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日语1吴侃第三课课文翻译

如题所述

                                     第三课 说话的目的和所使用语言的形式

「あ、雨だ」と「あ、雨だよ」

  口语和书面语不同这就不用说了。即使同样是嘴里说出来的话,像电视和收音机一样通过语音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书面语也和口语明显不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和别人说话的时候,有各种各样的状况,但是不管是什么情况,都有各自说话的目的。有时我们会把自己的想法或者是感情自言自语的表达出来,或者有时想传达某些信息给朋友。更进一步,有时说话人想通过谈话让听话人做某件事(想让听话人按照说话人所说的去行动)就这样,在我们说话行为的背后肯定有某种目的的存在,因此说话这个行为才成立。在这里我们必须考虑的是,这种情况下,我们说话的目的和所用的语言形式未必一致。简单来说,我们说话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应该和我们所要表达的目的是一致的,但是事实并不那么简单。

  例如,我们在屋里从窗子向外眺望。突然,天阴下起雨来了。看到这种情况有时我们会 “啊,下雨了”自言自语地说, 即使没有听众,这种行为也是经常存在的。如果要是想把下起雨来了这件事传达给家里的某个人,我们就会说“啊呀,下起雨来了”这种能明确的把下雨了这件事传达给别人的表达方式。更进一步,如果说下起雨来了,必须把晾在外面的衣物收起来,想要传达让别人收衣物的意思的时候,我们会使用“啊呀,下雨了,把洗的衣服收进来吧”这样的表达方式。这几种表达,分别想要传达的意思是自言自语的说出自己的判断和感情,想要吧这件事传达给别人,或者进一步想以这件事为理由,让别人行动起来(这几种表达方式和她所要传达的意思是一一对应的)。但是,我们要是反省一下就会发现,在这几种情况下,我们实际所使用的表达形式未必都遵守了这种一一对应的规则。

  例如,当下雨了想让别人帮忙把晾在外面的衣物拿进来时,我们未必就会使用把衣物拿进来这种命令的表达方式。

  有时候我们只需要说“雨下起来”就能够把[不得不把衣物收进来]这个意思传达给听话人。当然有时候根据情况不同,也会有以下对话。

  “下雨了”

  “下雨了怎么了啊”

  “外面不是晾着衣服么?还不懂嘛?”

  即使是这种情况,最初的那句“下雨了”也是想要启发别人把衣服收进来。对于那些听完了这句话却不明白它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而反问“下雨了怎么了啊”的人,说话者就会回答“不明白该怎么做吗?下雨了外面晒着的衣服不是会被淋湿吗?”

「寒いねえ」の意図は?

  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情况下我们说话的目的和所使用的表达形式是有一定的不同的。例如,好几个人正在工作的时候,一位领导进来了,并且嘟囔了一句“真冷啊”。这个真冷啊也许就是领导在外面感觉到寒冷随口说出的话,或者是这位领导想告诉大家“外面很冷啊”,也可能这个领导是为了让在场的各位采取某种特定的行动才说的话,如果是最后一种情况,也许这位领导是要向大家传达如下的意思:外面真冷啊,结果进到屋子里一看屋里也很冷,再看一下窗子,再看一下窗子竟然开着。外面这么冷为什么还开着窗子呢?本来这种情况下,这位领导该说“外面很冷啊,关上窗户” 但是这里如果不考虑人际关系的话是不行的,所以领导并没有采取直接命令的说话方式,而是说了句“真冷啊”通过这句话,领导希望听话人听了这句话后会琢磨其意思,然后会发现“啊,窗子开着!”接着采取行动关窗子。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使用这种间接的表达方式来向对方传达自己的意思使之行动,相反,也有人倾向于以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命令,依赖和请求。对于表达方式,各人有各人的选择,但是除了考虑到各人的想法不同之外,也要考虑到各种表达方式的一般意思倾向。现在客观上我们还不能证明这种倾向,但是即使是英语也有这种所要表达的母的和实际说话时所采取的表达方式不一致的情况,只是这种倾向不如日语那样明显。可以说当想拜托别人什么事情的时候,如果不是特别的熟悉的人,我们日本人很多情况下一般都会尽量不使用直接传达自己意思的表达方式。

相手への思いやり

  日本人之所以不喜欢依靠语言的表达形式,依靠语言本身来向对方传达自己的意思,是因为在日本人的想法中,对对方的体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种体贴,不想伤害对方的这种想法,或者是再这种体贴的背后有想承蒙对方的好意的意思,这都使日本人不是用直接的表达方式。极端的来说,日本人现在已经产生了这样一种倾向。关于给对方增加负担这件事,日本人期望通过这种只给提示的表达使对方根据自身的意识来行动,有时他们还会通过这种间接的表达方式,来回味这种即使不用语言把自己想说的话全部表达出来,对方也能理解的喜悦。

  语言形式,语言本身在交流中所起到的作用,换句话说也就是语言的功能负担根据语言会有所不同,并且,即使是同一语言,例如在日语使用者之间,存在着个人差或者是其所属的社会集团差,至少,语言表达方式和所要表达的目的总是一致这种想法是不成立的。



另外附上文档版的翻译

以上,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望采纳,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1
一、学日语难在哪里
日语的语系和中文不同,学起来更难,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是体现在语法的结构上,二是体现在词语的表达上。我认为难的是第二点。日本人说话讲究含蓄,更讲尊卑,在日语中同一句话在不同的场景会有许多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说,“请告诉我”这句话在日语中就有好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教えなさい。
教えてください。
教えてもらえませんか。
教えていただきませんか。
从上至下,尊敬的程度依次增加。(咦,好像越长越尊敬?)
所以,如果有幸你能听到两个日本人对话,你便可以从他们的对话中,知道两个人的身份孰尊孰卑了。
对于中国人而言,学习日语有另一大天然优势。那便是,日本人的「汉字」与中文非常相似,许多未学过日语的人看着一串密密麻麻的日文,都能大概猜测出其想表达的意思。比如说,「ご饭を食べませんか」,这句话的意思是,“吃饭吗”。我想,即便是没有学过日语的人,都能猜测出这句话的主要意思吧。
可见,虽然日语有难的地方,但却也有简单的部分。而对于日常讲究礼仪的中国人来说,日本人语境的变化之处,似乎也并不是特别的难?
想深刻了解的话,给大家推荐一个日语学习裙:开始是七九八中间是211末尾是七四三按照顺序组合起来就可以找到, 每天有大神直播讲课 日语初学者们的福音 我想说的是 0基础想要学习的同学欢迎加入,如果只是凑热闹就不要来了。
二、要了解自己的英语水平
“Hmm...我是来学日语的,你居然跟我提英语水平?”
看到这个标题,我想你应该会有这样的困惑吧?那么,为什么要了解自己的英语水平呢?我们知道,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英语是我们在校学习的第一门外语。在校学英语,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时间跨度非常长,具有延续性(从小学到大学不间断地学习);
2.有良好的师资条件(学校的英语老师应该至少需要通过CET 6级吧?或者是专八?)
3.有较好的学习环境(上课的互动、听力及口语训练、日常同学们的相互监督比较);
4.并且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需要完成课堂作业、定期参加考试)。

在上述四点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在校学习),英语水平的高低,其实也侧面反映了学习外语的能力。如果我们选择自学日语,则会没有了这四点优势,而完全依托自己的语言学习能力。
那么,英语成绩不理想,是否一定学不好日语呢?那是有失偏颇的。因为,选择自学日语的你们,一定是因为兴趣、爱好或者其他的原因,这些明确的动机是我们学习日语非常重要的一个主观性优势。可见,即便英语成绩不理想,也不用担忧。它影响的只是学习日语时,学习计划的制定、教材的选择及学习方法的权衡而已。而这些,我会再后续再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