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是不是古人写的错别字?

如题,哪位大师指点下

其实,大多数〔通假字〕并不是真正的〔通假字〕。
例:①「其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课本注解:‘共’ 通 ‘供’ ,供给。正确注解应为:‘共’ 供给,后来写作‘供’。
②「因人力而弊之,不仁;失其所以,不知;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课本注解:‘知’通‘智’。正确注解应为:‘知’ 后来写作‘智’。
看出来没有,这类字就不属于【通假字】,而是【古今字】。
古今字就是记录同一个词义,古用彼字,今用此字。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字也会有所发展,词义有所引申,字有所假借,一字往往有多义: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比如上文的‘共’字,在古代就表示不同的意思:
①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世说新语·栖逸》)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③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④共承嘉惠兮,俟罪长沙。(史记·贾谊列传》)
例①是共有,共享的意思,例②是供给的意思,例③是拱揖的意思,例④是恭敬的意思。一个字身兼数职,容易造成表意的模糊,为了减轻它的负担,后世就造供,拱,恭三个新字来分担它的兼职,而共字本身就只表示共有,共同这一个义项了。
这就叫作汉字的分化,原来一字多义的‘共’字称为母字,后来特地造来分担它兼职的供,拱,恭为分化字。比如说供给的供,古用‘共’而今用‘供’,‘共’和‘供’构成古今字。同样,‘共’与‘拱’,‘共’与‘恭’也构成古今字。古今字绝大多数都是由于汉字的分化形成的。造字时间有先后自别,而且大多数今字是在古字的基础上构建的,比较好辨认。另举两个例子说明:
①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景’,后来写作‘影’。
②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孰’,后来写作‘熟’。
③宴尔新昏,如兄如弟。(《诗经·邶风·谷风》)‘昏’后来写作‘婚’。
但有一种是由于同音假借形成的古今字容易与通假字混淆,假借字并非通假字,有本无其字的假借,有本有其字的假借。
前文说过,一个字往往不只有一个意义,当它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意思的时候,其中应该有一个本义,另外还有一个或一些引申义和假借义。引申义比较好理解,以‘朝’为例,它的本义是早晨的意思,引申为朝见,由朝见再引申为朝廷,由朝廷又引申为朝代。
假借义就不是这样,它不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而是被借用,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假借,例如‘锡’字,本义为一种金属(说文解字注:银铅之闲也),但在古文中常被假借‘锡’表示”赏赐,赐予“的意义。
①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庄子·列御寇》
②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左传·隐公元年》
‘锡’先有“赏赐、赐予”这一个假借义,后来人们为假借义专门造字”赐”来记录赏赐义,因此,’锡‘与’赐‘也构成古今字的关系。
本有其字的假借,就是所谓的通假字了,通假字是属于共时的暂时借用现象,不能完全取代被借字的地位。’早‘与’蚤‘是通假字,在早晚的这个词义上,蚤只能在某一时代暂时借用为早,但不能替代早,与上文说的锡与赐是不同的,在赏赐这个含义上,‘赐’完全取代了‘锡’的地位,担任记录赏赐这个词义的职务。
通假字是本有其字,也就不存在先后问题。例如蚤与早,亡与无,倍与背,古人在写通假字的时候,只是把它当做一个语音符号,而没有考虑它的形体和本义,你可以把它当作别字。
解释通假字的时候,采用“某”通”某“的办法。古今字是有先后之分的,解释的时候就可用“后来写作某”的办法。还有一种是“某”同“某”,这一类是用来解释异体字的。
这里简单说一下异体字,异体字跟古今字的区别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的字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就可以互相代替,也就是所谓的一字多形。说文把异体字分为本体,变体,俗体,例如:泪——睙,岩——严,强——彊,沉——沈,
说明一下,“沉”本为“沈”的俗体,后来“沉”字成了通用语,与“沈”并存并用,并形成多种异形字,如沉没——沈没,沉思——沈思,深沉——深沈,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特别是诗歌作品中都会见到。现在“沈”字读“shen” 用于姓氏,而沈阳的“沈”是“渖”的简化字。
具体参见《1955年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在古文阅读中,除了以上的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还有繁简字也值得注意。因为一般古书都使用的繁体字,而我们现在说接触的大多都是简化字。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的简化字跟繁体字是一对一的关系,记住繁体字就行了,少数的是一对多。但有些繁体字和简化字本来在词义上是毫不相干的,或有显然的区别,仅仅因为同音的关系,简化时就采用了笔画教简的,这就是说在古文中,本来有区别的两个字或三个字,经过简化之后,混为一个了,如果再用简化字代表的词义去解释,就容易发生误解。举例说明:
适和适,在古代,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适”音“kuo” ,“适”音“shi"。
①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论语·宪问》)
②唐德宗李适
这里的”适"都读"kuo“ 不能做”适“解释。
具体参见《1964年简化字总表》
结语,错字指写的不成字,规范字典查不到的字。别字,又叫“白字”,指把甲字写成乙字。这里我不知道怎么输入错字,就无法举例,别字很简单,克(刻)苦,恣(姿)态等。严格意义上的通假字可以算做别字,古代由于避讳,讹传,抄录等原因,通假字是不可避免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