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子女教育的误区有哪些呢?

如题所述

误区一:家长的目标,就是孩子的目标。

很多家长,在孩子身上充满了期待。而这份期待,孩子却不以为然,依旧我行我素。
因为没有人会为了其他人的目标而努力。其实,有很多方法帮助孩子实现他的愿望,同时实现我们家长的愿望。
家长希望孩子成绩提高,孩子期待一份向往已久的礼物。在成绩与礼物之间,就有一个结合点。
可以把这个礼物的样子,让孩子画在一张纸上,分割为若干天,去完成。每天完成几分之一,日久天长,孩子看到他的愿望一天天地临近,会主动地做好该做的事情。在达成愿望的那一刻,孩子的成绩提高了,他的奖励也得到了。岂不皆大欢喜!在这过程中,培养了孩子自律性、自我规划、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抗挫力。
在帮助孩子实现目标的同时,把自己的目标放进去,才是明智的做法。

误区二:上补习班,是提高成绩的好方法。

很多家长认为,上了补习班,学习成绩会更好。其实不然,那通常只是家长的自我安慰。
现在的补习班,名目繁多,如雨后春笋般将孩子们层层包围。家长花费了金钱,好像心里就得到安慰,却不会想到孩子的辛劳与压抑。孩子平时的课业负担已足够繁重。沉重的书包,已令他们压弯了腰。
从科学角度讲,大脑皮层不是用来思考的,而是受身体和情绪的控制。人在疲劳状态下,有情绪困扰时,他的记忆、分析、判断能力会降低,不仅健康受到影响,还会表现为厌学,学习拖沓,封闭自我,不和人交流等现象。甚至会有猝死或自杀等极端现象的发生。
由心而发的快乐学习,才是提高成绩最好的方法。

误区三:教育体制有问题。

有一些家长,理解孩子的辛苦,和孩子一样,经常对当前的中国教育品头论足,弄得孩子也怨声载道。
遇事抱怨,不是积极解决问题的方法。
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各有其利弊。客观上讲,应该取长补短。回顾历史,每个时代,都有其局限性。抱怨社会、体制,于事无补。家长该有这样的理念与远见:立足于自己与孩子,让孩子有发展的空间。任何一个环境,都可以帮助孩子成就梦想。
给孩子这样的人生定位:所有的变化都是机遇,让你自己痛苦的人,都是天使。自己才是主人,主宰自己的命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01
很多的中国的父母喜欢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因为他们相对来讲对孩子的付出是相对来讲是比较多的,所以他们也寄予了更大的希望。
首先,付出越多,那么希望就越多,所以这一份压力会转接到孩子的身上。他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希望,在自己的愿望去走,去实现自己的没有实现的一些理想和抱负。
第二,我们的父母跟一些国家的父母,他们付出更多,那么他们所寄托的东西也会更多。因为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没有不求回报的付出,也没有说完全不记代价的父母之爱。
第三,这也是跟我们的一个传统习惯,传统习俗是相关的。因为望女成凤,望子成龙,这样传统的思想根深蒂固,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然后能够光宗耀祖。
最后,作为子女的话,有些事情要顺应父母的想法,但是有些事情也要有自主的决定,不能够过于依赖父母。过于依赖父母的下场就是你要不断的去按照他们的想法,按照他们的规划去走,这样跟自己的理想也是相违背的。
像我就是对父母索取太多了,然后就在父母他们的期望也会越大,所以这个时候也会形成一定的矛盾和压力。到最后反而会成为双方的一个负担,成为双方感情挣脱的一个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