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续了千年的印度种姓制度,为什么终究淹没在时代的浪潮之下?

如题所述

经过时代的洪波,不少历史产物经受住了冲击,站在了时代的舞台之上。但也有一些没有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而被淘汰。古老的印度河流域孕育出来许多优质的文明,它们都仍在现今的舞台上闪耀着荣光。但在古印度人建立的严密的等级制度之下,也出现了种姓制度。这种制度影响了印度甚至长达千年,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种姓制度也终究淹没在了时代的浪潮之下。



种姓制度是一种社会体系,是以血统论为基础而存在。也就是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所以又称贱籍制度。种姓制度围绕着统治阶层,种姓就是以职业划分内婚制群体,再根据不同的居住地划分次种姓,接着再层层往下进行划分。种姓制度是印度传统的社会制度,也是当时人人都需要遵守的规范。

随着印度沦为殖民地,为了满足殖民者的统治需求,种姓制度也进行调整,成为了一种阶序体系,逐渐变得固定和模式化,等级划分也更加森严。所以种姓制度与现代化进程中的民主制度是完全不同的,阻碍了印度的社会进步。1947年,印度脱离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之后,种姓制度也就被视为一种歧视而被废止。



种姓制度起源

种姓制度是在吠陀时代形成的,也就是雅利安人入侵印度这一时期。它源于印度教,又被称为瓦尔纳制度。在其形成初期,并不是要划分人的三六九等,而是为了巩固雅利安人的统治,确保能够安排劳役人数。此后,随着伊斯兰教逐渐统治了印度,种姓制度又经过了调整。而英国侵占印度,将其作为殖民地之后,又对种姓制度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人有了高低贵贱之分,形成严明的等级制度。



“种姓”的概念其实来源于西方,最开始在拉丁文中是指纯洁的意思,但后来其它语言中又被赋予种族的含义。15世纪葡萄牙人将印度作为自己的殖民地之后,就用“种姓”来代表各个阶级,有了低贱的含义。此后“种姓”又有了其它不同的含义,但都带有贬义的负面色彩。

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将人分了等级,而且各等级之间是采取世袭制度。等级是依据地位、权力以及职业等方面来进行划分的,共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罗四个等级。

婆罗门为最高等级,由僧侣以及贵族组成,主要掌管教育,以思想控制其它阶级。这一等级拥有祭神以及享受奉献等的特权,能够让其它三个阶级为之服务。刹帝利是第二个等级,掌管军事和行政。他们拥有征收赋税的权力,负责守卫婆罗门阶层。

吠舍则是由普通的雅利安人组成,他们主要进行商业活动,但没有特权,只能通过布施以及纳税的方式来满足前两个阶级的需求。而第四等级首陀罗就是这等级之中最底端的,他们主要是成为佣人,从事在当时被认为是低贱的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是雅利安人,而是当地的土著居民。



而除了这些等级,还有一种阶层甚至没有资格进入等级的行列,他们被称为“贱民”。他们只能从事最低贱的工作,受尽歧视。

这些阶级的划分就代表了各自的社会地位,形成了严明的分区。上层等级的自然不屑于去往下层等级所在地。下层等级的人也没有资格进入上层阶级。所以这也就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固化,彼此之间没有流动和交流。长此以往,婆罗门以及刹帝利等级就会自带一种优越感,认为底层之所以成为底层是其身的原因。



而那些低等级或是没有等级资格的“贱民”也会认为这样的划分是固定的传统,无法改变的规则。所以当他们面临生存的困境,发生冲突矛盾的对象,往往都是和自己同一地位的人。而且来自不同种姓的人相结合,其生下的孩子就会被称为杂种姓。

种姓制度下的印度社会

在种姓制度的规定之下,关于各阶层的衣食住行以及婚姻都方面都有严格的贵贱划分。在婆罗门中其实也还有地位的高低之分,因为这一等级主要掌管宗教,对其他等级进行思想的教化,所以进食的时候需要有固定仪式,也就是要洁净自身即进行沐浴。而且吃素食不喝酒的婆罗门等级者就比食荤者的地位更高。

除了食物方面,对职业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种姓制度是以宗教观念来进行分工,分工同样也是世袭制。而且同一种工作在不同的地区也会有不同的待遇。一种工作在一个地方被认为是崇高的,但是在另一个地区则被认为是不洁的,就导致其社会地位低下。在受教育方面也是同样进行严格的规定。只有上层种姓子女才有资格进入学校进行学习,而那些“贱民”则没有受教育的资格。



除此之外,在婚姻方面也是有很多限制。婆罗门种姓没有离婚的权力,而寡妇如果没有儿子才能再婚。不过其余种姓的女子则可以,但是她们的第二次婚姻也会备受歧视。同时上层种姓的女子不可以嫁给低层种姓的男子,但反过来则可以,不过这需要高昂的嫁妆为代价。所以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低层种姓的女子处于各方压力之下,会想尽办法筹措嫁妆嫁入上层种姓之家。但往往只是因为嫁妆的原因,上层种姓的男子才会娶这些女子,也因此产生很多的家庭矛盾,甚至演变为社会问题。

种姓制度的核心观念

围绕种姓制度的就是两大核心观念即洁与不洁。也就是受宗教观念的影响,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正常现象与宗教神论相联系。“不洁”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够被摆上台面的,也不能大肆谈起的,是需要避讳的。比如关于生育以及死亡等等,如果接触到了,就被认为是沾染了污秽。因此这些人就被认为是不洁之人,必须要进行隔离或者以特定的方式消除这种不洁,而印度教认为恒河河水能够洗净不洁。



同时这些不洁也有严格的规范,比如各种器物之间也会有洁与不洁之分,而更为明显则是体现在人与人之间。比如家中有亲人逝世,其家庭成员就被认为是不洁的,他们的守丧期也要根据与死者的亲密程度来确定。同样,如果寡妇在其经期时是不能殉葬的,必须等结束且沐浴之后才能消除不洁,才可以殉夫。

而以上都有一些可以解决不洁的方法。但若是长期从事“不洁”工作的人,也就是从事丧葬等工作,这种就被认为是永久性的不洁。这一类的人通常都是“贱民”,他们是被各阶级甚至是自己同阶级的人所歧视的对象。他们会被迫搬离出居住的聚落,以免其他人沾染上他们的“不洁”。



在时代的浪潮中被淘汰的种姓制度

在种姓制度之下,人有了高低贵贱之分,这些阶级的固化,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而且种姓歧视以及“洁”与“不洁”的观念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婆罗门被认为是最洁净之人,而“贱民”是最为不洁的人。倘若不小心触碰到了“贱民”,就被认为是沾上了不洁。所以这些“贱民”就被固定在一个范围之中,甚至他们走过的痕迹都要清理干净。

这些固化的思想和观念,不仅让阶级之间变得僵化,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就像各自生活在隔离的国度。而且显然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也不利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同时也会引发了很多的社会矛盾。所以随着印度解放思想的觉醒,印度独立后,就在法律中明文规定,废止种姓制度,不允许种姓歧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5
一是种姓制度已经成为了印度社会体系的一部分,难以进行更改;其次是印度的宗教信仰中,对血缘的起源十分重视,至此也没有被淹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