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年(Gap Year)是不是一个好点子?为什么?

如题所述

最近这些年非常流行间隔年,这是一个从美国传进中国的一个概念。


间隔年对于欧美人来说,他们没有家庭、工作的负担,会是一个很好的成长经历。但是对于中国孩子来说,可能好处和弊端都有很多。

度过间隔年的好处是,可以用花一年的时间好好出国走一走,看看外面的世界,见识不一样的文化,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还有各式各样的工作。这些见识对于开阔一个人的眼界,一个人的事业,一个人的格局,意义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对于他未来选择自己的职业,也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当他尝试了各种各样的事情之后,才会更加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不过也有很大的坏处,按照中国国情来看,一般,毕业生一毕业就出去工作,工作的第一年往往对一个人一生的职业生涯非常重要。毕业时大多数人在同一个工作地位起跑线,但是,去过间隔年的人,在起跑线的时候已经逃跑,从此之后他要继续追赶上来,可能要费更多的努力。毕竟有一些机会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是否要选择间隔年,还是要看个人的品性,如果是喜欢追求自由,喜欢去探索世界,喜欢过冒险的生活的人,比较适合去过间隔年。如果是希望,一辈子都能够稳定的生活,稳定的收入,那间隔年可能,并不太适合他。

大六爷的天:一个喜欢旅游、潜水、徒步,热爱生活的姑娘。

微信公众号:六爷的天           ID:MX1350962426

(一个专注于“旅游+探索人性”的深度旅游号,欢迎关注,期待和你成为朋友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29

在休学的之前和之后,左看右看都是typical banker的人生道路,但是那段休学对我未来的决策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篇文章记录下整个休学期间做的事情,除了那些看得到说得出的事情以外,更重要的是我在真实社会当中感受到、领悟到、思考了很多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那些不想冒过多风险 ,却又很想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的同学们有所帮助。身边的人对于我休学一年的决定有着很多不同的看法。起初我也很在意。父母一开始坚决反对,大学同学们更是觉得我脑子被驴踢了,这些都无可厚非。我也很自然地在离开校园的这一年当中和最好的大学同学们逐渐疏远,这亦是大学校园的通病——亲密的友谊永远是建立在一起玩耍的时间基础上。但休学的决定并非没有支持者,回顾当时左右不定的时刻,还真得感谢那些支持我走出这一步的朋友们。

第2个回答  2017-10-29

个人觉得还是很值得的,但是仅分享经验和自己的感觉。我们以前公司有N多人有这个Gap Year的毛病,CTO放自己一年假,亲手设计建造了一座别墅,还随时update搭建进程。一AM前途大好的时候停下来去自己的社区教会做了一年义工,因为据说他当时太爱教会了。一创意带着老婆举家搬到英国,只找part-time工作,在欧洲大陆东游西逛晃了一年。还认识美国的一会计师,夫妇俩每年有几个月Gap Month,他们只去一个地方,挑欧洲某一个小城,住满两个月,融入当地生活里,每天就是上市场,写写画画,跟当地人混。意大利馆子里绝对有Gap Year跑到澳洲去的俊男美女,但是他们大多负责卖早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经验差,哈哈。其他欧洲风味馆子里也不少这类青年人,挣够点钱就去下一个地方。我觉得Gap必须够长到几个月或者一年,是因为它需要你过上另一种不一样的生活。形式和地点倒不是必要条件。这东西其实没那么玄,就是降低对生活条件和安逸度的预期,但是提高对生活趣味和新鲜度的预期就可以了。我自己的Gap Months是毕业后跟家人开车环游澳洲,去了相对非旅游发达的地区,走走停停,到人少的小镇子上住了几住。。后来Gap Year就是回国后买房子装修房子那一年,最大收获是房子装好了,了解了装修行业的黑幕与窍门,减了肥,看了好多书和美剧(虽然都忘了),去了趟英国。貌似我Gap太多了。

第3个回答  2017-10-29

Gap year不止是旅游吧,而且其实旅行的在少数。大部分gap year都是在做intern(当然,尤其是去异国他乡做非朝九晚五的intern),做志愿者等等,旅游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实是在一个人学习或工作的正轨上,“正式”地拿出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做其他有意义的事,包括缓冲压力等等。不然就不是gap year而是单纯的gap了。我曾想不透社交圈应该是更仰仗数量还是质量;我曾怀疑是否现在不回国就会错失中国发展最快的良机,还是应该在美国多锻炼几年积累经验再做打算。我曾多次寻求他人的意见,因为我不够相信自己。我有着一颗迫切回国寻找属于自己机会的心,却苦苦看不到清晰的道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