2%。这些矿山除占压土地资源外,同时亦破坏了交通沿线的地貌景观。

西南地区矿山水土流失问题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乌江流域、金沙江流域、雅砻江流域、大渡河流域,此外是红河流域、澜沧江流域以及怒江流域,这些地区由于新构造运动强烈,地形切割厉害,高差大、坡度陡,极易造成水土流失。特别是暴雨季节,每年矿山水土流失每平方公里可达6000~10000kg,对土地资源破坏相当严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