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登山,在登山中领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9
登山是寻找与发现,是愉悦与满足,是对生命提问的积极回答。

不小心,我就成为人家口中的“专业户外徒步”人员,其实我只是个菜鸟而已,2018年才开始徒步。

1月份,一个人去湖南衡山,体验了冰爪、雾凇,得出“白云山限制了我对高山的想象,广东的温暖天气限制我对冰雪的想象”。创下了史上步数最高峰,4万6千多步。

2月份,春节回家爬了两座小山,还想征服家附近的山,也是小镇难得的消遣。

3月份,深圳盐田海岸徒步,19公里,亮点是从天长地久走到海枯石烂,羡慕深圳有海,成功运用了一句歌词,“头顶着太阳,燃烧青春的余热”。跟小学同学走了南沙黄山鲁,亮点是黄昏,同学拍我拍夕阳的样子,环湖皆山,山气日夕佳。跟堂妹爬了火炉山,让她们体验手脚并用的真正爬山。

4月份,香港麦理浩径,亮点是原来香港的海这么美,背了帐篷防潮垫,负重20斤爬山,因为没有背睡袋,彻夜冷到睡不着,也是深刻的体验。拍了我觉得我历史最高水平的日出照。爬了香港第一险山,蚺蛇山,碎石上坡路,手脚并用,上坡很担心怎样下坡,可下坡的时候却没那么怕。

5月份,广州第一高峰,从化天堂顶,亮点是广州最高,半路下雨,偶遇云海,收队小分队,风雨同行,还见识人家怎样用单反拍美图。

6月初,台山凉冒山,小九寨沟,水真的很清很绿,拍的装逼照得到广泛好评,就是没有遮蔽,太晒了,真正头顶着太阳,燃烧青春的余热,得出33度不要户外活动的领悟,多么痛的领悟。

6月中,江西武功山,亮点是绿色草甸与星空,还有源源不断的坡,不断上坡,不断下坡,每一次上坡都是为了下坡的翻滚。原以为彩色帐篷区已经到达终点,那是坚持的信仰,到达时,被告知还要翻过几个坡,走1个钟上坡,半个钟下坡,那才是真正的绝望。同时绝望的还有网络,不是很少网络,是基本没有网络,要翻过一座山头去发朋友圈,多不容易啊!朋友说颠覆了她对绿的理解,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魅力。长期没网络,一下子积累蛮多点赞。

我体力很强吗?不是,高中800米我基本殿后,大学人家内环4公里跑半个钟,我要慢跑1个钟。我终于得承认我走得比别人慢,而且还喜欢一个人走。可是,我耐力可以。只要能坚持,也可以走下来。

人生如登山。

1.没有退路,只能靠自己。

徒步的小伙伴,也有第一次爬千米的山,也是可以坚持下来,因为没有后路,只能继续往前走。连续的土路,没有车走,也没有路下村庄,只能坚持往前走。

2.过程与结果。

人生会遇到很多山,有时上坡,有时下坡,有时平路休息。

上坡是个过程,可能要分阶段休息喘气,一鼓作气。可能会在心中默念,1到100,停下来休息,然后再坚持继续,直到到达顶处。

下坡相对是休息,是为了下一次上坡,下一次高峰体验。

过程论,如果沿路看看风景,拍拍风景,旅途也有很多记忆。

结果论,如果为了达到山顶,直奔山顶,山顶“一览众山小”的成就感。

3.方向。

看到要登顶的山顶,是有方向,不至于在错乱的小路迷失。

你的人生能看到这个阶段的目标吗?当你达到的时候,是不是有高峰体验?还是,你在半山腰搁浅了呢?

4.负重。

负重上山是很累人的,要取舍,哪些是必须的,哪些是可以不用的。

路上还见过居然背着孩子徒步的,也许人生要背着“孩子”、“房子”几座大山。

也有挑夫挑行李,付出成本的路人就轻松了。

负重有度。一定的负重,别样的体验,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取舍。人生要负重多少上路,心负载太多,就满了,就心塞了。

量力而行,人生如登山,且行且领悟。

山依旧在,等你去爬。

写完自己登山的领悟,再去读这本《人生如登山》,应该更有感觉[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