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书有多大

如题所述

  人教版语文实验教科书,是根据教育部的课程改革部署,为验证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的编写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理念和基本精神。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是现阶段最新的突破,相比《语文教学大纲》而言,无疑是一项重大的科研成果。明确提出了一些新课程的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其中“语文素养”是整个课标的核心理念。
  
  一、语文教育的特点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人教版语文书与旧教材相比,在编排上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人文性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这是相对于自然学科而言的。为此,要处理好一对矛盾——既要认识到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多元性反应是正常的,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又要在教学中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并给予正确的价值趋向的指导。这种人文性主要体现在选文上,较之传统的教材而言,这里的选文更注重人文的熏陶,道德的渗透。较典型的是七年级上册的一、二两个单元,分别以人生、生命为主题来贯穿,教育刚进入初中的学生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思想观。
  当然,被选为课文的作品,它不仅具有作品的价值取向,还带上了教学的价值取向、育人的价值取向,其功能不仅在于获取认知,更在于促进人的生命的整体发展。因此,作为教材,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应单单只是让学生接受作品的思想内容,更有以作品为凭借,开展自由感悟、激发生命体验、引导敏于发现、鼓励质疑批判的任务。 “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1.综合性
  这是新课程语文的一大亮点。新教材不但着力于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丰富语文的积累,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
  教材内容的安排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教材中,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等各个方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被有计划地安排在的一个有机的整体里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树立“留心处处皆语文”的观念,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部各部分之间割裂的状况,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生活的联系。
  3.时代性
  教材大幅度更新教学内容,关心当代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反映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充分利用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
  教材的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论是插图、诗歌,还是课文,都富有时代精神,富有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如,《华南虎》、《珍珠鸟》、《马》等课文及相关的插图,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渗透环境保护意识。《羚羊木雕》、〈〈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等教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状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显扬一种美好的情感。其中,探险、追星单元的设计也均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又与现代科技发展相衔接。
  总之,在教材中,各个部分、各个环节的安排,都注意遵循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4、自主性
  新课程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转变学习方式 。教材通过多种方式体现了学习主动学、活动中学的意图,注重学生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教材倡导自主练习、自主阅读。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中,体验合作的成功与喜悦。能自主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的主问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能自主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简洁资料的区别;学会著名资料的出处。积极促进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结合,贯彻生活处处皆语文的理念,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
  二、新课程下的语文教材呈现许多亮点
  1、教材的编排更为系统
  教材内容有以下几方面组成:课文系统、助读系统、作业系统、知识系统四个方面,构成了目前语文教材的基本要素。其中课文系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趣,主要以课文为依据。入选教材大多文质兼美、内容有助于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助读系统则是帮助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读能力而提供的一系列材料,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课文提示、注释、题解、作者介绍,等等。作业系统指的是教材为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语文知识、培养体改委语文能力而有计划提供的各种思考与练习。这是语文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知识系统指的是语文教材所提供的语文基础知识系统,主要包括汉语知识、文体知识、文学知识、听说读写知识、文学史知识、文学鉴赏知识、文化知识、逻辑知识等。呈现形式以附录的形式出现。
  2、 选文的形式、题材趋向多样化
  体裁的安排上,各种形式百花齐放,兼顾古今中外,更具有广阔性,也更能体现“大语文”的观点。教材中诗歌的数量增加,对于学生的朗读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诵读,可进一步培养语感,抒情诗、哲理诗、叙事诗并存;现代诗、古体诗交相辉映。九年级上册的诗词选取,侧重于宋词元曲,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古文化氛围。
  题材的选取上也作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增补了以文革为背景的作品。如七年级的《紫藤萝瀑布》、《华南虎》,八年级的《老王》,九年级的《星星变奏曲》等,使这段本接近尘封的历史开始引起人们的审视。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成长的烦恼》、《致女儿的信》、《心声》等。同时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尤其加重了对古典名著的阅读,对于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很有帮助。规定一个学期必须完成三部作品,并在教材后面开设一块名著赏读,推动学生的阅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3、 评价体统、标准呈现多元化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测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三维目标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虑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倡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想结合,但更强调形成性评价;提倡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重视定性评价。提倡教师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结合。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
  三、教材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1、选文亟待进一步完善
  有些选文距离学生的理解较远。如七年级的《风筝》、《紫藤萝瀑布》等。八年级的《亲爱的爸爸妈妈》、《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九年级第二单元雨果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等。这些作品,学生因缺少作者那段时间的历史感悟,无法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和作者的内心世界。
  有些选文则缺乏代表性。如八年级《桥之美》作为文艺性说明文的代表,理解就不是很容易,还不如旧教材中梁衡的《晋祠》;九年级培根的《谈读书》作为议论文的代表,学生理解上都有较大的困难。
  为了理解起见,不妨在课文提示中,作一个背景知识链接,或者在课后作一个超接链接,便于学生与文本对话,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选文的标准即要有时代性,又要有延时性。
  2、知识有待进一步明确
  新教材对知识系统作了调整和删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基础知识的名词术语,不作为升学考查内容;2、标点符号在语境中的表达作用,只要求一般了解,不作为升学考查内容;3、汉字构字常识,只要求一般了解,不作为升学考查内容 4、词类的学习重在运用,词类辨识不作为升学考查内容; 5、短语结构的学习重在运用,短语结构的分析不作为升学考查内容; 6、单句的学习重在运用,单句成分的分析不作为升学考查内容;7、句式的辨识只要求一般了解,不作为升学考查内容。但淡化知识并不是不要知识,与旧教材相比,每一单元缺少一个完整的“字词句系列训练”,代之是有些课文后附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性知识。至于语法类知识几乎“销声匿迹”。这又似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边缘,使得上课时师生举步维艰。
  新课改背景下知识缺席,导致课堂教学的畸变。语文学科运用知识的能力比任何学科要强的得多,语文学科提倡阅读,但一旦缺乏知识的构建,又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又如何赏读。譬如:在欣赏诗歌时,如果不懂“意象”、“意境”的概念又如何赏读呢?因此,淡化并不等于是取消,不妨将这些知识渗透在课后习题、课文附录中,或者编一本知识型教材作拓展延伸,让学生在比较中自行吸收。如一味以策略性知识代替基础性知识,又是一种极端化倾向。理想的教材是介于知识型与能力型之间。
  3、文本的衔接性有待加强。
  新课程提倡小学与初中阶段的衔接性,注重知识的渗透。避免文本的交叉与重叠。但先行教材却出现小学教材与初中教材各自为政的现状。小学里已经出现的课文,初中照样乐此不疲。如《春》,小学已经出现过,初一再次呈现,学生就缺乏新意。类似还有《观潮》、《卖油翁》、《赵州桥》、《天净沙·秋思》等课文或是文体不同、或是节选的差异、或是习题中的拓展等。即使文章最美,反复出现,也就缺乏创意。教材编写应在通融中注重衔接。
  4、光盘的使用寥若星辰。
  光盘是现代媒体的体现。但大多时候,因学校条件的限制。其使用价值往往得不到发挥。有的学校教室里缺少相应的配备,而农村学校,更是奢侈,因此,光盘大多闲置着。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价值。光盘的内容也可以丰富一些,甚至可以附录一些经典史料,有助于教学。
  5、综合性学习困难重重
  综合性学习是新教材的一个亮点,但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领导、家长对此反响强烈,频频干涉语文教学,认为这是加重学生的课余负担,从而降低一个教师的“满意度”。这主要是针对其中资料收集而言,学生因缺乏足够的条件,使得操作起来有很大的困难。“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这句话讲了好多年了,但事实上,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是处于封闭和割裂状态,致使语文教学长期脱离生活,和其他学科联系不多,甚至语文学科自身也进行条块分割,因此,受习惯思维的影响和条件的限制。我们在实施的起步阶段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农村学校来说,更是举步维艰。
  综合性学习,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地一些文学社、小型研讨会、小课题研究之类的活动,让学生结合社会生活、结合其他学科的学习来学习语文。为了学生的未来,我们的语文教师应当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做好这块工作。
  编写一本教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在兼顾学生这个主体的基础上,不断地伸缩、增删,才能有一本适合学生发展的教科书,我们拭目以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1-19
从纸张大小来说,初中的是32开本,和你小学课本一样大。高中现在都是大16开也就是说比你的作文本还大一点。
要是问占空间多大,那就不一定了,因为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格式,占用的空间就不同。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1-19
初中是小本的 高中全都是大本的 具体尺寸没量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