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入侵苏联的早期,苏军被打得没有还手之力是受之前苏联大清洗的恶劣影响还是因为苏军不如德军强大?

如题所述

当然是前者。

简单的说,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之所以被打的没有还手之力,主因就在于1936-1939年(二战爆发前最关键的三年)发生的大清洗运动。

其他各方面的原因说到底,其实都跟大清洗运动有关,又或者说是其间接造成的严重后果。大清洗运动一方面致使大批有经验和高素质的苏军中高级军官被清理出部队,由低级干部突击提拔所构成的新的苏军领导集体,整体战斗力严重下降。

另外,在二战爆发前的关键三年(1936-1939)本应成为苏军的军事理论、战术思想(为适应新的时代)转型的黄金时期,但大清洗运动彻底使之成为泡影。

第三,大清洗运动还使得苏军战备松弛,但凡是部队里的军官和干部,几乎人人自危,个个都为自己的正治前途而担心。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德军准备充分,且具“突袭”性质的猛烈进攻,初期的失败也就不难理解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25
你说的这几个原因都有,此外还有如下几个原因。
1、战略判断失误。斯大林从历史经验出发,判定希特勒绝不会在结束对英作战之前对苏开战。客观来看,斯大林的判断是正确的,德国属于中欧国家,最忌讳的就是陷入两线作战;历史上德国的失败也常常是因为陷入了两线作战,特别是一战,所以斯大林坚信德国不会犯这个错误,即使希特勒头脑发蒙,他的将军们也不会犯糊涂。另外,就是苏联这个国家的阶级特性,使斯大林对西方世界有一种天然的仇视和戒惧,他既希望借德国之手打击西方国家,又担心被西方国家利用来对付德国,所以对传来的关于德国即将发动对苏作战的信息一概采取不信的态度。斯大林是正确的,他只是高估了希特勒的智商;事实证明,战略上剑走偏锋虽然可收一时之效,但终究难以长久,后来德军在苏德战场上连连吃亏,就是恶果。
2、战略理念落后。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是苏军大纵深作战理念的倡导者,他被杀害后,苏军战略理念严重落后,还保持着传统的防御战理念。开战前,苏军对德军的入侵还是有一定的准备的,但却错误的将主力部队几乎完全布置在边境地区,放在了德军的第一波火力打击之下,结果伤亡惨重,始终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3、战术思想落后。苏军是世界上最早实践装甲战术理念的军队,但是二战爆发前,苏军的战术思想却出现了严重倒退。苏军的布琼尼元帅是骑兵出身,装甲部队的出现会严重动摇骑兵的地位,所以布琼尼为了维护苏军骑兵的地位,利用自己的权势大肆攻击苏军装甲部队的倡导者,并利用大清洗运动帮助斯大林杀害了图哈切夫斯基元帅,从而严重阻碍了苏军战术进步。开战前,苏军本已组建九个坦克军,但在布琼尼的干预下全部解散。
第2个回答  2012-12-25
希特勒制定巴巴罗萨计划早在希特勒进攻英国的时候就制订了
而且楼主,希特勒在包围莫斯科时并没有失败,虽然德军损失很大,但是苏军更大,这时在1941年的冬天,当时希特勒命令所有部队不得撤退,坚守在莫斯科,所以这场战中可以说希特勒获得了胜利。
希特勒实行巴巴罗萨计划的原因很简单,他在和美英苏三国作战,英国;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美国;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苏联,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军队。希特勒如果进攻苏联成功,那么便能够保证希特勒能够在一个相对平等的条件下和盟军作战。
巴巴罗萨失败的原因:
1.首要原因,希特勒太过自信并未带冬装,导致部队坦克无法发动,飞机没法上天,甚至连枪栓都拉不开。
2.希特勒的战线太长,补给跟不上,这个是次要原因

关于天气问题和两线作战问题,希特勒不是傻瓜,是有过考虑的,只不过战争的时间超过了他的预期,美国大量的援助使苏联坚持到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当严冬降临时,德国的失败就已经注定了。
至于希特勒进攻苏联的原因,其实不难理解,第一是先发制人,第二是资源。当时苏联虽然与德国签订条约,但是也在大规模的扩军备战,只不过当时的战略中心在防备亚洲的日本,正想向欧洲倾斜,希特勒考虑到与其让苏联人做好准备先动手,还不如自己先下手为强,实际上希特勒占领了苏联欧洲广大的富裕产量区、工业区和油田,已经达到了战略目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抢夺油田,德国大规模的机械化作战所需要的石油,主要依靠罗马尼亚的油田,随着战线拉长和战争扩大,石油供应已经不足,所以掠夺新的能源基地势在必行。

候和后勤的原因.战后调查德军的坦克被陷入泥潭,枪械拉不开拴,冻死冻伤无数.战线太长,突袭苏联成功使德军一天向前推进几百公里,把德军的后勤远远的抛在后面,所以后勤得不到保障!
士气的缘故.因为苏联地处西伯利亚,气候寒冷.而德军的后勤供应不上,使很多德军士兵冻伤甚至冻死,使其士气大落.相反,苏军在参加完10月阅兵,看到斯大林和苏联人民就在他们身后,士气大振!
再有就是指挥的因素了,有的指挥官指挥无力,使大量士兵溃逃,给苏军迅速包围德军提供的帮助.德军33万人被歼,使德军元气大伤.从此德军转入防御!

参考资料:http://bbs.tiexue.net/post2_3479610_1.html

第3个回答  2012-12-25
苏联大清洗有一定影响,但这不是主要原因。当时苏联武器装备质量与德国大体相当,战机,坦克,大炮及部队数量还远远多于进攻的德军。因此这两个因素都不是苏德战争前期苏联失利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德军事先有周密策划和准备,苏军毫无防备悴不及防,被德军突然袭击打得晕头转向并造成重创。如德军1000多架战机突袭就造成苏军损失1200架飞机,其中900架飞机还没来得及起飞就被击毁了。另外苏军指挥机构和通讯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指挥部与作战部队,统帅部与方面军之间的联系几乎断绝。苏军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错误的决策也是造成重大损失的重要原因。大清洗造成苏军战斗力衰弱也是造成重大损失的原因。
第4个回答  2012-12-25
在解体后,俄国 雅可夫列夫 著 朱可夫传 中认为
1、轻敌,战备不足。在多种迹象,各种情报都显示德国要进攻了,斯大林还认为是假象,不愿提高战备等级,许多军官甚至不在岗位上。朱可夫甚至惊人的批评斯大林“把希望寄托在敌人的身上”。
2、朱可夫曾指出,前线防御纵深不足,过于靠前,容易被敌人穿插突破,使前线部队易被分割包围。而斯大林认为靠前防御利于发起反穿插,事实证明斯大林严重错误。
3、敌进攻后,未立即组织新的纵深防御阵地,而是不断投入兵力就地反击或死守,造成大量消耗
相似回答