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入侵后印第安人的服饰有哪些特色?

如题所述

欧洲人进入北美洲后,易洛魁人开始出现缝制的鞣皮衣服,服饰也越来越讲究起来。鞣皮衣上,常用麋毛或豪猪的鬃毛,绣上好看的花纹,在肩头、胸前,衣襟边和裤子上,装饰着鞣皮长缨。男子穿着不到膝盖的衬衫和裤子,女人穿着裙子和短衣,有的在外边再罩上一件束腰过膝的外衫。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来商品的增多,易洛魁人的生活方式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狩猎活动也越来越少,他们开始到集市上购买外来的棉布、呢绒、法兰绒等,做成一些新式的色彩多样(流行的是深蓝色和红色)的服装,以此取代了以往的鞣皮衣装;衣服上用豪猪鬃、麇毛做成的刺绣,渐渐被色彩鲜艳的丝绸贴花、穿珠盘花和丝带所代替;用来装饰衣裳的贝壳,也被蚌壳和铜纽扣所代替。衣服上刺绣的小巧的几何图案,也变成了五颜六色的鲜花。

帕布罗人的服装要简单些,男人就在腰间围着一条皮围裙,等到了冬天,便披上一件斗篷(兔皮或家织材料做成),穿上鹿皮鞋,绑上腿套。女人也披着斗篷(披在右肩上),长可及膝。腿上也穿着腿套,脚上穿着鹿皮鞋,还从膝部到踝骨,绑着一条兔皮的绷带。

北美那发和族的印第安人服饰比较简陋,女人穿草裙,男人只在腰间系着一条草编的围腰,脚上穿着鹿皮鞋,腿上绑着腿套。到了冬天,便要把皮毛或家庭自织的毯子披在身上,用来御寒。后来,那发和族人的服装,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发展,男子的腰间束上了一条前窄后宽的皮带,上面饰有一个很大的银扣,还穿上了用毯子或长方形粗布做成的上衣,下身套上了短裤;女人用两块家织的布料(一般带有红色、黑色或浅蓝的条纹)做成衣裳,做法是把两块布料在肩和腰的地方进行缝合,留出袖口和领口,然后在腰上再束上一条大红羊毛的腰带(缀有精致的银饰品),鲜艳夺目。那发和族的男人和女人,都喜欢在衣服上点缀白银或贝壳做成的装饰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