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审美主体应具备哪些条件

如题所述

  审美主观条件美感是审美主体由客观的审美对象所引起的具体的审美感受它是美的欣赏活动的产物。审美主体对美的事物的欣赏实际上也是对该事物的一种情感性的评价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欣赏者的主观倾向的鉴赏。由此可见作为审美对象的客体不只是外部世界给予的欣赏者不只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者还是主动积极的发现者和创造者。因为美的欣赏之所以令人感到兴味无穷恰恰不在于欣赏者被动地接受了什么而在于他主动地发现了什么、补充了什么。因此在美的欣赏中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有着特别突出的意义。要形成具体的美的欣赏关系审美主体应具备相应的审美条件。因为审美主体反过来决定着对象能否成为审美对象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成为审美对象决定着主体所获得的审美愉悦的强弱及特点。如先天失聪者对优美的旋律不可能获得审美愉悦。主体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审美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呢第一、审美主体要有健全的社会化的审美感官。因为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官是审美主体与客体发生关系必不可少的中介。对美的感受能力是进行审美活动的最基本条件之一。

  审美活动从对美的对象的感觉开始。发现美的能力依赖于这种感觉创造美的能力也以这种感觉为必要前提。如果离开了眼睛、耳朵这些感觉器官就不可能产生和形成对美的对象的感觉也就不可能建立审美主体和对象之间的审美关系。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雄伟壮观先天的聋、盲人无法领略。因为他们不具备健全的感觉器官审美对象难以如实地反映到他们心中主客体之间也就不可能建立审美关系故迷人的景色、动听的旋律对于他们来说难以感受到它的存在更不用说领略其中的美了。

  有能看清东西的眼睛和能听清声音的耳朵就能使审美主体和对象之间建立审美关系吗恩格斯说过“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却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更敏锐的嗅觉但是它不能辨别在人看来是各种东西的特定标志的气味的百分之一。”美的欣赏更是如此。如印度的“狼孩”他有看得见东西的眼睛和听得清声音的耳朵但却不能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悠扬的音乐等因为长期在山洞生活远离社会脱离了劳动脱离了社会实践他所具备的感觉器官已经不是社会化的了。由此可见审美主体必须具备健全的、社会化的审美器官审美活动才有可能顺利进行。

  第二、审美主体应具备必要的审美修养包括知识储备、文化教养及生活阅历等。要正确领会艺术作品的精髓、感受其魅力、获得美的享受需要一定的审美修养因为主体的审美修养对审美欣赏有一定的制约作用。首先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相关知识要有足够的储备。审美活动包含理解的因素。人的审美活动不只停留在感觉阶段它必须向与感觉阶段紧密相连而又比它高级的阶段发展即审美主体通过对感觉所获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取舍、加工的阶段。感觉阶段各种现象向我们涌来我们只能逐个去感受这样所得的审美材料尽管经过了选择但还是原始的、相互之间缺乏联系的。可是重要的就在于这种联系。现代心理学实验已经证明美感不是粗糙的原始的感觉这种粗糙的原始感觉并不能发现美。要发现美就必须具备把感觉所得的材料联系起来的能力48语文学刊语文学刊上接第页建成新的生活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就得到了有效的增强。

  四、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也叫扩散性思维或开放性思维其思维表现形式是从一点出发沿适当的方向在适当的范围内任意进行思考。发散思维主张人们打开思维大门张开思维之网、冲破一切禁锢以尽力接受更多的信息。由于一个人在思维发散的过程中除运用已有知识和记忆外更重要的是加入了想像的成分因而就使人们的思路更加开阔、其答案亦不会限制在“唯一”之中这样就容易产生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答案。发散思维随着人们思维水平的提高和思
  维能力的加强常常表现出较强的丰富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发散思维可以使人思路活跃、思维敏捷使人办法增多而新颖、考虑问题周全能够使人提出许多可供选择的
  方案、办法和建议。发散思维在创造活动中常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语言的模糊性特点往往使词意或句意没有绝对的唯一的解释而必须根据上下文的特
  定语境来具体确定。有的甚至还有言外之意。于是由词句组成的文本有时也就具有不确定性的一面也就出现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这就为教师
  在阅读中锻炼学生发散思维提供了条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文本让学生在自己认识理解的范围内大胆思考从而使自己的发散思维得到提高。总之阅读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占举足轻重的位置。教师要充分认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
  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要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通过阅读教学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维
  能力。对所得的原始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才能发现美。如欣赏一幅画不能把画中的人、景、色彩、线条等分离否则它们就成了孤立的没有联系的东西。因为整体不等于
  部分之和只有在整体中才取得它的意义。要具备这种分析、综合的理解能力就必须对审美对象有充分的了解。如欣赏鲁迅的作品必须了解鲁迅所处社会的特点、经
  历、思想以及其幽默讽刺的笔法、犀利的语言等。要欣赏欧洲中世纪的建筑则必须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宗教等等把这些孤立的、粗糙的原始材料分析综合才能评
  判其美丑。否则审美活动无法进行。其次审美主体要具备同审美对象相适应的审美能力包括来自教育与环境影响的审美意识和文化传统以及民族欣赏习惯的认识和把
  握。如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妇女以缠足为美。三寸金莲步履艰难却美其名曰“步步生莲花”。以劳动为美的今天再也无人欣赏这种美了。某些少数民族的姑娘把俊美的
  鼻孔刺破让它溃烂最后留下密密麻麻的疤点明明是一种痛苦可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人们竟痴心地追求以之为美。有的民族以胖为美有的以黑为美缅甸姑娘在颈项上套
  上一叠高高的铜圈使颈项延伸到一英尺以上以此为美中国人欣赏青松的美日本人赞赏樱花的美……总之种种不同的审美情趣都与来自教育和环境影响的审美意识、文
  化传统及民族的欣赏习惯有着重要的联系。此外审美主体对社会的经验和认识也至关重要。生活阅历越广、社会经验越丰富的人在审美过程中可能引发出丰富的联想
  和想象由当前看到的、听到的想到过去经历过的或是听过的又会由过去想到当前这样就容易激发出深沉的情感对审美对象的认识也就更快、更准、更深刻。第三、审
  美主体要有一定的审美心境和进步的审美观。一定的审美心境影响审美感受。一个人心境的好坏能强化或钝化他五官的感受能力还可能引起相反的感受。心境开朗感
  觉更加敏锐反映也更迅速心情抑郁感觉也会迟钝有时还可能失去审美的兴致。在李煜眼里滚滚东逝的江水像“愁”一样绵绵不断可在苏东坡笔下却是一幅壮美雄浑的
  景色。一切景语皆情语“爱屋及乌”也是这个道理。由此可见审美主体的心境影响着他的审美感受。其次审美主体的审美观制约着主体对客体的欣赏方向。审美观是
  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关于美的理性的认识它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固性。它指导着人们的欣赏和创作制约着人们对现实、对艺术的审美方向。如世界观
  审美观不健康的人追求醉生梦死、灯红酒绿的低级趣味的生活反映在他欣赏文学作品时也是如此赞赏武打、庸俗、色情的东西而有一定审美修养和高尚审美观的人则
  崇尚健康、高雅、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东西。总之在美的欣赏活动中要以客观审美对象的存在为前提但欣赏者的主观条件特别是以上四种因素缺一不可否则审美活动无法进行。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1-03
阿萨德阿萨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